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內容選自人教版高中化學第一冊第一章第一節《物質的分類及轉化》,授課對象為高一年級學生。本課時的內容不僅是剛進入高中,化學學習的學生接觸到的第一個知識點,銜接著初中和高中化學知識,也是后繼化學學習的重要基礎。在學生完成了初中化學的學習,過渡到高中化學學習的初始階段,學習認識種類繁多的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分類思維。因此,教學設計要從“以知識為本的教學”轉向“以觀念為本的教學”,理解分類的內涵、意義與應用。 在所側重的核心素養方面,本節課的設計主要體現了“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 、“變化觀念”、“模型認知”、“科學探究”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首先。從生活中的宏觀現象導入課堂,引出“分類”的概念及意義;其次基于宏觀視角,依據物質元素組成和性質對物質進行分類,對不同類物質之間的轉化進行描述和符號表證,建立物質轉化模型;之后,基于宏觀與微觀相結合視角, 從微觀粒子尺度和宏觀性質相結合的角度討論膠體的本質特征。 【內容要求】 ①認識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種類的物質,根據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對物質進行分類; ②認識膠體是一種常見的分散系,能舉例說明膠體的典型特征。 【學業要求】 ①能依據物質類別列舉Ca、C等元素的典型代表物; ②能從物質類別視角,預測物質的化學性質和變化,說明物質的轉化路徑; ③能舉例說明膠體的典型特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