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簡單來說就是“水”與“氣”二者相互影響。天道的運轉決定地球的氣候,地球的地形決定氣的通塞。所謂“天以氣行,地以形載”就是這個道理。因此風水說的就是天體運行與地球環境所形成的環境。天道左旋為陽,地道右旋為陰,陰陽交媾之下,禍福蘊含其中。 經曰:“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分星宿,地列山川,氣行於地,形麗於天,因形察氣,以立人紀”。 古人的宇宙觀認為,天地通氣,所以天有象,地有形。天上五星金星(太白)、水星(辰星)、木星(歲星)、火星(熒惑)、土星(鎮星)。而地上也有五行金木水火土與之對應。這種多是指代五種氣場,類型。 天上星宿羅列,地上山河交錯。五行之氣在地中運行,其相應的形狀就顯現在天上了,根據天象星斗的分布,來審查山體的形狀與河流的運行,就可以知道最適合的環境是哪一種了。這也表現了古人順應天道的一種思想。 坊間說:“上等地師觀星斗”。這一過程,我們姑且可以把它稱之為“格龍”,即審察來龍的五行屬性,其目的是使之不要與人的五行屬性犯沖克,并在同一局內,這樣大端可以了,也就順應了天地自然之道,順應自然者,就能得到天地的庇佑 《系辭》說:“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無數,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槨,蓋取諸大過”。 即是說古時的人下葬,用厚厚的衣服及柴薪包裹,放在荒野之中焚燒(這與墨子的節葬論吻合),不用掩埋,不立標志,不記錄喪葬的日期。后世圣人改為放入棺槨中下葬,這都是取象于《易經》'大過’卦的卦象(死者為大,葬可以過,即厚葬之意)。因大過者,必有大過之才,大過之才必有大用,目的是使后人能成大器。 從卦象上來看,澤水在上,巽風在下,水淹木,也有大過之象。故《葬書》說:“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這就是修建陰宅的由來。《系辭》又說:“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蓋取諸大壯”。 是說上古之人都居住在野外的洞穴中,后世圣人卻改為居住在宮室里,上有棟梁,下有檐宇,目的是為了防御風雨及洪水猛獸的侵襲,于是教民修建宮室,這是取象于《易經》'大壯’卦,也就是說,修建了宮室,人們居住在一個好的環境中,就會發展壯大起來。 卦象也是如此,雷天大壯,雷在天上,威嚴果決,故取動之必壯之象,大壯卦對應二月,大地在此刻也是興盛蓬勃的,這就是修建陽宅之由來。 綜上所知,風水術就是選擇修造陰陽宅的一種方法。人立于天地之間,經過長期的觀察,總結出一種使居住(埋葬)環境能趨吉避兇的方法,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風水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