手腳冰涼都是女性朋友多,尤其是秋冬天,溫度低時特別的明顯,當然也有夏天還手腳冰涼的,就算是比較嚴重的了,所以就造成一年到頭都穿襪子,不然冷的呀,連晚上睡覺都無法睡,真是遭罪 那為何女性容易手腳冰涼呢?中醫講男主氣,女主血,也可以講男主陽,女主陰,血就是陰,氣就是陽呀,而男人氣比較足,氣就火呀,所以氣有余便是火,氣不足便是寒,而女性以血為主,自然天生氣弱,身體就偏寒呀 而本身氣弱的人,就要經常勞動或者運動,因為動則生陽嘛,陽生則氣足,氣足了,哪還存在手腳冰涼呢?可惜現在人不愛勞動,連運動也不愿意,出門三步坐車,到家就是葛優躺,所以走一下路就氣喘呼呼,你說能不氣虛嗎? 正所謂氣行血必行,氣到血就到,酉醫看不到氣,所以認為是心臟的壓力不夠,導致血不能到手腳末端,引起的手腳冰涼,但心臟搏動的力量是來自于哪里呢?又該怎樣恢復它的搏動呢?就沒有講清楚,或者是找不到原因,所以心臟病也治不好 中醫認為心臟的搏動,是來自于腎陽(也就是命門之火),腎陽弱則心臟搏動無力,自然氣血就到不了末端,手腳就變得冰涼了,而有人手不冰涼,只是腳冰涼,卻不知手是心臟在管,腳是腎在管(而有人說是小腸在管)卻不知道小腸后面就是命門之火(腎陽)呀,如果命門火衰的話,那小腸還會熱嗎?那小腸不熱腳就自然冰涼,所以關鍵還是要命門火旺呀 那為何腳冰涼的多,而手冰涼的少呢?酉醫說手離心臟近,腳離心臟遠呀,心臟搏動不足,自然遠距離沒有達到,卻不知腳是腎陽在管呀,又說君火(心陽)易旺,相火(腎陽)易衰,所以說人老腳先老,說的就是人老腎陽先衰呀 中醫懂的這個道理,發明了站樁,少林寺叫做扎馬步,氣沉丹田;老百姓說的泡腳,多散步;都是引火下行補腎陽呀,現在人的太懶,什么都不想做,就只好用肉桂,附子來補命門之火了 總結:命門之火旺則身暖,命門之火衰則身寒,命門之火又叫做小心(心臟是大心,命門就是小心)小心兩旁有腎水,命門之火不斷地溫腎水,腎水上升就變成氣,所以又叫做元氣, 就是氣從這里生發的意思 這也是手腳冷的人,為什么補氣藥(人參,紅參,黃芪,黨參等)后還是冷,卻不知命門火衰,元氣不足了,只要加點溫腎陽的藥,自然就能緩解,所以凡遇到腳冷腳涼的,都要從腎陽處下功夫,這么講應該就算是明白了 方中講到中藥,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