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劇中,我們經常看到道士自稱“貧道”,其實這是一種自謙。《洞真太上太霄瑯書》中有云:“道士謙辭,于道未富,自言貧,亦云貧士。” 道士的確是鮮少見其大富大貴的,因為他們身心皆從道之人。一個人把身心都放在修道上了,哪里有那么多閑暇時間去追求凡塵富貴呢? 同理,那些自稱修道之士,卻拿此作為幌子謀取私利的人,自然也稱不上是道士,不過是投機取巧之輩,難成氣候。 ![]() 其次,是因為道士的要求。我們知道,道士要遵守很多的戒律,比如九真戒、三皈五戒等。《云笈七簽》中還專門有《齋戒部》記錄道教的齋戒,其中靈寶齋六法第五條就強調要“以清素為貴”。《道德經》第十九章也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欲。”要求道士不要在欲望之海中沉溺,要保持樸的本性。 ![]() 由此可見,道教倡導樸素寡欲,在有道之士眼里,衣食不過是為了蔽體果腹,滔天富貴也無法動搖道心,一卷經書便勝卻人間無數。 再者,作為道士,當以道德為務。龍虎山祖庭天師府中有聯曰:“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