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汀類藥物是臨床常用的降脂藥,經過多年的臨床經驗,他汀類藥不僅僅是調血脂藥,更是抗動脈粥樣硬化藥,其療效已經得到充分的證實和肯定。 雖然他汀類在心血管方面獲得多方面的益處,但是部分患者在血脂正常后擅自停用。 那么他為什么能具有多效性呢?心血管患者能否停藥呢?哪類人需要長期服用?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揭開這個問題的答案! 一、他汀類藥的作用 1,降脂作用 他汀類降脂藥即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他汀類藥物結構與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結構相似,對該酶產生競爭性抑制,從而降低血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載脂蛋白(Apo)B,同時也降低甘油三脂(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 他汀類藥不僅顯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輕度降低甘油三酯(TG),同時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 低密度蛋白膽固醇(LDL),也稱為壞的膽固醇,主要作用是運載膽固醇進入外周組織(比如血管壁)細胞的脂蛋白顆粒,并沉積在外周組織中,形成氧化型LDL,被巨噬細胞吞噬,形成泡沫細胞,從而啟動動脈硬化的發生、發展過程,是血脂診斷的重要指標之一。 高密度蛋白膽固醇(HDL),是一種好的膽固醇,主要作用是將外周組織的膽固醇轉送到肝臟,在肝臟內降解,降低了外周組織的膽固醇水平,從而降低了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該指標的升高有利于膽固醇的降解,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正好和LDL相反,是抗動脈硬化的重要因子。 2,可逆轉動脈斑塊 他汀類能顯著降低LDL-c,并同時升高HDL-C,才能逆轉動脈粥樣斑塊。 他汀類藥是目前為止,降低LDL-C作用最強的一類藥。 ![]() 研究數據顯示,他汀類治療后,LDL降低到1.4~2.1mmol/L可使冠狀動脈斑塊不進展,如同時升高到HDL>8%(1.2~1.4mmol/L)和載脂蛋白A1>9%(1.35-1.5g/L)可以觀察到逆轉冠狀斑塊。 3,其他心血管獲益方面:減少心血管內皮炎癥和內皮素生成,抑制血小板聚集,對抗應激,降低血清胰島素、改善胰島素抵抗。 因此,他汀類藥除了降血脂外,還具有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穩定斑塊逆轉動脈斑塊、抗炎癥、抗凝和抗脂質過氧化等作用,它在減少心血管事件方面獨具優勢。 在適應癥方面,除調節血脂外,還可用于動脈粥樣硬化、急性冠脈綜合征、心腦血管不良事件及腦卒中一、二級預防。 二、哪些人需要服用他汀類藥 ![]() 凡是LDL-C水平超過目標值得人群,若無禁忌癥和可耐受性,都應該需要服用他汀類藥物。比如:高膽固醇血癥的患者,通過積極生活調控,血脂水平仍然沒有達標人群;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以外以及外周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還有高血壓、高血糖的患者。具體如下表: ![]() 2013年美國心臟病學會降脂治療指南明確他汀類治療獲益的四類人群: 1、確診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 2、原發性LDL≥4.9mmol/L,多見于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 3、40-75歲,LDL1.8-4.9mmol/L的糖尿病患者; 4、無心血管病史,且不屬于40-75、LDL1.8-4.9mmol/L的糖尿病患者,10年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病風險≥7.5%者。 三、服用多久,可以停藥嗎? ![]() 建議長期服用,不要停藥。 據有關臨床數據顯示,停用他汀類藥,4周后患者的血脂水平恢復到用藥的水平。況且大多數患者停用后,依然存在有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如果這種情況下,停用他汀類藥,有可能患者的血脂水平會持續升高,因此,絕大多數患者即使血脂正常,也不能停藥。 當然也有少部分患者可以停藥,如果患者單純性的血脂高,既往沒有心血管風險,也沒有其他危險因素,評估患者未來心血管病的風險非常低,可以通過生活方式進行調整,這種情況可以考慮停用。 服用他汀類藥后,獲得預期療效后應長期應用,如沒有禁忌癥和耐受性,都應避免停用,其目的是減少患者LDL的終身暴露量。 四、最佳服用時間 根據膽固醇合成的規律,一天當中24小時都在合成,但是合成高峰期的時間段是0:00~3:00。 他汀類藥可在一天當中服用一次,服用的時間可根據下表: ![]() 除阿托伐之外瑞舒伐也是不受時間影響,其他半衰期短的他汀類藥則需要晚上服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