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八號探秘人 編輯丨八號探秘人 前言縱觀朱德的軍事生涯,他很少奔赴前線參與作戰,與其他幾位開國元帥相比較,他的功績顯得相形見絀。 ![]() 可蔣介石卻十分欣賞朱德,曾給出了客觀的評價:“他最大的本領就是讓你永遠摸不透他的本領。” 那么朱德到底強在哪里?蔣介石又為何對朱德做出這番評價呢? 軍事天才朱德曾是我黨少有的軍事奇才,在后世對朱德的評價中,曾有人認為他是百年難得一遇的軍事奇才。 1922年,朱德前去歐洲深造,之后他在德國成為共產黨的一員,在這里他深入學習了西方的軍事思想,從此便投身于革命事業。 ![]() 在工作期間,他表現優秀,受到了黨的重視,于是我黨把他安排到莫斯科秘密訓練基地進行培訓。 北伐戰爭期間,朱德被召回委以重任,在陳獨秀的指揮下,他帶領一群情報人員輾轉上海和南京,暗地里觀察軍閥的活動。 任務完成之后他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五方面軍的總指揮,指導和策劃南昌工農革命運動,這也為之后的南昌起義埋下了伏筆。 在南昌起義中,朱德經歷了九死一生,他率領南昌起義的小分隊向南轉移途中,由于物資和裝備的缺乏,不得不動用他與范石生(國民革命軍第16軍軍長)的關系。 ![]() 范石生答應他會給他一批物資和裝備用作急用,于是朱德帶領部隊前往汝城與范石生匯合,由于路途遙遠,軍隊便在祠堂進行臨時駐扎。 然而看守的士兵由于過度勞累睡著了,由于疏于防守,導致我軍被一群訓練有素的土匪包圍。 等朱德發現被包圍之后,并沒有像其他戰士一樣驚恐失措,反而在認真的觀察這眼前的這批人馬。看著眼前數倍于自己部隊的土匪,現在想要逃脫已經為時已晚。 在此危急關頭,突然朱德看到了一旁的圍裙,頓時計上心頭。 ![]() 他穿上圍裙假裝不經意間出了祠堂門,正好與這幫土匪撞個正著,面對土匪的盤問,朱德謊稱說自己是一個伙夫頭,半夜出來撒尿。 土匪看他胡子拉碴、不修邊幅,便認為后方的祠堂只是并無油水可撈。 于是土匪頭頭帶領部下迅速往后面的房子奔去,朱德這才化險為夷,之后他率領部下到達汝城,在與范石生的談判下,獲得了各種物資和裝備。 北伐戰爭結束之際,國共兩黨合作破裂,紅軍不得不前往井岡山,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時候,朱德協助毛主席總結了16字的作戰方針:“敵進我退,敵疲我打,敵駐我擾,敵退我追。” ![]() 根據這個戰術原則,我黨先后取得了多次戰役的勝利。在對國民黨的前三次反圍剿的作戰過程中,我黨總是以少勝多以至于蔣介石十分震驚。 他認為是我黨的兵力雄厚才造成自己連連戰敗,然而他始終不知道紅軍的根據地人數遠遠少于前來圍剿的國民黨部隊,我黨只不過運用了十六字方針才取得了勝利。 抗日戰爭中,朱德成為了毛主席的左膀右臂,作為八路軍的總司令,他堅持和將士們在前線作戰,戰場上他指揮部隊奮勇殺敵,在敵后建立了大量的抗日根據地,抗日過程中戰果累累。 1938年3月,黨中央來電,要求部隊誓死守住邊區,鞏固后方戰略部署。 朱德根據國民黨軍隊所處戰場的局勢和其他軍隊作戰的狀況,準確的預判到日軍離開華北地區,集結兵力進攻西北還需要1個月左右的的時間。 ![]() 于是向黨中央提議:“我軍應該在華北地區積極配合各軍隊作戰,要讓日軍顧不上首尾,從而拖延他們想要向西北進攻的計劃。” 在得到黨中央的同意之后,我軍發動了數次戰略進攻,這也確實成功地阻止了日本想要集結兵力進攻西北的計劃。 這一仗充分體現出了朱德的軍事眼光獨特,在他的領導下,給予了日軍重創,為日后的抗日戰爭勝利做出了鋪墊。 抗日戰爭過程中充分體現了朱德的軍事眼的光獨特之處,英雄總不會被埋沒,朱德的軍事能力在接下來的解放戰爭中也更是顯現了出來。 ![]() 被動挨打1946年6月,蔣介石靠著繳獲日軍的裝備和美國的支持,率領國民黨軍隊向中原解放區發起總攻。 反觀我黨,僅僅靠著人手一把的步槍,少量的重型武器,以及從日軍那里搜刮而來的迫擊炮抵御著國民黨的進攻。 在雙方實力差距極大的情況下,我黨堅持奮戰到底,其中戰略防御階段持續了有一年左右。 在這一年里我黨的部隊力量在一步步的壯大,粉碎了國民黨想要在六個月內瓦解我黨的計劃。 1947年7月,毛主席召開擴大會議,分析自解放戰爭以來我黨的作戰情況,大部分戰區分別取得了較為可觀的成績。 ![]() 其中華東野戰軍在粟裕將軍的領導下捷報連連,部隊在他的帶領下打破了國民黨軍隊對山東地區的猛烈進攻,瞬間戰局得到了扭轉。 然而相比其他戰區,晉察冀軍區野戰軍卻只能被動挨打。 抗戰時期聶榮臻在敵后開展了晉察冀根據地,也就是晉察冀軍區的前身,當時的兵力足足有10萬余人。 抗戰結束后,晉察冀根據地野戰軍加上地方部隊的勢力擴充到了32萬人。然而解放戰爭開始后,晉察冀軍區卻遲遲不能打勝仗。 作戰的連連失利導致地區的失守,尤其是張家口一戰的失敗,讓身為司令員的聶榮臻感到力不從心。 ![]() 1946年7月,按照黨中央的命令,我軍試圖挽救不利局面,對張家口進行了嚴密的軍事部署。 總司令員聶榮臻更是率領部隊集結,準備解放集寧、大同等地,同時打破國民黨軍隊對張家口的圍攻。 在此次作戰安排中,晉察冀野戰軍主力部隊從正面對敵軍發起進攻,其他部隊在懷來以南的山溝處隱蔽,之后等待時機發起進攻。 由于實力相差巨大,再加上蔣介石得知我軍即將派出部隊增援晉察冀軍區,于是下令讓國民黨軍將領傅作義盡快發動總攻。 最終在國民黨的猛烈進攻下,我軍只能暫時放棄張家口緊急撤離,然而張家口的失守導致東線我軍腹背受敵,不得不相繼撤離。 ![]() 此戰戰后我軍也開會做出了詳細的總結,并把張家口失守原因歸結為以下幾點:第一,我軍兵力不足。第二,部隊增援遲遲未到。第三,指揮和執行分工不明確。 在晉察冀軍區的總結大會上,就張家口失守問題引起了爭論,其中司令員郭天民更是拍案而起,針對張家口作戰的軍事部署問題提出了異議。 然而這樣的內部沖突并不是最可怕的,更讓聶榮臻感到氣憤的是其他戰區捷報連連,俘獲大大小小的軍官不下百人。 而自己的晉察冀軍區不僅輸了好幾次敗仗,俘獲的軍官也只有國民黨的一個小團長。 此時的晉察冀軍區這樣的戰況屬實不容樂觀,這樣的局面也使聶榮臻無從下手處理,直到朱德的到來徹底改變了晉察冀軍區所遇到的困境。 ![]() 親自整頓部隊總是打敗仗讓我軍戰士們心里很不是滋味,眼瞅著其他戰區的戰士們浴血奮戰,自己卻像個縮頭烏龜,這時候朱德的出現給了將士們打了一劑定心針。 朱德抵達晉察冀軍區后,首先召集將士們開動員會,鼓舞了解放軍的士氣,告訴他們不要內斗,時刻保持團結。 會后他找到了郭天民,告訴他軍隊里肯定是出現了問題,所以才導致作戰總是失敗,要從自身找到原因所在然后去解決,并不一味的去互相指責。 在處理內部問題之后,朱德馬上對晉察冀軍區展開了仔細的調查,發現縱然晉察冀軍區的軍隊人數龐大,但是能夠參加作戰的人數卻少得可憐。 ![]() 而且參與作戰的大多是新兵,沒有經驗,由此可見,晉察冀軍區中確實存在很大的問題。 那么為什么晉察冀軍區會有這么大問題?這要從抗戰時期說起。 抗戰時期,由于中央不下發經費,根據地的戰士們沒有經濟來源,只能自己想辦法種地,由于把所有的人員全部投入到農活上面,疏忽了部隊的訓練。 然而晉察冀軍區的問題不僅于此,從歷史原因來看,裁軍也導致了軍區作戰能力的下降。 重慶談判時,按照雙十協定上的規定,國共兩黨都需要實行裁軍的政策。 總司令聶榮臻當時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世界正處于一片動蕩之中,全世界都在倡導和平穩定,美國也肯定不會支持國民黨再發起內戰。 ![]() 加上晉察冀軍區現在人數過多,承受著巨大的經濟負擔,聶榮臻果斷選擇了裁軍政策,把部隊的30多萬人裁剩下到20多萬人,其中裁掉的人中不乏許多擁有豐富作戰經驗的老兵。 這樣的決策使得晉察冀軍區的部隊實力明顯下降,還沒等到部隊的休整,解放戰爭就匆匆打響,最終導致晉察冀軍區的作戰接連失利。 在弄清楚了問題的來龍去脈后,朱德便開始著手為晉察冀軍區重振雄風。 朱德把晉察冀軍區的所有兵力分門別類,把那些優秀的士兵集中到了一起,又改編為了新的野戰軍。 他選派楊得志同志擔任軍區總司令,全權負責軍隊的指揮任務,另外選出了一批優秀的干部分別擔任了政委、參謀長等職務,給這個部隊增添了新的活力。 ![]() 在朱德的安排下,晉察冀軍區拜托了沉重的負擔,晉察冀軍區軍隊也逐漸變成了訓練有素的軍隊。 1947年10月,晉察冀軍區開始了他們改編后的第一次作戰,整編后的晉察冀軍區軍隊實力大增,輕松的擊敗了想要“圍剿”我軍的國民黨軍隊。 并且繳獲敵軍裝備無數,殲敵約2.4萬人,這也極大的鼓舞了戰士們的自信心,更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晉察冀軍區此次的勝利,使得晉察冀軍區重新煥發了生機,朱德的軍事能力也成功地被晉察冀軍區的所有人所認可。 倘若沒有朱德的親自整改,那么我軍有可能將要喪失一支主力部隊,解放戰爭的任務也許會更加艱難。 ![]() 也正是朱德身上所具有常人所不能及的軍事才能和臨危不亂的氣概,蔣介石才會給予他莫高的評價。 總結朱德的一生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作為毛主席的左膀右臂,兩人在井岡山革命根軍地的時候配合默契,更是憑借他超高的軍事謀略協助毛主席總結出16字的作戰方針。 紅軍戰士們在16字方針的指導下,接連粉碎了國民黨的多次圍剿。 甚至讓蔣介石都誤以為我黨反圍剿獲勝的原因是因為人數上的優勢,而沒有反思是朱德對戰士們的指引才取得了一次次的勝利。 ![]() 解放戰爭期間,我黨晉察冀軍區在作戰能力方面總體落入下風,在我黨生死攸關的時刻,他只身前往晉察冀軍區深入調查。 他對晉察冀軍區進行了一番徹底的整改,讓晉察冀軍區重振雄風,為之后解放戰爭的勝利埋下了伏筆。 縱觀朱德的一生,他無疑是一位擁有著高超的軍事思想的軍人,在早期毛主席還沒有掌握革命經驗的時候,是他堅定不移的陪同在毛主席身邊,充當他的左膀右臂。 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位年事已高的革命家傾其一生在為革命事業做出貢獻,他被評為十大元帥之一當之無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