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公眾號與您相伴3774天▲戳上方藍字關注|本文作者:豐易| ![]() 《菜根譚》里說:“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無所畏懼而不亡者也。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時,畏史官于后世?!?/span> 人人都有所畏才正常,那么,我們最該敬畏的有哪些呢? 論語上講:“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這三畏,對于中國人來說非常重要,是我們得以安身立命的前提。 畏天命 中國人對老天是非常敬畏的。 在農耕社會時,上天掌管著老百姓的吃飯問題,一年是否風調雨順,是否無病無災,都是靠老天爺的臉色。 再有就是中國文化中天道是至高無上的,代表著萬物運行的總規律。 所以,中國人不管做什么事說什么話,都喜歡拿老天來壓勝。 譬如,水滸傳里梁山好漢們打著替天行道的大旗;教訓一個人驕狂無知時會說不知天高地厚;不法之徒落網常被稱為“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中庸》第二十章,有一句話:“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意思是想知道人,就不能不知道天。 我們必須研究天道,探索宇宙自然的道理,才能夠應用在人生的各方面。 “命”這個字,由口和令組合而成,也就是命令的意思。自己有能力辦得到的事情,自己可以命令自己。 自己的能力達不到的地方,譬如死亡、命運、成敗等,最好聽從天的命令。 這就叫盡人事聽天命,盡了最大的人事,就不用去管結果了,天命該如何便如何。 天的命令即是天命,孔子學習到五十歲,才證知天命。 我們說證知,是因為孔子并不把天命當做知識來研究,而是經由做人做事的過程中,實踐的體驗中,所感悟到的。 西方人重視宗教信仰,把一切問題的責任,都交給神。敬畏神,對神產生信心,是神本位的態度。 我們則是以人為本的人本位,自己的責任,要由自己來承擔。 我們敬天、敬畏天命,實際上是把天道和天命落實在人的道德修養上,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 依天道而行,盡人事聽天命,人生才能走向圓滿。 畏大人 什么是畏大人呢? 人在小的時候最聽大人的話,因為懵懂無知,年齡還小,什么都需要依賴大人。 當大了以后,雖然有了獨立自主的行為能力,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見。 但是有一些人卻還像個小孩子一樣不成熟,不僅幼稚而且胡鬧。這就是缺乏敬畏之心的表現。 “畏大人”我們可以理解為對于長輩、上級、前輩、英雄、領袖、道德修為高的人等一切大人的總稱。 比如,尊敬師長是我們中華傳統美德中最重要的倫理之一。 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對于傳道授業解惑的恩師都必須要尊敬有加,銘記于心。 那么,對于父母長輩的敬畏就更不用說了,常言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長輩們作為過來人的生活經驗和智慧,對于年輕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參考。 例如“千萬別占小便宜”,“手腳要勤快,少說多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些告誡的話年輕人基本都聽過,而且隨著閱歷加深,體會也越深。 我們都知道一句話叫“無規矩不成方圓”,“畏大人”,其實也是知禮守序的一種體現。 否則,有一些人信口開河,滿嘴胡鄒,甚至詆毀誹謗就更肆無忌憚了。 曾幾何時,網上經常有人質疑英雄甚至詆毀領袖,這些人心中沒有一點敬畏之心; 完全忘記了今天的和平從何而來,忘記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英雄先烈用犧牲換來的。 如今,我們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我們要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每一個中國人都為之自豪,為之努力的事情。 那么,就不能不畏大人,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大寫的人。 畏圣人之言 曾仕強教授在一次講座中說,他年輕的時候聽到這句話,對于第三畏很是不以為然,“你圣人有什么了不起,為什么我要敬畏你講的話。” 當然,曾教授列舉自己年輕時候的反例恰恰就是為了強調“畏圣人之言”的重要性。 曾師的觀點是: 天垂象只有圣人才能看得懂,我們一般人是看不懂的,大家都看到現象。 可是吃飯的人照樣吃飯,跳舞的人照樣跳舞,打麻將的人照樣打麻將,他們都無動于衷。 圣人之言并不是空穴來風,自說自話,往往都是極具智慧和深刻道理的。 易經上有言: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先賢圣人的智慧都是從宇宙自然、社會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我們怎么能隨便棄之不用,置之不理呢! 人什么都相信固然不好,但是如果什么都不信,一定糟糕得很。 中華文明為什么能源遠流長、傳承至今?因為我們愿意相信歷代先賢、圣人們的金玉良言,更愿意牢記于心,付諸于行。 我們相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所以才有國家強盛、民族復興;個人的積極進取,飛黃騰達。 我們相信“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所以才有為了民族大義、為了國家存亡拋頭顱灑熱血的中國脊梁。 我們相信“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所以才以修身為本,行善積德,造福子孫。 人如果沒有敬畏之心是非??膳挛kU的,很容易因無知無畏而招惹是非禍患。 古人給我們提出這三畏,真是用心良苦。 在我們人生道路上,正是因為有敬畏之心,才能處處謹小慎微,如履薄冰。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希望每個人都能從此三畏中獲得裨益,減少不必要的過失。 ![]() 重要通知 易經思維線下營報名僅剩最后1天 名額有限,預報從速 期待與你一起面對面聊易學 成為一生的同道易友! 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