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系列的舊相片,都是40年代在山東泰安的一個車站里所拍的。泰安地處山東腹地,北依省會之地濟南,南鄰曲阜,與臨沂接壤,西鄰黃河,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泰安是以泰山命名的,"泰山太平,四海太平",寓意國家繁榮昌盛,城市坐落在泰山之下,城市依山傍水,形成了山城合一的格局。泰安車站為津浦線上的一個主要車站,始建于1909年,為德風格風格,整體風格沉穩而又簡練。讓我們一起回到過去,走進80年以前的泰安車站。 這是一九四○年的泰安車站。一九○九年津浦鐵路與泰安車站的落成,使近代社會的發展加速,使舊時的臺北市有了蓬勃發展的生機與契機。鐵路的通車,從根本上改變了泰山的旅游業,使得現代文化中的“休憩”和“游憩”越來越興盛。坐落于泰山山麓的泰安車站,最初稱“泰安府”,是一棟德國古式的高塔式建筑物。一九三六年,泰安府鐵路總站改為泰安縣站,一九四五年改為泰安鐵路總站。泰安車站歷經風風雨雨,現在僅存的舊建筑物就是舊站樓。 一九四○年年代泰安車站月臺上,售貨員在叫賣點心。宣統二年11月10日,首趟列車在泰安府開出,自此泰安站在津浦八十五條線路上,是八十五條線路上的一個主要站。 一九四○年年代的泰安車站,月臺上售賣各種食物的服務員,衣著整齊,食物也顯得十分清潔。 20世紀40年代的泰安車站,從北京出來,就可以看到泰山群山的雄偉壯觀。泰山,別稱岱山,岱宗,岱岳,東岳,泰岳,是山東五大山脈中的一條山脈,它坐落在泰安,濟南,淄博三大城市的交界處,被古代的人們稱為“直通帝座”的仙境,是民眾膜拜和皇帝祭祀的圣地,有句話叫“泰山安寧,四海安寧”。 一九四○年的泰安車站,工人們在賣泰安燒餅。泰安燒餅,也稱“泰安火燒”或“范鎮火燒”,是一種具有獨特風味和風味的特色美食。因為產地在泰安的范鎮,所以被稱為。范鎮的“火”是一種具有很長的生產工藝,距今已經有400多年了。最初的名字叫做“徐家燒餅”,據說是乾隆陛下親自下令制作的,得到了皇上的高度贊揚,并親自為其題了一塊牌匾,自此名聲大噪。經過數次技術革新,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在許多地方都被人們所熟知和喜歡的品牌。 20世紀40年代泰安車站,旅客在月臺上選購點心。 能看到我的文章也算是有緣了,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大家也很喜歡老照片,請點贊,我會一直保留著自己的原創。圖片來自于網絡,若侵犯到你的權益,敬請告知,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