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第12卷 漢紀四 漢高帝十二年(丙午,公元前195年) 【原文】 初,高帝病甚,人有惡樊噲云:“黨于呂氏,即一日上晏駕,欲以兵誅趙王如意之屬。”帝大怒,用陳平謀,召絳侯周勃受詔床下,曰:“陳平亟馳傳載勃代噲將;平至軍中,即斬噲頭!”二人既受詔,馳傳,未至軍,行計之曰:“樊噲,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呂后弟呂之夫,有親且貴。帝以忿怒故欲斬之,則恐后悔;寧囚而致上自誅之。”未至軍,為壇,以節召樊噲。噲受詔,即反接,載檻車傳詣長安;而令絳侯勃代將,將兵定燕反縣。 【譯文】 當初,高帝病重時,有人誣諂樊噲“與呂姓結黨,只要有一天皇上過世,就要興兵誅殺趙王如意及其從屬”。 高帝大怒,采納陳平建議,召來絳侯周勃在床前接受詔令:“陳平立刻乘驛車,載著周勃,讓周勃代樊噲為將軍;陳平一到軍中,就砍下樊噲的頭!” 兩人接受命令后,乘驛車前往,還未到軍中,在路上商議道:“樊噲是皇上的舊人,功勞很大,而且是呂后妹妹呂的丈夫,有皇親關系又是尊貴之人,皇上因為一時動怒所以想殺他,恐怕日后會反悔。我們不如抓起他來送到皇上那里,讓皇上自己去殺。” 他們還沒到軍中,就筑了壇,用符節召樊噲前來。樊噲接受詔令后,立即將手放到背后叫人把他反綁,用木欄囚車押送到長安;而讓絳侯周勃代他為將軍,率軍征討燕國謀反的諸縣。 【解析】 同為劉邦集團的智囊,陳平這個人,在歷史上不如張良出名,但不代表陳平的水平就不如張良。 陳平的起點比張良低的多,張良家族世代為韓國丞相,陳平早年是哥哥供他讀書,他娶了一個死了五任丈夫的寡婦,才獲得第一桶金,但陳平后面所擔任的職位卻比張良高,他官至大漢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張良后期主要是明哲保身去了。 在風高浪急的漢初官場,陳平歷經高祖劉邦、呂后、文帝劉恒三朝,他屹立不倒,且官職不降反升,殊不知,當時有多少王侯將相折戟沉沙,沒能善終,比如,最能打的項羽、韓信、周勃、周亞夫,都淹沒在了歷史的塵煙當中。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下,漢初的官場不倒翁陳平,面對劉邦的陷阱任務,他是怎么做的。 一、劉邦殺樊噲并非臨時起意 劉邦早就有意收拾樊噲,之前我寫過文章,劉邦生病期間不見大臣,結果,樊噲帶頭闖進去,這實際上是一個測試,劉邦就是想看看哪些大臣會跳出來反抗,結果是樊噲,再加上此時有人說他與呂氏結黨,這進一步加劇了劉邦對樊噲的疑慮,在這種情況下,劉邦決定誅殺樊噲。 二、陳平的考量 1.陷阱任務 陳平是個聰明人,劉邦讓陳平去殺掉樊噲,這是個很坑的任務,此時的劉邦病重,說不定哪天就駕崩了,掌權的大概率是呂后,樊噲作為呂后的妹夫,自帶呂派屬性,陳平不愿意得罪呂后。 2.樊噲的身份 樊噲不僅是呂后的妹夫,還是沛縣功臣派的大哥大,擁有廣泛的支持者,陳平如果真把樊噲殺了,他在遍布沛縣功臣的漢朝,也沒法混了。 三、陳平的策略 1.折中處理 陳平面對領導的安排,雖然極其困難,但又沒辦法直接拒絕,于是他做了一個折中的處理。他抓回來樊噲,讓劉邦自己決定是殺還是留,這顯示了陳平的靈活性,他在不得不執行任務的情況下,尋找了一種平衡的方式,他通過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自己與呂后和沛縣功臣派系的沖突。 2.態度上服從 陳平沒有直接反抗劉邦,即使任務很困哪,他還是去執行了,這顯示了陳平對領導的尊重和服從,他意識到作為下屬,有責任去執行領導的命令,即使任務困難。 3.持續匯報工作 如果大家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類似的陷阱任務,有一個破解辦法,那就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不斷地匯報工作,讓領導參與其中。這種做法不僅顯示了你的溝通能力,也通過持續的匯報工作,讓領導了解情況并參與決策,增加了劉邦對任務執行的參與感和掌控感。 四、陳平的具體操作 1.避免樊噲逆反 陳平和周勃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筑了壇并用符節召喚樊噲前來,是出于避免樊噲逆反的考慮。他們擔心如果直接進入樊噲軍中,可能會激怒他,導致樊噲先行反擊,殺害陳平和周勃。因此,他們選擇了這種方式,以避免激化局勢。 2.保留樊噲面子 陳平和周勃選擇在高處筑壇,給樊噲在手下留面子。陳平意識到樊噲作為高帝的舊部和有一定地位的人物,如果直接侮辱他,可能會引起他的逆反情緒,進一步加劇局勢的緊張。因此,他們選擇了在高處筑壇,以示尊重和保留樊噲的面子。 3.謹慎的行動方式 陳平和周勃連部隊都沒有進入軍中,而是通過符節召喚樊噲前來。這顯示了他們的謹慎和小心,他們不愿意冒險進入樊噲的勢力范圍,而是決定用一種相對安全的方式來處理這個任務。這種行動方式表現了陳平和周勃對局勢的敏感性和對自身安全的保護。 【啟發】 1.謹慎處理困難任務 當面臨困難任務時,不要直接反抗或拒絕,而是要謹慎處理。尋找折中的方式,變通執行任務,并在執行過程中不斷匯報工作,讓領導參與其中。這樣可以避免直接沖突,保護自己的利益和地位。 2.尊重和服從領導 作為下屬,要尊重和服從領導的命令。即使任務困難,也要盡力去執行,展示自己的忠誠和責任心。同時,要善于溝通和合作,通過持續的匯報工作,讓領導了解情況并參與決策。 3.考慮他人的面子和利益 在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中,要考慮他人的面子和利益。避免直接羞辱或侮辱他人,盡量保留他們的面子,以減少沖突和摩擦。同時,要善于尋找平衡點,不得罪關鍵人物,保護自己的利益和地位。 4.保護自身安全 在面對風險和不確定性時,要謹慎行動,保護自身的安全。避免冒險進入可能有危險的環境,尋找安全的方式來處理問題。同時,要時刻關注局勢的變化,做出適時的調整和決策。 綜上所述,職場中我們需要謹慎處理困難任務,尊重和服從領導,考慮他人的面子和利益,同時保護自身的安全。這些原則和思考方式可以幫助我們在職場中更加智慧和謹慎地處理復雜的情況和關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