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江湖獨白專欄 鶴崗,一個頻頻上熱搜的城市,在年輕人越發(fā)渴望自由的時候,它成功地沖出重圍,成為大眾追求的未來。 在短短的時間內(nèi),它成為了一個香餑餑,到底它合適年輕人居住嗎? 01 社交平臺上,87家媒體跟蹤報道,閱讀次數(shù)高達2.7億,討論次數(shù)為5355次,針對的一個話題是,“鶴崗被確定為中級城市”。 我很好奇,這一消息是否可以證明,年輕人可以居住在鶴崗? 原來鶴崗是中級城市的名單并不是唯一一個,根據(jù)第一財經(jīng)日報的報道,如同鶴崗一般的中級城市還有134個,作為一個典型的資源枯竭型城市,鶴崗因煤而生,因煤而興,同樣也是因煤而困。 在報道中指出,2021年鶴崗的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6042元,僅相當(dāng)于全國平均水平的55%,要知道這個收入是不足以承擔(dān)現(xiàn)有年輕人的生活開支的。 鶴崗并不是第一次沖上熱搜,2019年就因為低房價成為熱點新聞,可是后續(xù)是另外一個結(jié)果,第一批鶴崗買房的人員已經(jīng)離開一大半。 02 根據(jù)主持人五環(huán)短視頻的報道,第一批鶴崗買房人已離開大半,從事鶴崗房產(chǎn)銷售的中介承認,在某人曝光鶴崗幸福生活之后,平均每天有兩三百人的咨詢,可是并沒有顯著地提高整體購房銷量。 如果第一次是低房價的引誘,那么這一次就稱得上是生活幸福感的體驗,“1.5萬元購房,幾萬元裝修新家,5000元收入就可以享受幸福感滿滿的生活。” 在某名女子大聲說出逃離大城市的計劃時,她的人生規(guī)劃充滿幸福感,有屬于自己的房子安全感,還有保姆的照顧,一個月下來還能存錢。 她的幸福讓鶴崗一年只有6個月的寒季多了很多關(guān)注,大家希望擁有同樣的人生,可是到頭來是不是一時的沖動? 03 其實女子并不是第一個打算到小城市中居住的人,2019年就有一名男子李海,選擇在花費5萬元在鶴崗定居。 可以相信的是永遠有人在追求自由,那時候低房價成為鶴崗的代名詞,關(guān)注它的年輕人紛紛來到鶴崗定居,有中介創(chuàng)下了多個紀錄。 2019年11月05日,新京報在一篇《“流浪到鶴崗”,5萬元買套房,這故事并不是你想的那樣》將鶴崗的現(xiàn)狀展示出來,讓有想法的年輕人更加真實地了解這座城市。 現(xiàn)實將年輕人的熱血熄滅,在興高采烈到達鶴崗之后,很多人都不習(xí)慣鶴崗的天氣,更別談收入不穩(wěn)定的年輕人。 從大城市走到了小城市,最直接的感覺就是收入驟降,除非你是報道中的自由職業(yè),能夠依靠自身的才能在線上賺錢。 不出意外,此次鶴崗熱度再起,能夠讓渴望幸福感的年輕人重溫別人的經(jīng)歷,進入一個刻板印象之中。 只要沒了房價壓力,生活就會幸福起來。 04 時隔兩年,鶴崗兩度上熱搜,一個是對它本身的城市化的肯定,一個是對移居鶴崗的討論,每個人都會因為自身需求不同有不同的看法。 我分析了兩位移居鶴崗的人能夠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感,是從自身的欲望和自主選擇的權(quán)力,換一句話說,他們的需求決定了生活的幸福感,可以從關(guān)系需求、能力需求和自主需求中獲得。 在報道中的兩名代表人物,他們都有正常的伴侶關(guān)系,維持生活開支的能力,自主選擇未來的規(guī)劃,短期內(nèi)并不會造成個人的困擾,才會在我們眼中呈現(xiàn)出幸福感。 如果你同樣有以上的三種需求反饋,那么選擇更加合適的城市是妥當(dāng)?shù)模@也是減輕個人生活壓力的一種方式。 如果你只是考慮在鶴崗逃離生活的壓力,那么很快也會成為第二批離開鶴崗的年輕人。 05 對于鶴崗的關(guān)注,還是來源于年輕人對現(xiàn)有生活的不滿意,詩和遠方的期待還沒有得到,已經(jīng)被其他生活壓力侵蝕,巴不得逃離現(xiàn)在的生活。 《微習(xí)慣》一書的作者斯蒂芬·蓋斯大概也遵從這個理念,他要求自己一開始只做一個俯臥撐,后來就生出了玩耍之心。 人都是有惰性的,只要一放松就會選擇簡單的方式,可是很多事情都取決于個人的看法,在越來越激烈的時代,除非家里有積蓄可以躺平,否則都是需要想辦法解決。 這世界的模樣取決于個人的認知,當(dāng)你選擇接受鶴崗的低欲望生活,就要學(xué)會抑制自身的欲望,追求與愛人最平淡的生活。 年輕人的時代,適不適合“鶴崗”,還是要從實際出發(fā),人各有志罷了,千萬別因為羨慕他人而沖突移居。 話題:鶴崗合不合適年輕人居住?有人幸福感爆棚,有人依然在觀望 ![]() 分享 ![]() 收藏 ![]() 點贊 ![]() 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