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下,我們一起努力 尊敬的各位家長:大家好!今晚我們再次相聚在孩子們的教室召開五年級上期的家長會。目的是了解孩子們本學期面臨的任務,溝通好對策,通過我們雙方的共同努力,各司其職,使每個孩子在新學期都能有更大的進步。今天的會議有五個需要溝通的方面: 一.艾老師介紹數學學習方法 二.英語老師講話。 三.簡要介紹“雙減”政策 四.學好語文的幾點建議五.未盡事宜(學平險、訂報、貧困資助政策、家委會改選等) 新的學期開始了,這也是“雙減”政策落地之后的第一個學期。這份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嚴減負令,要求1年內有效減輕、3年內成效顯著,最終回歸正常的教育生態。 當看完一系列的政策細則之后,大家是不是有點懵圈呢?秋季開學之后,沒有補習班了,不上補習班孩子干什么?不上補習班孩子跟得上嗎?是跟著大家一起躺平,還是暗地里繼續“雞”?不管怎么說,一個新的時期開啟了,有利好,也有無數挑戰。我們也是時候靜下來想一想,到底什么才是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新學期,新征程,“雙減”政策下,家長做好這3件事,比補課重要100倍! 一、課堂學習更重要 對家長們來說,沒了培訓班,是真省錢省力,對孩子們來說,減負減壓肯定有,但也表明后續的競爭換了一個“戰場”,那就是課堂。這學期開始,那些懂得把握課堂時間、緊跟老師步伐的孩子,將是絕對贏家。當過老師的,都清楚一個道理:班級里成績好的孩子,大都是聽課效率高的、愛思考的。課堂學習是正餐,課外輔導是點心,正餐都沒有消化好,光靠點心能有多大成效呢。(李詩涵寫作的例子,一些補課沒有效果的例子)還有,你看看每年中高考的學霸,就會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說法:“不上補習班,多聽老師話!” 比如今年江蘇淮安中考,那個“別人家的孩子”——張學妍。在12門科目中,8門滿分,中考滿分770,考出757,僅僅扣了13分,這樣的成績,不僅讓家長們眼紅,只怕很多還得問一聲:“哪里輔導的?”張學妍從來沒有上過任何補習班,父母也并非高知,對她的學習幾乎提供不了幫助。能考出這樣的好成績,主要還在于她自己的秘籍:在日常的學習中,注重課堂高效吸收,課后及時補充。上課時,緊跟老師思路,專心認真聽講,不開小差,就能掌握到絕大部分的知識。至于不明白的地方,她也會在課后及時向老師請教,不斷強化對薄弱知識點的理解,爭取做到融匯貫通。過去的培訓班,總是去學校里找老師,如今,優秀老師都留在課堂發揮價值了。希望孩子們也趕緊更新觀念,新的競爭局面已經形成,不看誰上沒上名師補習班,不看上了幾個補習班,而全看孩子自己課上課后的學習能力了。 二.自律習慣更重要。 “雙減”是要把時間還給孩子,政策中有明確規定: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教師要指導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加強面批講解。經過上學期的實踐,拖沓的同學自覺性不夠、做事效率低是很難在校內完成全部書面作業的。而效率高的同學,將會有大把自由空余的時間,如何安排。無論哪種情況,都面臨一個時間的問題,如何在校內寫完作業和在校外學習休閑兩不誤。咱班作業寫得快的同學能點到3分之2。正常情況下,放學回家作業已經完成的孩子,就是比較自律的孩子,無論哪個老師上延時課,他們會把學習放在首位。反之,不太自覺的孩子,寫作業時就是磨蹭,可能語數老師守著,嘴巴不停地念著,他都還想方設法偷懶。這些孩子高度自律的習慣也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很多家長也是從一年級就開始了習慣的培養,有的成效顯著,有的卻讓家長頭疼不已。如果你還沒放棄培養孩子的自律習慣,今天我教給大家一個法寶——“寫計劃” 1.將計劃的外延擴大一提計劃,多數家長理解的往往是“學習計劃”,這樣的計劃我們都寫過,但效果并不好。我理解的計劃不是學習計劃、作業計劃,而是“時間分配計劃”,也就是要把孩子在家的13個小時分配完,把學習、作業、閱讀、娛樂、休閑都放進計劃里。比如睡覺9小時,看電視1小時,吃飯0.5小時,運動0.5小時,參加舞蹈班2小時,看課外書0.5小時,洗漱收拾第二天的學習用品0.5小時等等。對孩子而言,學習、作業、看電視、玩游戲、運動、休閑等是同等重要的,不能認為學習和作業比其他各項重要,這些項目都是“計劃”中的“一項”,請允許孩子把體現他們天性、有助于培養他們興趣的內容都寫入計劃。(舉例自己的計劃) 2.計劃要無處不在在某一個地方待的時間超過兩小時,就應該有個計劃,比如老師沒有任務安排的午休、延時課;下午放學到家至睡覺這幾個小時應該有計劃;周末、寒暑假每天都要有24小時分配計劃。不能一下子定好幾天的計劃,就算跟昨天一樣也要重新寫,記在本子上或貼在桌子上,看得見摸得著,如果放在大腦里,那就極可能成為空頭計劃。寫好計劃后,按計劃辦事,照方子抓藥,從容不迫。這樣避免“前松后緊”或“前緊后松”。計劃重在制定,難在執行計劃的重要性,小學階段還體現得不是最明顯,因為有家長的耳提面命。到了中學、大學孩子脫離我們的視線,作用就更明顯了。孩子成績上不去,不是智力問題,不是努力程度不夠,而是沒有時間觀念,沒有效率,所以再難花再多時間也要教會孩子寫計劃、執行計劃。如果孩子不愿意執行計劃,可能有幾個原因:第一,計劃不合理;第二家長沒起好帶頭作用,要求孩子寫計劃,家長也要寫計劃,而且帶頭執行好計劃,比如幾點睡覺、幾點起床。俗話說,算算用用,一世無窮;不算光用,海干山空。孩子只有在計劃中度過,才不至于荒廢。 三.家校合作更重要 我看到一些評論,關于延時服務:“終于給家長松綁了,現在的孩子家長根本管不了,只有老師才能管得住,教育這事兒還是他們在行,以后放心交給學校就好!”“現在課后服務了,老師既然能輔導作業,那也能指導書法、鋼琴、畫畫不?如果能,那才是真正減壓減負?!笨赐昕扌Σ坏茫@是不是也是大家的心聲呢!最嚴“雙減”,是在給家長減負,但絕不是減責。教育這件事上,有時候老師挺“無用”的,一個老師,他能給孩子豐富的知識,但是給不了良好的品行;能給孩子解題的方法,但給不了優秀的習慣;能給孩子考試的技巧,但給不了處事的智慧……一個老師面對的是幾十個孩子、幾十個家庭,沒有那么多精力對每個孩子的問題面面俱到。最好的教育,永遠不是老師一肩挑,而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相信孩子,雙方配合越好,孩子成長越好!接下來就說說我們如何合作。先談資料問題,本期數學不再購買口算本和試卷,只建議買一本《解決問題》。這并不代表降低了要求和難度,計算的練習只是轉移到作業本上來完成;試卷的話,練習冊配套有10套、教委的單元卷7套、期末真題3套,共20套足夠了。為什么要做《解決問題》?因為解決問題是綜合類題目,能訓練到計算、答題規范、閱讀理解、分析推理、思維拓展等多方面的能力,也是考試的重點和難點。但這本課外資料沒有時間像作業本和練習冊那樣每個題批改,老師只負責布置作業和評講,請大家理解。語文也不再買卷子來做,你們給孩子買的《教材解讀》已經足夠了,要是大家覺得孩子需要多練習,可以繼續買《黃岡小狀元》做,參照后面的答案給孩子做檢查。這是對學有余力的孩子提出的更高要求,如果他們遇到困難可以讓他們到校問我。學習有困難的孩子盡力把書本知識弄懂就可以。英語可能會像去年那樣,還是買本練習冊就可以了,這些由家委會負責。 你們一定沒見過家長會時老師現場用二維碼讓家長參與調查,對孩子的學習和作業做出評價,新奇,新鮮。艾老師,有創意!
最后想跟寶爸寶媽們建建個議: 每天督促孩子養成寫計劃、執行計劃的習慣。每天檢查作業本、練習冊、試卷上的錯誤是否改正。 每周檢查數學錯題本是否整理。 經常翻翻孩子的作業本,練習冊,看看等級和老師的評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