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麗彩帶繞湖舞 湖光山色,碧波蕩漾。鑲嵌在長三角南部的太湖,跨界江、浙兩省,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太湖以2338平方公里的豐盛資源,哺育著大地和人民。她如同一顆絢爛碩大的藍寶石,讓江南更加雍容嫵媚,楚楚動人。 393公里的環太湖大堤,曾是沼澤、灘涂、蘆葦叢、蒿草地。由泥濘的土堤和水閘粘接,人車不能通行。現今的環太湖大道,綠樹成蔭,風光旖旎。瀝青公路兩側,一邊是浩淼的碧波湖水,一邊是豐收的田野、休閑森林、度假農莊。櫻花、薔薇,垂柳、桃花,銀杏、櫸樹,花紅樹綠,隨風搖曳。橙白相間的交規線引導著人們行致遠方。 環太湖大道,被稱為長三角頂級自駕公路、濱湖郊游網紅打卡地、生態觀光漫游好去處、蘇浙兩省環太湖一體化示范路。這條數百公里環形的湖濱地帶,被稱魚米之鄉、人文薈萃、經濟發達地區,成了令人神往,爭相一睹芳容的好地方。無論你自駕、騎行,還是采摘、戶外,拍攝、訪故,醇正的自然生態、濃厚的人文氣息總一路相伴。 近日,我與好友建新,8個小時自駕,邊行、邊看、邊拍攝,歡快地繞著太湖轉了一圈。 8點,我們出發。沿東太湖的濱湖大道,登上蘇州灣的閱湖臺高處,欣賞大劇院、博物館、展覽中心等主題建筑。法國包贊巴克建筑師主持設計的、具有標志性的、兩條如同在風中交織起伏的金屬飄帶,將這些建筑緊密相連。 東太湖音樂噴泉、如意橋、上書州書店等文化休閑設施盡收眼底,我們把這一幅幅美景留在了相機和心田。
蘇州灣上書州書店 王伯明 攝 憶往昔,這片以部隊軍墾農場農田置換土地為主建造起來的太湖新城,只是十來年的建設,初步形成了吳江發展最具生命力的總部經濟、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集聚區,蘇州“一核四區”及南部最具競爭力的商貿商務、高端居住集中區,長三角乃至全國最具吸引力的生態旅游度假區,有如一顆明珠在太湖之濱熠熠生輝。 太浦河口 王伯明 攝
太浦河水閘 沿著濱湖大道,我們來到廟港大橋,觀看仰慕已久的太浦河水閘。1958年11月至1959年10月,我們的父輩,在這里展開了氣壯山河的開挖太浦河的偉大工程。竣工后的這坐水閘,起著千年一遇的泄洪及向上海市供水的功能。  當年,越王勾踐打敗吳國,占領太湖流域后,看到這里常鬧水患,就在這太湖東南邊,開始筑堤建堰。但多少年來,太湖隔幾年就要發發'脾氣’,大水沖毀堤堰,使得饑荒連年,民不聊生。至解放前,除了一些大戶人家,老百姓住的多數是草房和窩棚,三三兩兩散落在太湖周邊臨水的地方。吳縣的迎湖、吳舍,吳江的橫扇、廟港等地的堤壩經常決口,造成水災泛濫,百姓生靈涂炭。五、六十年代,這一帶的血吸蟲病泛濫成災,出現了“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的景象。那個年代,一些村莊的男性農民到太湖作業,經常遇到大風暴雨,打翻了船只,造成人員遇難的慘劇。是改革開放的春風改變了這里的面貌,換了人間。亨通光電線纜產業園及周邊 孔阿忠等 攝 瀲滟逐波行,滿眼美景中。我們從太浦河口向七都、八都行進,一邊碧波,一邊綠地。七都、八都,亨通光電線纜產業園,新農村的美麗相鑲在綠樹成蔭、鮮花嬌艷中。江南,尤其是環太湖地區,魚米果蔬,聞名遐邇。物華天寶、鐘靈毓秀。 名產茗品豐富 建新向我介紹,上次他與愛人領著孩子來參觀緊鄰太湖的亨利產業園。高分子材料、無鹵低煙阻燃電纜材料等新興科技讓年輕人啟示極大。 歷史上太湖周邊文人雅士、隱退官員、遷徙貴族及后裔居多。同里、震澤、黎里,烏鎮、南潯,惠山、蕩口,東山、西山、古鎮,都在太湖不遠的地方。 據說北宋破落官商南遷時,一些貴族富戶途經太湖,見沿湖一帶安靜富饒,風光秀麗,又可躲避追殺,便在沿太湖一帶定居了下來。 古鎮古村的一些老宅,外觀簡潔,造型精巧。不少門樓梁架通常以磚雕和木刻為特色。廳堂色調雅素明凈,屋內家具精致,花草魚蟲、飛禽走獸、戲文故事,多不雷同。“學則優仕”、“忠孝節義”牌匾高懸堂中。天井四邊的梁柱、門楣、長窗,到處都是磚雕和木刻。院里花木幽香,廊橋起伏多姿,池塘錦鯉歡快游動。現今,這些老宅庭院成了人們參觀休閑,了解人文歷史的重要場所。  王伯明等 攝 過了吳江0572太湖溫泉酒店,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了浙江的湖州東郊。首先迎接我們的是哈啦水樂園,只見湖面快艇游弋,水上飛機有序起降,一派興旺景象。     湖州小梅港入太湖河口處的“漁人碼頭”,號稱全球旅游景觀設計排名第一。半環形的喜來登溫泉度假酒店,成為湖州的標志性建筑。月亮廣場、漁人碼頭,湖州市非遺館、哥倫波太湖城堡等休閑場所,分布在彩虹橋兩側。自2008年開建以來,不過十多年的時間,形成了集商業、餐飲、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特色購物、風情演藝、文化展示為一體的大型主題旅游休閑體驗區,成為南太湖的一個綜合性休閑勝地。我們欣喜地觀賞、留影、漫步,真舍不得離開。 沿著湖州西北的濱湖大道,我們駛入1441米的百葉龍大橋。一側湖水浩淼,一側炊煙裊裊。建新打開了話匣子。前年,他與幾位鎮村干部來考察長興的新農村建設,發現這里的民宿、游樂項目開發力度很大。論食,云水棲、泊心千尋、祁人山莊等上百民宿各顯特色。論游,泗安薰衣草基地、十里古銀杏長廊、金釘子遠古世界等,顏值超群,文化底蘊深厚。長興百葉龍大橋 經過夾浦鎮人民政府門前大道,我們向太湖隧道方向行進。選擇的道路主要有兩條,一條是走深長高速,進入無錫。一條是走G104國道,沿瀆邊線或東側緊貼太湖邊道路前行。我們選擇了瀆邊線。 建新說道,宜興山明水秀,人文底蘊深厚。周培源、潘漢年、徐悲鴻等故居保存完好,竹海風景區、宜興陶藝中外聞名,真是訪故探幽的好地方。  宜興可是中國院士第一縣,這個無錫市下的一個縣級市,曾出進士548人,其中狀元4人、榜眼5人、探花1人;任宰相(或相當職務)的10人。現在,從宜興走出過28位院士,近百位大學校長,近一萬名教授副教授。例如:清華大學校長蔣南翔、臺灣大學校長虞兆中、南京大學校長潘菽、浙江大學的開創者之一李壽恒等,皆是出自宜興。  一眨眼,車子上了丁書橋立交橋。時值午間,我們在武進太湖灣服務區停車,用了午飯。歇息一個小時,穿越了10.79公里的太湖隧道。這是目前國內最長的水下隧道,集智能、生態、顏值于一身,讓人好個震撼。 ![]() 駛出無錫太湖隧道,我們在濱湖水上森林、大溪港濕地景觀帶中躺洋。濱湖、濕地公園內側,便是高新技術經濟發達、人文歷史濃厚的無錫市區。讓我們抽空再來品讀這坐美麗的城市吧。 經相城區望亭出口,我們又進入蘇州市相城區、高新區北太湖大道,吳中區的環太湖大道。這是蘇州市多年來重點投入、傾心打造的濱湖人文休閑勝地。這里多個景區還被評為國家級AAAAA景區。
御亭藍梅園 吳鈺明 攝

太湖論壇
輕風、藍天、白云。我們沿湖慢行,相城區望亭段望亭景區、御亭景區,高新區鎮湖段貢山景區、濕地景區,吳中區光福段的香雪海景區,西山島景區、太湖論壇景區、太湖園博園景區、東山景區等,名勝故跡、濕地公園、網紅大橋、古村老宅、民宿戶外布局遍地。春夏季節的環湖大道兩旁,樹影婆娑,鮮花搖曳。秋冬季節的臨湖灣,成片的天鵝、野鴨,在這里覓食、游弋、戲耍。這里,PM2.5負氧離子數值明顯遠優于市區。每一處都是游客、拍客的好去處。  臨湖 右見民宿 人們在太湖藍、太湖紅跑道上騎行、漫步,游戲、燒烤,拍攝、曬陽,好一幅太湖休閑美景圖。 我和建新或登高遠眺,或走進太湖驛站歇息,眼前總是優美的湖光山色,帆影點點,讓人浮想聯翩。 ![]()
8000年前,跨界江、浙兩省的太湖,是個吞吐近海潮汐的“潟湖”,還是個“海灣”。隨著長江裹挾的億萬噸泥沙堆積,形成了陸地湖泊,有了太湖。 胥口--西山太湖大橋
改革春風勁拂。曾被列為禁區的太湖大堤,隨著防洪級別的提升,大堤不斷加固加寬加高,由土路改建成了能通過車輛行人的湖濱大道。 太湖人講傳統,也敏于觀察、勇于創新,將傳統與創新緊密結合,促成了滄海桑田的巨變。太湖會議中心、沐春園,國際水準的游艇、游船碼頭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就是選址,就在太湖邊上,以借景手法,注以新思想,拓展新用途,賦以新生命。  太湖人勤勞樸實、溫潤儒雅,人文豐富,經濟發達。現在,這里的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遙控傳感,納米技術走在全國乃至世界前列,科研、人才、金融、項目、產學研政策配套服務與國際接軌,所以,蘇、錫、常、杭、嘉、湖、滬這群常年霸占全國GDP榜單的上游 ,堪稱江浙滬的聚寶盆,兩個天堂的締造者,江南文人批發市場。生態、宜居、宜業、宜養,因此,大家愿意在'蘇杭天堂’創業定居。  郭曉波 攝
斗牛梗露營地 吉哥 攝
這里青山綠水、湖光山色。太湖還像一只碩大的聚寶盆,四周水網密布,向東南方肆意傾瀉著氣運。就這么個好地方,所以大家都愿意來。  民宿 阿毛的家 現代農業園 王伯明 攝
一旁碧波蕩漾,一邊瑰麗多彩,多么漂亮壯麗的太湖,太湖湖濱。 下午4點,我和建新以興奮的心情,圓滿完成了繞著太湖轉一圈的心愿。 如同瑰麗彩帶圍繞太湖起舞,如同系在美人脖子上的翡翠項鏈,開放的環太湖大道四通八達。無論您從東南西北哪個方向進入,她都敞開胸懷,迎接賓客的到來。 林蔭幽澗,花漫四季。斑斕艷麗,令人傾心。 春夏秋冬,環太湖大道及美麗的湖濱呈現著瑰麗的色彩。人們贊揚、分享著這片綠色和生態的優美環境。有空,我們還要來。 讓“森林氧吧”、“綠野仙蹤”,“寧靜安逸”、“世外桃源”,“藍天綠水”、“春意盎然 ”,“如詩如畫”、“質樸自然”的印象,長久地留在來往于太湖之濱人們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