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歷史吉林省白山市,位于吉林省東南部,自然風景秀麗的長白山西側。原名渾江市,因地處渾江之畔而得名。1994年改名白山市,因長白山而得名。白山市素有“立體資源寶庫”、“長白林海”、“人參之鄉”之美稱,同時是中國的主要木材產區之一。長白山自然保護區有60%的面積在白山市。原始森林為野生動植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條件,是東北“三寶”──人參、貂皮和鹿茸角的故鄉。白山市總面積1.7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5.18萬。 白山市車牌代碼為吉F,電話區號為0439.截止到目前,白山市有兩個市轄區(渾江區,江源區),一個縣級市(臨江市),兩個縣(靖宇縣,撫松縣),一個自治縣(長白朝鮮族自治縣)。靖宇縣原名濛江縣,1946年為紀念東北民主抗日聯軍總司令、民族英雄楊靖宇殉難而改名為靖宇縣。 ![]() 二,歷史建筑1, 溥儀宣詔退位舊址位于臨江市大栗子街道。大栗子溥儀宣詔退位遺址是一處見證了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退出歷史舞臺的見證者,這里頗具歷史意義,整個建筑具有時代風格,當時是溥儀的一處行宮。該遺址也是吉林省的省級文保單位,見證了曾經“偽滿洲國”的歷史,現在該遺址早已對外開放,也是一處具有科普教育意義的場所。 ![]() 2, 靈光塔位于長白朝鮮族自治縣西北的后山頂上,靈光塔是一座典型的磚砌密檐樓閣式方形古塔,是渤海國仿唐建筑,始建于唐渤海年間(698年~926年),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靈光塔的原名早已失傳,今名“靈光塔”由清末長白府第一任知府張風臺命名。此塔原來沒有臺基,現有的臺基是1953年增筑的。靈光塔的建造是唐代渤海盛行佛教的歷史見證,也是唐代渤海高層建筑的實例,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 3, 錦江木屋村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漫江鎮錦江村。完整地保存著一處木屋建筑群,根據撫松史志記載,該村建于1937年。它是長白山滿族文化遺存,滿族木屋村沿用至今的小木屋,被當地人稱為“木嗑楞”,意為用圓木鑿刻壘垛造屋,妤像上下牙齒咬合在一起,可經百年風霜而不朽。這些木屋是長白山滿族先人所創造的木文化積淀,是長白山人勤勞與智慧的結晶,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情和地方特色。 4, 四保臨江指揮部舊址四保臨江戰役指揮部舊址是中國吉林省一近現代重要戰爭的遺跡,俗稱“南圍子”位于中國吉林省白山市臨江市臨江林業局機關院內南側,建于1945年,其建筑特點為房山墻開門,日式建筑。是時任中共東北局副書記、東北民主聯軍副政委陳云同志的居住址。陳云在這里指揮了震驚中外的“四保臨江”戰役。也是東北解放戰爭時期的重要史跡之一。 ![]() 5,七道江會議會址
![]() 5, 血淚山血淚山位于江源區大石人鎮光環街北。時期為1945年。石人血淚山原名“浴淋塔山”面積約50萬平方米,因日偽時期石人礦死難礦工1萬余人埋葬于此,故稱“血淚山”。1963年在此建階級教育展覽館一處,并建參觀紀念址8處,總建筑面積約1300平方米,正中有高15米的紀念碑一座,上書“日偽統治時期死難礦工紀念碑”。向下有百級臺階,入口處有三個跪伏的罪魁生鐵鑄像,現部分建筑已受破壞。 ![]() 6, 仙人洞仙人洞距撫松縣城東南4公里的馬鹿溝內。仙人洞為6億年前由海象沉積, 酸水沖刷后形成的卷灰巖溶洞,洞內錯落高低,奇特險峻,洞中連洞,上下相連。洞中大廳可容納百余人。洞中巖石色彩斑斕,千姿百態,洞中曾出土大量新石器時代的石斧、石刀和陶器。仙人洞云集考古、驚險、獵奇于一體而著稱。 ![]() 7, 老嶺石碑位于臨江市花山鎮老三隊村。時期為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碑名為“蕩平嶺碑記”,是東三省總督徐世昌奉詔開通奉(天)長(白)公路竣工后所立,石碑共2座,其中一座為徐世昌撰文,另一塊碑文為長白知府張鳳臺和臨江知縣李廷玉同撰,碑陰另刻監工人員官職姓名。兩碑記載了當年修路的艱辛,記述了人們炙風淋雨、宿露餐霜,開山架橋的情景,將灌木叢生、荒莫成度的“老爺嶺”變成遙制邊關的通途。 ![]() 8, 如來寺如來寺,位于長白山腳下,始建于1927年。在六十年代被破壞殆盡,蕩然無存。1994年修復建設后的如來寺院。采用清代民間建筑風格,懸梁吊柱,斗拱托屏,氣勢非凡,雄偉壯觀。將三面環水,四面靠山的撫松縣城盡收眼底。 ![]() 9, 楊靖宇將軍殉國地楊靖宇將軍殉國地始建于1962年5月,位于吉林省白山市靖宇縣城西南6公里處,占地面積144萬平方米。分為前導區、中心區和旅游區。其中,中心區的主要建筑物有紀念碑、護碑亭、常青樹、紀念館和紀念塔。因被叛徒出賣,楊靖宇和抗聯一部在吉林濛江縣東部大森林里被敵人重重包圍。于2月23日壯烈犧牲,年僅35歲。 ![]() 三,旅游景點1, 長白山天池長白山天池,又稱白頭山天池。是中國和朝鮮的界湖,雙方各擁有一部分水域。天池南北長約4400米,東西寬約3370米,其池水的海拔高度為2189.1米,最深處為373米,長白山天池是中國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新生代多成因復合火山,天池在宋朝以后多有噴發,2000年,長白山天池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公布為“海拔最高的火山湖”。 天池湖的水深幽清澈,群峰環抱的池面五彩斑斕,蔚為壯觀。游覽天池的黃金季節在盛夏。天池邊上倒映出16座山峰的影子和頭頂上的藍天,山水相連,水天一色。天池的特別之處和神奇之處在于,它只有出水而沒有入水,卻千年不絕地流淌著。天池冬季冰層一般厚1.2米,且結冰期長達6、7個月。不過,天池內還有溫泉多處,形成幾條溫泉帶,長150米,寬30、40米,水溫常保持42°C,隆冬時節熱氣騰騰,冰消雪融,故有人又將天池稱為“溫涼泊”。 長白瀑布位于白頭山天池池北,長白天池四周有十六奇峰,北側有一缺口,稱U形門(古稱小門),天池水由此流瀉而下,由于山大坡陡,水勢湍急,一眼望去,象一架斜立的天梯,人們稱之為'通天河',也叫“乘槎河”。乘槎河從山口噴豁而出,迭落直下,形成高達68米的瀑布——長白瀑布。長白瀑布是松花江之源,中國東北最大的瀑布。 天池被巍峨陡峻的16峰環抱著,其中海拔在2600米以上的有5座,以白云峰最高,海拔2691米。16座奇峰分別為白云峰、芝盤峰、天文峰、華蓋峰、天豁峰、龍門峰、紫霞峰、鐵壁峰、觀日峰、玉柱峰、冠冕峰、梯云峰、臥虎峰、孤隼峰、錦屏峰、白頭峰。其中7座在朝鮮境內,9座在我國境內。 推薦旅游時間:夏季 ![]() 2, 望天鵝景區望天鵝風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游區,現已被國務院批準為“鴨綠江上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且正在申報“中國吉林長白山望天鵝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該景區距長白縣城50公里,位于長白山十五道溝望天鵝峽谷內,全長76華里,最低處海拔450米,最高處海拔1100米。望天鵝山海拔2051.4米,是東北第二高峰,距離天池32公里,兩坐火山構成長白山脈的峰脊。望天鵝山是一個巨大的中心式噴發和溢流的玄武質火山錐,是一個巨大的破火山口,溝內因破火山作用形成的火山地址遺跡和景觀非常獨特。 望天鵝山遠看有如一只昂首翹盼的天鵝,顧名“望天鵝”。主峰周圍怪石林立,古樹參天,與長白山主峰的皚皚白雪相映成輝。望天鵝風景區奇石怪巖多,泉水瀑布也多,讓慨嘆大自然的天工巧造。望天鵝的瀑布多而奇特,或飛流直下,氣勢磅礴;或絲絲巧掛;或從巖縫中冒出一股,悄然靜流。宛如山中藏著一把看不見的巨壺在源源不斷地傾倒著瓊漿玉液,這里僅有名的瀑布就有蘑菇泉瀑布、母子瀑布、珍珠簾瀑布、九疊泉瀑布等,而無名的大大小小的瀑布就更多了。 鵝景區確定主要景點30余處。最具代表的景觀有“八大瀑布、十大石景”和一個長達500多米的石瀑群景觀帶,即:飛流瀑布、通天河、母子瀑、吊水壺瀑布、九疊瀑、珍珠簾瀑布、城墻砬子瀑布、虎跳峽瀑布和奇石群、千柱峰、石柱崖、蜂窩砬子、石梯崖、孔雀開屏、萬古巖、文化墻、潑墨砬子、萬歲巖;石瀑群景觀帶中的微型景觀有:水簾洞、懸壁崖、金童泉、玉女泉、聽泉石、彩虹瀑、雄師巖、猴頭石、二指棧、窺天洞、懸石洞等。飛瀑或象潑灑珍珠,或如天壺瀉水,或似通天銀河,特別是冬季的冰瀑群極為壯觀。 推薦旅游時間,夏季或冬季。 ![]() 3, 峽谷浮石林峽谷浮石林,又名景崗山。位于長白山山門東南6公里處,坐落在火山爆發,地殼變動后形成的一條大裂谷中,是游雙目峰、中朝界碑、園池、金日成釣魯臺的必經之地。 峽谷浮石林發源于長白山梯云峰西側,大小梯子河匯合后稱梯子河。梯子河向西流入錦江,系頭道松花江的二級支流。河床寬度僅為2米,深度卻有幾米至幾十米。兩壁陡峭,水流湍急,河水清冽甘甜,因該河河床由玄武巖構成,橫斷面呈下寬上窄的梯形,又因發源地河床陡峭,如層層階梯,故稱為梯子河。 下到河谷,仰天上望,只有一條光線,且河水冰涼徹骨,堪稱天然冰箱。景色特點以秀、奇、險、幽而著稱,集奇峰、瀑布、怪石、暗河、涌全、綠樹、奇花、異草于一體,集原始美、生態美、自然美于一身,令人嘆為關止。峽谷內怪石林立,奇景疊出、谷雅峰秀、無字碑、法海坐禪石、唐僧育經峰,使谷內仙氣繚繞。谷有泉、泉有水、池不大而秀雅,水不深而清流,溪不長而潺潺。山因水更奇,水因山更秀。山之壯觀,水之迤儷,草之茵茵,花之艷艷,路之婉轉曲折,橋之九曲盤轉,自然景美不勝收。峽谷浮石林的名稱隨歷史朝代的更迭,曾多次演變,最初被稱為“景崗山”,由于它是火山噴發而形成,后人們又稱為“火山峽谷”、“峽谷沙林”。又因它的大部分由浮石組成,被人們稱為峽谷浮石林,直到今天還沿用著這個貼切而好聽的名字。 主要景觀有梯子河,吉祥樹,山神臺,獵人屋,無字碑,佛多媽媽等。 推薦旅游時間,夏季。 ![]() 4, 長白山迷宮風景區長白山迷宮風景區位于六道江鎮橫道村。從市區沿沈長線公路向西可達。距白山市區24公里。是東北地區難得一見得喀斯特巖溶地貌, 長白山迷宮洞內氣候冬暖夏涼,各種溶孔、溶壁、溶溝、溶槽與鐘乳石、石筍、石柱、石瀑、石流組成了洞內獨有的景觀。溶洞內洞中有洞,洞洞相連,上下貫通,縱橫交錯,曲折環繞,長不見頭,如不是有專人引導,外人很難從原路返回。溶洞還發育地下暗河,游人可以聽見神奇的流水聲,卻無法看見流淌的河水。 溶洞全長兩公里,大洞小洞連環相套,地形錯綜復雜。因為有了燈光,洞內那些天然形成的石雕清晰地顯露出來——獼猴獻桃、孔雀開屏、鳳凰展翅、仙人指路……等等,莫不栩栩如生,讓人感嘆大自然造物的鬼斧神工。迷宮景區中的夏日冰洞,夏日酷暑結冰,冬季嚴寒融化,令人費解。洞內有巖溶鐘乳,石葡萄等特色景觀,鐘乳石與冰結晶互相輝映,成為一絕,現已列為全國八大冰洞之首。 ![]() 5, 白山湖白山湖位于松花江上游約90公里處,是從西坡登長白山的第一站。景區總面積180平方公里,水域游覽面積120平方公里,陸地游覽面積60平方公里,素有“北方漓江”之稱,是國家“AAA”級旅游風景區,靖宇火山礦泉群國家地質公園的主景區。下游有東北第一大電站——白山電站。 雄偉的白山電站大壩攔江跨山,湖面寬闊,湖水碧波蕩漾,蜿蜒曲折如蛇行山中;兩岸層巒疊嶂,“仁義石壁” 巧奪天工,“偉人峰”、“師徒行”等怪石嶙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金龜石昂首湖邊,盡情俯瞰人與自然美景。“一線天”、“山神面孔”等如鬼斧神工倒映湖中,勝似漓江美景。春日鳥語花香,夏至游龍穿梭,秋來遍山紅葉,嚴冬玉樹瓊花。景區內山、水、石交相輝映,構成了動感十足的自然山水畫卷,游人泛舟湖上,心曠神怡,仿佛世外桃源,給人以無限遐想。 游客在目不暇接中領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景區將給你一種留戀忘返的感覺,使您真正體會到“仁義奇峰松江游”的魅力,更可體會“長白山下小漓江,松花江上白山湖”的含義。 ![]() 白山出名的不只有一個長白山,還有很多絕美的景區。因篇幅有限,只能介紹到這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親自來到吉林省白山市游覽。 如想觀看此文視頻版,請點擊以下鏈接 全國城市歷史、古建筑、旅游景點介紹——吉林省白山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