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濤拍孤島,碧波映天曉;虎穴藏忠魂,曙光迎來早。”這是主席1950年1月上旬寫下的一首贊“密使一號”的五言絕句,也是主席唯一的一首贊揚隱蔽戰線英雄的詩。 “五十七年一夢中,聲名志業總成空;憑將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對我翁。”這是“密使一號”奔赴刑場時吟誦的一首詩。 這個“密使一號”就是吳石將軍,是我黨打入國民黨內部的最高情報官,公開身份是臺灣“國防部”中將參謀次長。1950年6月10日,被蔣介石下令殺害于臺北馬場町。 不滿國民黨腐敗 1894年,吳石出生在福建省閩侯縣,他從小成績優異,幾乎每次考試都是全校第一。 1929年,他以保定軍校“狀元”的身份,東渡日本,留學日本炮兵學校、日本陸軍大學,畢業成績也都名列兩校第一,當時被稱為“十二能人”,即能文、能武、能詩、能詞、能書、能畫、能英語、能日語、能騎、能射、能駕、能泳。 留日歸來后,他在陸軍大學任教多年,是軍界公認的“日本通”。 抗戰爆發后,吳石在蔣介石軍事大本營任情報處處長,蔣介石幾乎每周都要召見他,咨詢日軍的動態。他寫的報告,甚至成為蔣介石摸清日軍戰略行動和攻擊指向的重要參考。 受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反共理論和行動的影響,在最初幾年里,吳石成為國民黨“反共”的“要員”,盡管如此,因為他的背景是李宗仁的“桂系”,一直沒有得到蔣的重用。 1944年,日軍大舉進攻湘桂,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吳石所部雖一再電請當局增調兵力,但蔣介石為了“北扼共黨,南滅異己”,不發一兵一卒,終導致湘桂大潰退。當時天氣極冷,上有敵機轟炸,下有日軍追擊,大批難民死于逃難途中。 吳石由此逐漸看清國民黨和蔣不顧國家、民族前途的獨裁、腐敗本質。 助共“功臣”冒險潛伏臺灣 看透國民黨政府本質的吳石,對共產黨漸生好感。據吳石的大兒子后來回憶,抗戰末期,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外面,吳石整天都嚷嚷“國民黨沒救了”。 其實,從那時起,吳石不僅利用關系幫助他的老鄉吳仲禧(新中國成立后任全國政協第五屆委員)、在國民黨國防部謀取一個職位以更好地獲取情報,并且開始通過吳仲禧給共產黨提供情報。 吳石雖然一直沒加入共產黨,卻以極大的勇氣和忠誠,投身于我黨的地下情報工作。 1949年5月,借助吳石提供的國民黨“敵我態勢圖”和“我軍兵力配備圖”,解放軍迅速入閩解放了泉州、廈門等城市和大片沿海地區。 1949年8月14日,吳石將軍突接臺灣發來的急電,命令其即日攜眷赴臺任“國防部”參謀次長。 此時的吳石,其實完全可以留在大陸,公開為共產黨工作,但他最終選擇了去臺灣,繼續他孤獨而艱辛、緊張而危險的潛伏生活。 他表示自己的決心下得太晚,沒有為人民做多少實事,現在既然有機會,個人的安危算不了什么。 另外,為了不引起國民黨的懷疑,吳石把自己的妻子和兩個年幼的子女都帶去了臺灣,僅留下長子長女在大陸。 虎穴藏忠魂 由于蔣對臺灣中共地下黨的血腥鎮壓,組織遭到嚴重破壞,吳石將軍與地下組織的聯系被切斷。 1949年12月,我黨負責情報工作的朱楓同志秘密到臺,并通過負責臺灣地下工作的蔡孝乾,與吳石將軍取得聯系。兩人先后6次會面,吳石送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情報。 然而,就在朱楓打算離開臺灣時,變故卻發生了。 當時,國民黨特務通過對被捕地下黨的嚴刑拷打,得知了蔡孝乾這號人物,并將其很快抓捕。 蔡孝乾經驗豐富,沒有慌張。同時因為他知道我黨很多機密,國民黨特務并沒有對他用刑,還給了他7天的考慮時間,蔡孝乾假裝同意合作,并趁著特務松懈逃了出去。 按常理說,好不容易逃出來,應該先避避風頭,他一開始的確吃了不少苦,過了一段東躲西藏的日子,后來他吃不了苦,竟然大搖大擺地穿著西裝去西餐廳吃牛排,結果被特務們抓個正著。 這一次,蔡孝乾選擇背叛,并直接導致我黨在臺灣的地下組織被連根拔起,名單上的2000人被處決,另外還有被波及的8000多人被判10年以上的重刑。 吳石自然也遭遇了滅頂之災,他在監獄里待了幾個月后,被臺灣當局“特別軍事法庭”判處死刑。 臨刑前,他從容吟誦了在獄中所作的一首詩:“天意茫茫未可窺,悠悠世事更難知。平生殫力唯忠善,如此收場亦太悲。五十七年一夢中,聲名志業總成空。憑將一掬丹心在,泉下嗟堪對我翁。” 他還遙望大陸,深情地說:“臺灣大陸都是一家人,這是血脈民心。幾十年后,我會回到故里的。” 吳石由其部下收尸,埋在臺北市北郊一個名叫“六張犁”的亂葬崗子里。 魂歸故土 1993年,吳石將軍的夫人在美國病逝。 第二年,吳石及夫人的骨灰被子女遷回大陸,合葬于京郊的福田公墓。 一塊雕有雙龍戲珠圖案的墓碑,一方樸素的花崗巖底座,置于碑前的一束白色絹花,顯然經過多時風雨洗濯,略顯褪色。 “他是誰?” “他做了什么?” 刻在墓碑背面的碑文,簡要記載了吳石將軍波瀾起伏的一生。 一株碧桃斜倚在墓碑一側,繁花朵朵,與環繞墓碑的黃楊相映成趣。與如此宜人的景色相伴,吳石將軍夫婦想必不會寂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