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網絡時代快速發展以來,不管在身邊,還是在網絡上,我們經常會看到各種“問題”孩子:棄學厭學、早戀、親情冷漠、暴力叛逆、自卑自閉、揮霍無度、沾染不良習慣、離家出走、小偷小摸等等。 當孩子出現這些情況時,大部分家長都會著急焦慮不已。往往會想盡各種辦法、發動親朋好友輪番說教、花錢費力希望能把孩子拉回正軌。可這些做法非但沒有效果,反而更加激化了親子之間的矛盾,導致孩子這些壞毛病愈演愈烈,一發不可收拾。 其實,孩子變“壞”,痛苦的不止是大人,他們自己也非常痛苦。知道自己是他人眼中的“問題”孩子,但自己就是改不掉、沒法改,他們的身體、心理也會時常處于一種對抗狀態,長大后更是會后悔莫及。 這篇文章我們圍繞孩子的在成長過程中高頻發生的10個成長問題,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以及文章最后結合“我表弟輟學”的例子,我們一起來看看怎么有效處理孩子身上的這些問題。 ![]() 高智商的遠房表弟曾5次輟學依稀記得去年這個時候,茜茜媽的一位遠房表弟輟學了,如果我沒有數錯,那是他第5次棄學厭學了!而他目前僅15歲,和眾多成績不好厭學的孩子不一樣的是: 我表弟智商很高、成績非常好,別人拼盡全力才能考上的重點高中,他輟學半年,最后仍不費吹灰之力,以第十名的好成績考上了我們當地排名第一的學校。本以為孩子大了懂事了,哪成想,到了高中厭學情緒愈演愈烈,經常不去上課、逃學、沉迷網絡,甚至還有了早戀對象……。 為此,家里也想了不少辦法:好言相勸、苦口婆心、物質獎勵、陪讀……。基本能想到的方法都用過了,仍然無濟于事。最變本加厲的一次:他直接和家里失聯了,十天后聯系父母,你不給我錢,我就死在外面……。 父母太愛這個孩子了,不舍得放棄他,于是花了不少錢、費了不少功夫,才說服孩子不要放棄學業。父母的低頭妥協,最終并沒有帶來好的結果,升高三的關鍵時刻,又染上了“賭癮”,讓家里賠上了不少錢。 如今表弟已經高中畢業,原本可以考名牌大學的他,現在卻只能在一家電子廠做著工資低加班多的累活兒。他的父母到這個時候才意識到:如果能早一點,讀小學的時候就發現這些問題,及時引導改正,是不是結果就不會這樣了……。 ![]() 孩子的心理求救信號:“媽媽,如果我有這10種情況,救救我好嗎?”很多孩子“悲劇”的發生,其實都源于小時候,但是家長一直沒有發現。你們知道嗎,成年后70%的抑郁,他們的心理障礙萌生在青少年時期。我們要像重視學習一樣重視孩子的心理發育;要像對待他們感冒發燒一樣,讀懂孩子的心理信號。 第1種情況:厭學 孩子適應環境的能力是很強的,為什么其他孩子成績不好,但也能保證自己在學校好好讀書呢?除了外部原因,比如學校、老師、同學的問題,家長還得多一個心眼:孩子是不是心理健康出了問題。 第2種情況:網癮 我們不可能把孩子隔離在網絡外,在孩子心理健康發展的情況下,他們明白自己當下的任務是什么,會為了自己美好未來的發展而努力。 如果孩子出現了放棄一切,全身心投入網絡,表現出難以抑制的網癮。那不是孩子不聽話、管不住自己,而是他的心理已經出現了問題。 ![]() 第3種情況:不愛與人交往 在我們家長眼中,會把孩子不愛與人交往用“內向”來定義。其實內向和不與人交往是有區別的: 內向的孩子雖然不愛主動表達,但是他們會通過眼神、身體等語言發出自己對人感興趣的信號,他們只是不愿意成為人群中的焦點,但不代表不喜歡和人交往,性格比較低調而已; 而不愛與人交往,甚至連朋友都越來越少,甚至沒有的時候,家長就要警惕了,這意味著他們的心理已經出現了問題。 第4種情況:不愛出門 青少年期的孩子,正是朋友多、愛出門玩的年齡。他們天性活潑、熱愛戶外玩耍、喜歡嘗試各種新鮮事物。但如果孩子長期不愛出門,整天把自己關在家里,早早地就成了宅男宅女,那么心理問題很難不發生。究竟是在家宅久了出現心理問題,還是心理問題導致的“宅”就不得而知了……。 ![]() 第5種情況:拖延、做什么事都提不起興趣 如果孩子偶爾拖延,可能是因為他們有點懶; 如果孩子經常性、習慣性拖延,哪怕是一件非常小的事都這樣,那可能意味著孩子有了“拖延癥”。這也屬于一種心理問題,引發的連帶影響不可忽視。 第6種情況:親情冷漠 有的家長喜歡把“親情冷漠”的孩子定義為:冷血、沒良心。天性冷漠的孩子是少數,多數是因為小時候的情感得不到滿足,引發的“心理性”親情冷漠。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扶養人,如果你發現孩子和你不親近、不愛和你交流,回想一下,你是如何撫養他的小時候的。 第7種情況:早戀 孩子早戀,比較傳統的家長可能就會跳出來,立馬舉起“反對大旗”。早戀對與不對要分年齡的,在步入青春期后,孩子或多或少會出現對異性的好感;在青春期之前就有早戀傾向,這屬于早熟。早戀不可怕,家長引導好就行了;但如果早戀引發了學習以及越軌行為,家長就得引起重視。 ![]() 第8種情況:揮霍無度 明明是溫飽家庭,孩子的消費能力表現得跟中產家庭一樣;明明是中產家庭,孩子的消費觀卻跟資產階級一樣。孩子出現消費能力和家庭條件不對等的情況,除了親子消費觀念不同外,我們不排除他有消費購物成癮或其它“成癮”疾病。 第9種情況:離家出走 動不動就離家出走,你以為孩子僅僅是在威脅你?其背后可能隱藏著這些心理問題:人際關系緊張產生的心理壓抑,從而棄學離家;學習壓力過大,孩子想逃避;看到別人離家出走,尋求解脫,孩子跟著效仿……。 第10種情況:抗壓能力弱 抗壓能力弱又被稱之為“玻璃心”,經不起一點挫折打擊、容易出現一些極端想法和做法。玻璃心是一種心理問題,具體表現為容易焦慮、脾氣暴躁、容易自暴自棄、性格沉默孤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