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一艘載著游客前往泰坦尼克號殘骸的潛水器泰坦(Titan)在開始前往大西洋深處的旅程后不久失蹤。這艘潛水器是海洋之門探險公司(OceanGate Expeditions)開展的為期八天的探險活動的一部分。泰坦尼克號殘骸的兩個主要部分位于約2.5英里深的海底處,距離加拿大紐芬蘭海岸約400英里。泰坦號會帶著游客下潛到殘骸附近近距離觀看那艘舉世著名輪船,每位游客將為這次旅行支付25萬美元。  泰坦號一共載有五人,其中包括英國億萬富翁和冒險家哈米什·哈丁。海洋之門的網站稱,登上這艘小型潛水器的客戶會感受到“沉船的巨大規模”。但泰坦號在周日下潛后僅1小時45分就和它的支援船加拿大科考船“極地王子”號失去了聯絡,至今仍在失蹤狀態。現在美國海岸警衛隊正在北大西洋的偏遠地區帶頭尋找泰坦號,但泰坦號仍在失蹤狀態,潛水器里的氧氣供應可能會在美東時間周四凌晨耗盡。上周五,探險隊從加拿大紐芬蘭省圣約翰斯出發。美東時間周日上午,泰坦號和水面船只極地王子號科考船之間的通信在開始下潛后1 小時45分鐘中斷。周日下午,美國海岸警衛隊收到極地王子號報告稱潛水器到了時間也并未返回水面,當時科考船位于美國馬薩諸塞州海岸科德角以東約900英里處。 周一下午,美國海岸警衛隊開始搜尋這艘潛水器。海岸警衛隊海軍上將約翰·莫格 (John Mauger) 表示,美國和加拿大的船只和飛機正趕往該地區,并且投放了可監測近4000米深度的聲納浮標。搜尋范圍在科德角以東約900英里處、水深約13,000英尺處進行。周二,當局表示泰坦號內 “只剩下大約40小時的空氣”。而一架由加拿大運營的海上偵察機檢測到了來自海底的噪音,每隔30分鐘就從潛水器失蹤的區域探測到“砰砰”聲。美國海軍的專家正在對此進行分析。各種水下搜索工作也已經向噪音的位置靠近,想要發現它的源頭是不是來自潛水器。周三上午莫格表示,噪音的來源仍不清楚。“你必須記住,這是泰坦尼克號的沉船地點,因此該地點周圍的水中有很多金屬和不同的物體。” 周三,美國海岸警衛隊、美國海軍、加拿大海岸警衛隊和海洋之門公司的探險隊也建立了統一指揮部來處理搜索工作。參與搜救并了解潛艇技術的專家表示,船上的氧氣可能只能維持到美國時間周四清晨(北京時間周四晚)。潛水器從封閉開始的氧氣預估最多可以使用96小時。搜索區域的位置距離很遠,范圍也特別廣,比兩個康涅狄格州還大,而要延伸到海底使得搜尋工作變得更加艱巨。 自周日以來,還有幾艘商船也加入了搜尋,其中包括一艘設計用于在海底鋪設管道的船。結合加拿大和美國海岸警衛隊的資源,至少三艘在現場或途中的船只能夠部署遠程操作的潛水機器人。支持泰坦的加拿大科考船“極地王子”號在加拿大波音P-8海神偵察機的幫助下進行水面搜索,加拿大軍方投放聲納浮標以監聽泰坦可能發出的任何聲音。兩架美國洛克希德C-130大力神飛機正在上空飛行搜索,美國空中機動司令部的三架C-17飛機出動了,將另一家商業公司的潛水器和支持設備從紐約州布法羅運送到圣約翰斯以協助搜尋。 據加拿大軍方稱,一艘加拿大皇家海軍艦艇周二也在途中,該艦提供了一支專門從事潛水醫學的醫療隊和一個六人移動高壓艙。 但即使已經投入了很多搜尋資源,在海里找潛水器還是太難了!阿德萊德大學造船中心副教授兼主任埃里克·福西爾(Eric Fusil )稱:“結論是,前往太空救援人員比潛入那么深的地方救援人員更容易,因為我們無法輕松溝通。即使采用當今的技術,這仍然是一項非常非常危險的嘗試。”福西爾教授還描述了幾種潛水器可能的情況,包括停電、火災、水災或纏繞。他說火災可能會使船舶系統癱瘓或產生有毒煙霧,使船員失去知覺。淹水的話會更加劇烈,導致近乎瞬間的內爆。最樂觀的情況是斷電,讓船只返回水面,等待搜索人員找到它。這艘潛水器的設計是只有船外的人才能將其打開,因此無論它是否浮出水面,乘客都需要外部幫助才能逃脫。所以,必須有人找到它,才能解救里面的乘客。 泰坦號上的五名乘客分別是哈米什·哈丁 (Hamish Harding)、保羅·亨利·納爾吉奧萊 (Paul Henry Nargeolet)、沙赫扎達·達烏德 (Shahzada Dawood)、蘇爾曼·達烏德 (Suleman Dawood) 和斯托克頓·拉什 (Stockton Rush)。 哈丁是一位58 歲的英國億萬富翁,經營著總部位于迪拜的私人飛機經銷商Action Aviation。他喜歡冒險,并完成了多項探索壯舉。他曾多次訪問南極,其中一次是與前宇航員巴茲奧爾德林一起。2022年,他參與藍色起源公司的第五次載人飛行進入太空。 他還保持著三項吉尼斯世界紀錄,其中包括潛入馬里亞納海溝最深處時在全海深度停留的最長時間。哈丁還參加了2019 年的“再繞一圈”飛行任務,創造了飛機飛越兩個地理極點最快環繞地球的記錄。當被問及他對探索的興趣時,他說:“我的觀點是,這些都是經過計算的風險,在我們開始之前就已經很清楚了。”2022年夏天,哈丁告訴媒體,他在香港長大,80年代中期在劍橋學習期間獲得飛行員資格。他通過銀行軟件發家,成立了自己的飛機公司。他還透露,潛水器下潛原來是定于2022 年6月進行,由于潛水器在上一次下潛中不幸受損”而被推遲,但事件中沒有人受傷。上周末,他在社交媒體表示很自豪能夠以“任務專家”的身份前往泰坦尼克號:“由于紐芬蘭40年來最糟糕的冬天,這次任務很可能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2023年度的載人前往泰坦尼克號。”納爾吉奧萊今年77歲,是一名前法國海軍潛水員。他是一家擁有泰坦尼克號殘骸相關權利的公司的水下研究主管。據報道,他的綽號是泰坦尼克號先生,曾潛到泰坦尼克沉船位置35次。并且在1987年第一次探訪泰坦尼克號沉船時就是探險隊成員,那時候沉船剛被發現僅兩年。在2020年接受 France Bleu 電臺采訪時,他談到了深潛的危險,他說:“我不怕死,我認為總有一天會發生。”納爾吉奧萊曾說:“潛水器內的食物夠五天,這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溫度太低(0度),可能在死亡前船員就會失去意識。” 沙赫扎達·達烏德和蘇爾曼·達烏德分別是48歲和19歲,是一對父子。沙赫扎達是巴基斯坦最大的企業集團之一Engro Corporation的副董事長,該公司投資化肥、汽車制造、能源和數字技術。他與妻子和兩個孩子住在英國。 61歲的斯托克頓·拉什是海洋之門公司的創始人兼CEO,他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曾設計過實驗飛機并在其他小型潛水船上工作過。海洋之門網站上他的介紹上寫著, “1981 年,19歲的拉什在美國聯合航空公司噴氣機培訓學院獲得DC-8型/機長等級,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噴氣式運輸機飛行員”。 拉什在2009年創立了該公司,為客戶提供體驗深海旅行的機會,并在2021年開始提供泰坦尼克號沉船殘骸之旅,當時這成為全球頭條新聞。失蹤的潛水器泰坦號是一艘小型船只,設計為一天只能容納五個人,下潛花兩個小時,探索泰坦尼克號幾個小時,返回水面再花兩個小時。 它由海洋之門公司所擁有,這家公司專注于泰坦尼克號的沉船殘骸探險旅行。今年五月,這家公司分享了沉船現場的首次全尺寸數字掃描,顯示泰坦尼克號殘骸正在慢慢被食金屬細菌侵蝕,并有在幾十年內解體的風險。參與探險旅行的游客要支付25萬美元的“船票”,而海洋之門公司也會搭載考古學家和其他專家去觀測沉船殘骸的腐蝕進程。
 參與者會先乘坐一艘更大的船行駛約 370 英里(595 公里)到達沉船地點上方的區域,然后乘坐潛水器潛往泰坦尼克號,一次下潛約8小時。一次完整的旅行可能需要八天,包括多次潛水。在2022年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CEO拉什曾為這種商業模式辯護,表示票價只是“去太空成本的一小部分,對我們來說,獲得這些船只并前往海里非常昂貴”。據海洋之門稱,泰坦尼克號的殘骸位于紐芬蘭以南約380海里(437英里)處。沉船殘骸分為兩塊,位于大西洋深處 3800 米處。泰坦號是海洋之門的艦隊中唯一一艘可以下到泰坦尼克號沉船深處的潛艇。去年,海洋之門的創始人向CBS展示了潛水器的內部結構。CBS 視頻顯示了一個小房間,空間大約與小型貨車一樣大。沒有椅子或座位,乘客盤腿坐在地板上,進入前脫掉鞋子。對于如此先進的潛水器,內部卻是空曠而簡單的,只有一個按鈕和墻上的屏幕。該船的其余操作都在手持控制器上運行,看起來非常類似于游戲機,并配有彩色按鈕。
 根據海洋之門官方的網頁,船的前部有一個小廁所,這還是潛水器里“最好的座位”。當有人使用廁所時,他們會安裝一個隱私窗簾,并把音樂調大。所以乘客被建議在潛水前和潛水期間限制飲食,以減少需要使用這些設施的可能性。 泰坦號的一位前乘客將其描述為“沒有座位的小型貨車”。海洋之門公司將泰坦號描述為“所有深潛潛水器中最大的”,具有“無與倫比的安全功能”,可在每次潛水過程中評估船體的完整性。泰坦號由鈦和長絲纏繞碳纖維制成,在空中重達20,000磅(9072 公斤),但一旦到達海底,就會被壓載以保持中性浮力。 海洋科學家Greg Stone曾研究過類似的潛水器,他說這些船只的運行很像熱氣球,有重物將它拉下來。“這一切都與浮力有關,通常是幾個開關,你可以把它們扔進去,它們只會釋放潛艇外部的重量,然后就會浮回來。”
 根據海洋之門4月向負責監督泰坦尼克號的美國弗吉尼亞地方法院提交的文件,泰坦號能夠“在舒適的安全范圍內”潛水四公里(2.4 英里)。該公司表示,截至提交文件時,泰坦號已經進行了50多次試潛,包括在巴哈馬群島附近的深水區和壓力艙內進行了與泰坦尼克號差不多的深度嘗試。但在泰坦號失蹤前數年,海洋之門曾多次收到安全投訴和警告。2018年的訴訟記錄顯示,該公司前海洋運營總監大衛·洛里奇(David Lochridge)在 2015 年開發時就指出泰坦號的潛在安全問題。洛奇里奇特別擔心該公司缺乏對泰坦5英寸厚的碳纖維船體進行測試。他還表示,泰坦尼克號的左舷窗設計只能承受約4,200英尺的深度,比泰坦尼克號13,000英尺的深度要淺得多。海洋之門在法律文件中回應稱,它依靠“更適合”檢測安全問題的聲學測試。公司解雇了洛奇里奇,并起訴他,指控他違反合同。現在至少有兩起與泰坦號有關的安全事件已為公眾所知。在 2022 年的一次探險中,海洋之門報告稱潛水器在潛水期間遇到電池問題,必須手動重新連接到升降平臺。同年,根據CBS記者大衛·波格的報道,泰坦號在一次潛水期間與水面船員失去了近五個小時的聯系。 一位網友的工程師父親是這樣分析的,如果潛水器距離水面很近,那就比較容易搜救,但如果很深,就沒有希望了... 現在沒有看到關于放棄壓載讓潛水器上升到海面的任何緊急計劃。這是非常不安全的設計,潛水器沒有導航系統,通訊糟糕,外露的推進器,一旦上升就沒有脹氣浮環,艙內空氣還有限。而水面下13000英尺,黑暗又寒冷...這位工程師還提出了一種猜測:艙內空氣夠5人使用4天,也就是夠1人使用20天,如果船員意識到,他們需要4天才能獲救,誰會先走?他們會自相殘殺還是把機會留給18歲的孩子? 而即使搜救人員在氧氣耗盡前,找到了泰坦號,以目前的救援技術,如何把這艘潛水器從深水中打撈上來又是另一個難題。著名的泰坦尼克號由英國建造,在當時是當時世界上體積最龐大、內部設施最豪華的客運輪船。但在1912年從英國南安普頓前往美國紐約的處女航行中,它就不幸撞上冰山沉船。船上一共2224名船員及乘客中,有1517人喪生,只有約700名幸存者。 泰坦尼克號不斷被寫入文學作品,1997年小李子的電影更是讓這個故事更加廣為人知、令人著迷。如果這次探險旅行成功的話,將能成功一睹冰山事故的殘骸。但現在,卻可能成為泰坦尼克號的詛咒。 海洋之門公司的創始人兼CEO斯托克頓·拉什的妻子,正是泰坦尼克號遇難夫婦曾曾孫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