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6年,是我國最為動蕩的“至暗時刻”。伴隨著毛主席病危、鄧公不知所蹤等各種情況的出現,使得江青為首的“四人幫”愈發猖狂,在國內掀起了一陣名為“反擊右傾翻案風”的浪潮,陰謀阻撓黨中央進行平反工作。 眾人舉手無措之際,開國上將宋時輪力抗高壓,拒絕執行“四人幫”的政策,他義憤填膺的對部下們說道:“萬不得已時,我們要實行兵諫!” 時值暗潮涌動的危急關頭,宋時輪緣何會發表如此大膽的言論呢? ![]() 黃埔英才 投奔紅軍宋時輪,別名宋際堯,1907年9月10日出生于湖南醴陵北鄉黃村。小時候的宋時輪過得很艱難,母親因病早早離世,全靠家族長輩輪流照看。坎坷的出身使得宋時輪養成了耿直倔強、善惡分明的性格,這也為他日后成為一代名將打下了基礎。 因為家庭條件有限,宋時輪直到6歲都沒能去上學。長輩們認為他頭腦聰慧,不能因窮耽誤其成才,便用家族祠堂里的一部分錢資助宋時輪去學校念書。而宋時輪也不負眾望,于1919年秋考入醴陵北聯高校,和老鄉左權成為了同班同學。 ![]() 宋時輪 不久后,“五四運動”爆發,國內愛國師生紛紛手持寫有“誓雪國恥”、“收回青島”等愛國口號的條幅,走上街頭參加罷課活動。這股熱血氛圍深深感染了宋時輪,對革命的興趣也越發濃厚。就這樣,12歲的宋時輪懷揣著對革命的憧憬,毅然加入了醴陵的社會主義研究社。 可好景不長,在學校就讀近兩年后,校方以頻繁參與革命為由開除了宋時輪。但宋時輪沒有放棄,而是轉身投奔了軍閥吳佩孚,通過考試成為了其軍官教導團的一名學兵。然而,這次的宋時輪沒待多久便選擇自行離開,理由是練單杠動作不規范,軍官將他暴打了一頓。 ![]() 后來,宋時輪回到長沙和鄧文儀、左權等老同學進行了短暫會面。左權告訴宋時輪,廣州大元帥府的軍事部部長程潛正在醴陵一帶招募黃埔新生,這讓宋時輪聽后大喜過望,當即就準備和同伴們一起啟程前往廣州。然而左權和宋時輪最終并不是同期生,這又是怎么回事? 原來,盡管宋時輪等人制定好了出行計劃,但卻沒能湊到足夠的路費。為了不耽誤其他人行程,宋時輪主動站了出來,回醴陵幫各位籌款。由于是中途離隊,宋時輪沒能趕上考試,最終左權成了黃埔一期生,而宋時輪則成了黃埔五期生。 ![]() 1926年,19歲的宋時輪加入共青團,并于次年1月宣誓入黨。3個月后,蔣介石發動了震驚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成了國民黨抓捕的重點對象,宋時輪也被關進了監獄。這期間由于環境太差,宋時輪還得了難以治愈的腿部頑疾。 所幸,這一次的宋時輪并沒被扣留太久。1929年4月,在黨組織的努力營救下,宋時輪終于平安出獄,之后回到老家組建了一支名為“黑殺隊”的游擊隊。這段經歷讓宋時輪終生難忘,即使多年后再度憶及,他仍會心生無限感慨。 ![]()
1929年,宋時輪率領自己組建的游擊隊來到井岡山,投奔了毛主席所領導的紅軍。游擊隊后來被編入黃公略的紅六軍,而宋時輪則由于頑疾復發,被組織送到了蓮花縣接受治療。病愈歸隊后,宋時輪跟隨紅軍參與了多次“反圍剿”和長征,期間曾就任多項重要職務。 ![]() 1935年,以張國燾為首的少數人公然違背黨中央作出的決策部署,迫使右路軍南下,從而達成分裂紅軍的目的。為避免讓紅軍陷入危機,黨中央決定于1935年9月9日夜提前北上。而宋時輪由于距離中央駐地較遠,未能及時收到消息,但他還是次日一早率部趕上了中央。 抗戰爆發后,宋時輪被任命為120師358旅716團團長,率部到雁門關以北開辟抗日根據地。僅用了短短一個月,宋時輪不但收復了大部分失地,甚至還開拓出了華北戰場的一個新支點,作戰幾乎連戰連勝。 ![]() 1938年5月,宋時輪的部隊與鄧華的部隊合并為八路軍四縱,宋時輪出任司令員。這之后,他又率部揮師冀東地區,開辟了冀東抗日根據地,為我軍取得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作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 屢戰屢捷 功勛卓著1940年9月,宋時輪遵從組織安排回到延安學習。5年后,宋時輪出任華野十縱司令員,將十縱打造成了一支令敵人聞之色變的王牌軍。當時的國軍有這樣一句口號,形象的概括出了十縱強悍的防守能力——“排炮不動,必是十縱”。 事實確實如此,宋時輪所率領的十縱最擅長防守,堪稱我軍的一道“銅墻鐵壁”。在整個解放戰爭中,最讓宋時輪大放異彩的是豫東戰役和徐東阻擊戰。豫東戰役爆發于1948年6月,此戰中宋時輪和邱清泉鏖戰七天七夜,最終致使對方損兵5000,大受挫敗。 ![]() 徐東阻擊戰是淮海戰役中的重要戰役,也是解放戰爭中規模最大的一場阻擊戰。此戰中,宋時輪率第7、10和11三個縱隊抵抗邱清泉和李彌的聯合兵團,連續十天都沒有讓敵人靠近半步。此戰的勝利成功阻斷了邱、李對黃百韜的支援,使得黃百韜兵團得以被華野殲滅。 1949年渡江戰役打響后,宋時輪作為三野九兵團司令員,帶領27軍搶先突破國軍的長江防線,為我軍奪得了進攻的主動權。上海戰役結束后,宋時輪的九兵團原本接下了解放臺灣的任務,但由于中途爆發了朝鮮戰爭,他們只得臨時改變計劃,跟隨大部隊赴朝參戰。 ![]() 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是宋時輪從軍以來最難忘記的一場苦戰。雖然經過不懈努力,27軍順利殲滅了美軍31團,但也付出了極大的傷亡代價。朝鮮的極端嚴寒天氣,加上我軍后勤補給不足,讓督戰無數的宋時輪在戰后也不免慨嘆:“此戰,其艱苦程度已遠超長征!” 1952年8月,宋時輪率部返回國內,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高級步兵學校校長兼政委。這之后,他又和葉劍英一同創辦了軍事科學院,為新中國的國防建設兢兢業業,貢獻著自己的全部心血。 緊要關頭 力抗重壓1976年,十年動亂時期開始,很多老干部都受到了牽連,被當做了重點的批判對象。同年秋,宋時輪應邀參加一場主題為“批判'二月逆流’”的會議。會上的宋時輪始終一言不發,主持人讓他揭發陳毅和葉劍英的“問題”,宋時輪聽了很不高興,起身直言道:
![]() 宋時輪一直對“四人幫”的所作所為深感厭惡,王洪文在抗美援朝時曾在宋時輪的麾下,后來也成了江青等人的同伙。 據李際均中將回憶,王洪文曾多次提出要來看望宋時輪,但都被回絕了,畢竟道不同不相為謀,不是一路人,也不必再有聯系。 ![]() “九一三事件”發生后,為干部平反的工作也在黨中央支持下加快了進程。宋時輪作為軍科負責人,察覺到了某些人試圖阻撓工作開展的意圖,便向葉劍英提出了建議,讓老同志們先在軍科工作一段時間,之后再安排到其他部門。作為當事人之一的廖漢生將軍,曾回憶道:
![]() 再后來,便出現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面對“四人幫”不斷施加的壓力,宋時輪始終堅定態度,拒不傳達其指導思想。1976年10月6日,華國鋒、葉劍英等黨中央領導成功粉碎了“四人幫”,宋時輪的堅持終于有了回應,向錚錚鐵骨的宋時輪將軍致敬! |
|
來自: Zsy20151225 > 《資源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