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的南京市人民法院,一個外表衣著樸素的老人即將要被判處死刑。原因是他曾做過國民黨特工部門的長官,在國軍政府任偽職。 不料,他的一句話讓在場所有人都吃驚了。 “大革命時期,我對黨多有貢獻。我此生從未做過對不起黨和人民的事情,陳賡周總理認識我,可以替我作證?!?/strong> 此人是誰?一個做過國軍特工的人因何會認識陳賡周總理?他的話是真的嗎? 雙重間諜當時任南京市人民法院院長的鞠華聽說此事后,不敢怠慢,連忙派人去調查老人所說的情況是否屬實,不料這一查,竟牽扯出一段多年的往事。 原來,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我黨安排進敵軍特工的間諜:鮑君甫。 鮑君甫一生傳奇,他原名楊登瀛,出生于廣東省香山縣的一個小漁村前山。 鮑君甫在這小村莊里出生,他和很多人一樣,平平淡淡的長大,但時代的洪流不允許他像個小人物一樣籍籍無名的活著。 自早稻田大學畢業后,意氣風發的鮑君甫回國參加著名的五四運動。 參加完五四運動后,他留在上海一家日本人辦的基督教青年會做事。在上海的這幾年,他認識了眾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其中一人對他影響很大,可以說影響了他一生的命運。 他就是陳養山,陳養山是中共黨員,正是通過他,鮑君甫加入了共產黨,并在后來與時任特科二科科長的陳賡搭上關系,成為中共特工史上第一位雙重間諜。 那么,鮑君甫又是怎么成為國民黨特工的呢? 鮑君甫回國后參加了不少進步運動,1925年他又參加了五卅反日運動。他精通日語,又熱心國事。這種人才自然有很多人關注。 1928年,國民黨特務陳立夫專程來找到鮑君甫,要求他聯系各類社會團體和學生運動,暗地里為國民黨搜集各種情報和重要文件。 國民黨內派系林立,黨內大搞任人唯親。鮑君甫和陳立夫非親非故,為何陳立夫如此信任他,對他委以重任呢? 鮑君甫之所以能打進國民黨內部,取得陳立夫的信任。源于他在上海時經常去的一家書店。 上海伊文思洋行,是上海非常著名的一家書店。在上海生活的鮑君甫,一有空就經常去那家書店買書,看書。 一天,他同往常一樣過去,沒想到他在書店結識的朋友離職了。本以為能像往常一樣看看書,聊聊天。 但書店新來了一個和他看起來差不多大的年輕人,此人就是日后領他進入國民黨中心的楊劍虹。 楊劍虹是青幫中的少壯派,為人圓滑,又會辦事,很會討別人歡心。平日里就愛結交社會各界名流,來抬高自己的身價。 初見面,鮑君甫和楊劍虹寒暄了幾句。時間一久,兩人也漸漸熟練起來。 某天偶然間得知兩人都是廣東人,又都喜歡音樂。既是同鄉,又有相同的愛好。兩人的關系更近一步,成了聯絡緊密的好朋友。 楊劍虹整日鉆營,五卅運動時期,投靠國民黨右派,終于搭上了陳立夫。 1928年,蔣介石成立特務機構,在國民黨中央組織部內設了黨務調查科。 這家新成立的特務機構,陳立夫是主要負責人。陳立夫一人上位,自然要提拔重用他的親信。 同年,陳立夫伙同謝道藩、楊劍虹等人一起在上?;I備清共機構,并許諾到時定不會虧待了他們。 一天,陳立夫在上海同眾人吃飯時,喝了點酒,感嘆自己派系弱小,身邊親信不夠,在國民黨內時常受到其他派系的掣肘。 察言觀色的楊劍虹瞬間就明白了他的心思,老奸巨猾的陳立夫說這番話,目的不過是為了拉攏人才,鞏固權力。 楊劍虹站起身,先拿著酒瓶給陳立夫面前的酒杯灌滿。這才坐下來,笑著說道: “這件事有什么可擔心的,我正好有一朋友,日本留學畢業的。每次跟我聊天,都說想認識認識您,領略下您的風采哩。” 陳立夫哈哈大笑,又吃了幾口菜,對楊劍虹說道:那這事多勞兄弟費心了,哪天有空來見見。 楊劍虹說的這位朋友,正是鮑君甫。楊劍虹的一番話,給了鮑君甫進入國民黨的契機。 后來,楊劍虹擔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調查科科長,鮑君甫就擔任他的副手,平常就幫助他處理一些文件。 雖然做著很多人都羨慕的肥差,但鮑君甫心里一直有一塊心病。 心懷共產黨其實,鮑君甫一直傾心正義,在年少時期就聽說過共產黨。 后來在認識陳養山,翟秋白等中共黨員后,更是思慕已久,一直都想加入共產黨,為黨和人民做點什么。 一天晚上,鮑君甫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想著每天要幫助國民黨殘害進步青年,調查民間的愛國團體,抓捕愛國人士。 這些都并非他的本意,正在為此而發愁。思來想去,他突然想起來了一個人。 雖然現在他身任國民黨的職務,但心里并未忘記共產黨。他想到的這個人就是中共黨員陳養山。 鮑君甫去找陳養山說明了自己的情況,還透露了一些國民黨的會議。 陳養山喜出望外。連忙告誡鮑君甫萬事要小心,這件事事關重大,他需要和上級指示才能決定。 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黨確信鮑君甫不是敵人派來的反間諜,開始考慮如何讓鮑君甫發揮作用。 1928年五月的一天,上海霞飛路的一家咖啡館,鮑君甫與陳賡在這里進行了一次機密的談話。 陳賡代表黨組織正式決定,鮑君甫是中共中央特科二科的成員。 安排鮑君甫與特科情報科副科長、陳賡的助手劉鼎單線聯系。并交代了他非常重要的任務。 得到黨的認可,鮑君甫心中自然是高興的,但外面人多眼雜,他只能快步的往家里走去。 這場談話之后,鮑君甫正式開始為我黨工作。此后,他每天都生活的如履薄冰,萬事都仔細小心。 身居國民黨要職,身邊都是敵人的耳目。在這種情況下,要想給我黨傳遞消息是很困難的。 而且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暴露自己,讓黨組織和自己陷入危險之中。 但鮑君甫膽大心細,聰明過人。在他為國民黨做事期間,深得敵人的信任。 后來楊劍虹因為貪污事件自殺,鮑君甫憑著自己過人的智慧和黨組織的配合,直接被敵軍任命為調查科任上海特派員。 在擔任上海特派員的這段時間,鮑君甫依靠自己在敵軍的身份,為我黨作出了重大貢獻,多次拯救我黨于水火之中。 鮑君甫憑借自己的機警,不僅從敵人手中救下了任弼時,關向應等十幾位我黨的底下工作人員,還清除了白鑫,顧冰石、何家興、史書元等近百個叛徒、內奸。 除了這些外,鮑君甫還成功讓周恩來脫離險境。 1930年四月,一處人來人往的輪船上下來一個年輕人,他是黃埔軍校的一名學生,剛從莫斯科回國。就是他,竟差點讓周總理被捕。 他叫黃第洪,說起來,周總理算是他的恩師。這次回國,黨組織對他寄予厚望??刹涣蟿偦貒?,他就叛變了。 在外國待久了的黃第洪整日只知道玩樂,喪失了斗志。他想要榮華富貴,就寫信約周總理見面,背地里卻向敵人告密,企圖抓獲周總理。 敵人高度重視這件事,蔣介石親自下令徐恩曾“干系重大,務以此事為要”。而鮑君甫是徐恩曾手下的得力干將。 在得知此事后,鮑君甫心里頓時一緊,立刻想辦法傳達消息。 在和敵人召開會議,討論如何埋伏周恩周總理時,鮑君甫含糊其辭,一會說這個方案不行,一會說那個計劃不好。 幸得鮑君甫拖延時間,傳遞消息。等到了我黨得到消息,才避免了一次重大的損失。 靠著鮑君甫的隨機應變,我黨成功度過險境。但兇險的日子還在繼續,不久后,鮑君甫迎來了他間諜生涯中最大的一次危機。 顧順章叛變1931年四月,我黨地下組織遭遇了一場大危機。 中共秘密特務組織中共中央特科的負責人顧順章被捕后叛變,他交代了我黨重要的地下情報,我黨有很多地下工作人員來不及撤退,就被抓了起來。 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委員關向應因此被敵軍逮捕。當時情況十分危急。 我黨中央指示鮑君甫要采取各種方法,營救關向應,并把相關機密文件帶出來。 鮑君甫得到命令后,立刻準備實施營救。經過他和黨中央聯系人劉鼎兩人仔細謀劃,最終確定了一個明確的營救計劃。 鮑君甫是國民黨的駐滬特派員,由他出面去巡捕房引渡犯人。 來到巡捕房,他對巡捕房的警長說道: “經過我們的調查,被捕的這個人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學者。跟這事沒有關系。 如果一直無故扣押他,到時候可能會引發社會輿論,對我們不利。 這個人今天我帶走,以后出的事我們會負責。” 警長信以為真,招呼身邊人去把關向應押了過來。 鮑君甫還把身后這個人介紹了一下:這是我找來的專家,上次調查,我們找到些資料,讓他來看一看吧。 鮑君甫身后的這位專家不是別人,正是我黨的劉鼎。 他是鮑君甫的單線聯絡員,事出緊急,這次他和鮑君甫一起配合,營救關向應和搶救相關的資料。 在檢查資料時,劉鼎趁人不注意,悄悄的把一些機密文件帶走,又換上了一些學術資料。 至此,我黨才得以瞞天過海,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救走了關向應,帶走了機密文件。 一路過程十分兇險,但這樣兇險的日子,鮑君甫早就已經習慣了。 顧順章的反叛對我黨造成了嚴重損失。最終,鮑君甫也受到牽連,被敵人察覺,被逮捕關進了南京憲兵司令部。 直到1937年,鮑君甫才被放出來。關押了六年,鮑君甫雖然仍心系共產黨,但當時時局混亂,他一直找不到組織。 無奈之下,他只得先隱藏起來,一邊謀生一邊尋找。 1937年年底,南京淪陷,鮑君甫迫不得已攜帶妻兒老小一家出城。連夜出城后,多方尋找,終于在高淳縣的一家小院里安了家。 自此以后,鮑君甫隱姓埋名,每天只為生活奔波。正當他以為自己這輩子就這樣老去時,一個人的到來,打破了這份寧靜。 1946年,時任汪偽教育部長李圣五來尋找到鮑君甫,想聘請他在編纂部擔任翻譯室副主任。 鮑君甫一口回絕了他,雖然自己清貧,但斷不會去做這份工作。李圣五不死心,經常勸說他接受這份工作。 一天,鮑君甫的孩子生了病,他急忙放下手頭的工作,趕去醫院。 一進門,就看到妻子在病床前哭。原來,妻子哭并不是因為這病難治,而是因為醫藥費太高,家里面給不起。 鮑君甫看到這種情景,心里不是滋味,自從自己被放出來,一直生活貧困。大人苦一點沒什么,可孩子小,得好好培養啊。 正在這時,恰巧李圣五的電話再次打來,一接聽還是那句話:我說君甫啊,上次那事你真的再考慮下吧,你日語那么好,來我們這幫幫忙吧。 鮑君甫動搖了,深夜里他想來想去,決定接受這份工作。 盡管接受了這份工作,但他其實并沒有實際為汪偽政府工作,他只是掛了一個名頭而已。 后來擔任的感化院院長,也都只是一個頭銜,并不負責任何具體的事務。 后來國軍敗退,沒了這份收入,他就四處謀生。 鮑君甫就這樣生活了十幾年,直到1951年的這場法院審判,他的這段經歷才重新浮出水面。 求證調查這件事的信輾轉多天,終于到了當時正在朝鮮戰場的陳賡手里。 陳賡知道這消息后,也是吃了一驚。曾經尋找多年的鮑君甫竟然還活著! 他親自寫了封回信,證明了鮑君甫的身份: “鮑君甫確系1927年起即與我黨發生關系,1931年以前在工作上曾和我聯系,在此期間對黨貢獻頗大……” 事情終于搞清楚,鮑君甫當庭被無罪釋放。這位已是雪鬢霜鬟的老人終于沉冤得雪,他的這份往事也被公眾所熟知。 結語鮑君甫一生傳奇,在年輕時,受到了國民黨中很多人的重用和賞識,但他的真實身份卻是共產黨非常重要的情報員。 因為他做出的貢獻突出,鮑君甫和錢壯飛、李克農、胡底四人被譽為中共“情報四杰”。 鮑君甫一生為黨為國,黨和國家也沒有忘記他。對于鮑君甫,大家怎么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