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國甲卷 語言文字運用(20分)(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題。 事有湊巧,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地方,我聽見過三位老師講“破釜沉舟”這個成語。 第一位教師是這樣講的:“'破釜沉舟’表示堅決的意思。做事一定要堅決。無論做什么,只要是正當的、應該做的事,就必須抱定只許前進而不許后退、只許勝利而不許失敗的決心,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成功。如果(),工作還沒開始就準備下失敗的退路,那樣一定不會成功。①當然,②前進的目的必須正確。③在這一點上,④我們不能跟古人相提并論。由于時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統治階級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來很多是成問題的,下定決心做好事是應當的,如果堅決做壞事,那就不應當了。” 第二位教師是另一種講法,他說:“'釜’就是鍋,'舟’就是船。'破’和'沉’都是動詞。'破釜’是'使釜破’的意思,也就是把鍋砸碎;'沉舟’是'使舟沉’的意思,也就是把船鑿沉。這樣用法的動詞叫作'使動詞’。同是做飯的工具,古代叫'釜’,現代叫'鍋’;同是水上運輸工具,古代叫'舟’,現代叫'船’;這是古今詞匯的演變。像古代叫'冠’,現代叫'帽子’,古代叫'履’,現代叫'鞋’,都是這種情形。曹植《七步詩》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 第三位教師講得比較簡單,話說得比較少。他這樣講:“項羽渡河進攻秦朝的軍隊,渡河之后,把造飯的鍋砸碎,把船鑿沉,斷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進無退的決心,終于把秦軍打敗了。后來大家就用'破釜沉舟’這個成語表示下定最大的決心,不顧任何犧牲的意思。” 17.將下列俗語填入文中括號內,恰當的一項是(3分) A.干打雷不下雨B.又吃魚又嫌腥 C.前怕狼后怕虎D.首尾不能兼顧 18.文中畫波浪線的語句中有一處表述不當,請標出原句序號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語句與上下文的銜接流暢自然。(3分) 19.請在橫線處仿照上句補寫恰當的句子,要求內容正確貼切,語意完整連貫。(3分) 20.三位教師的講解各有不同,請任選二人,分別作出評論。要求每條評論不超過25個字,句子簡潔流暢。(5分) 21.星球小學邀請你給學生講解成語。請從下列三個成語中任選一個,借鑒第三位教師的講解方法,擬出講解要點。要求闡釋準確,語言流暢,不超過60個字。(6分) 臥薪嘗膽 庖丁解牛 一鼓作氣 二、全國乙卷 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1(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題. 郭老頭、耿老頭,倆老頭,這兩個老頭,從前面看,像五十歲;從后面看,像三十歲,他們今年都已經做過七十整壽了,身體真好!郭老頭熊虎飯,斤半烙餅卷成一卷,攥在手里,蘸一醬汁,幾口就下去了,他這輩子沒有牙疼過。耿老頭能喝酒,他拿了茶碗上供銷社去打酒,一手接酒,一手交錢,售貨員找了錢給他,他亮著個空碗:“酒呢?”售貨員有點恍惚:記得是打給他了呀?——售貨員低頭數錢的功夫,二兩酒已經進了他的肚了,倆老頭非常“要好”——這地方的方言,“要好”是愛干凈愛整齊的意思,不論什么時候,上唇的胡子平斬烏黑,下巴的胡子刮得溜光,渾身的衣服,袖子是袖子,領子是領子,一個紐扣也不系,倆老頭還都愛穿撒鞋,斜十字實納幫,皮梁、薄底,是托人在北京步云齋買的,這種鞋過去是專門賣給抬轎的轎夫穿的,后來拉包月車的車夫也愛穿,抱腳,精神! 倆老頭焦不離孟,孟不離焦。年下辦年貨,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廟廟會,一起去;開會,一起到場;送人情出份子,一起進門。生產隊有事找他們,隊長總是說:“去!找找倆老頭!”“倆老頭”不是“兩個老頭的意思,是說他們特別親密的關系。類似“哥倆”“姐倆”。按說應該叫他們“老頭倆”,不過沒有這么說話的,所以人們只能叫他們“倆老頭”。 17.下列句子中的“能”與文中加點的“能”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她盡量高高地踮起腳尖,希望車廂里的人能看見她的臉。 B.我們班同學就數他能說,講起話來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C.新頒布的控煙條例規定,絕大多數公共場所都不能吸煙。 D.以前這條小河上沒有橋,人們只能涉水而過,非常不便。 18.下列句子中畫橫線部分與文中畫橫線部分的語句,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項是(3分) A.稗子的葉很像稻葉,但稻子是稻子,稗子是稗子,要分清楚. B.說話辦事一定要公私分明,公是公,私是私,不能公器私用。 C.從今以后,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咱們倆井水不犯河 D.瞧那個小姑娘。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真是個美人胚子。 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如改成:“年下辦年貨、四月十八奶奶廟廟會、開會、送人情出份子,都一起去。”語義基本相同。但原又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5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題. 明明是一項限期兩個月的作業,你就是要懷著愧疚自責的心理,一直拖到交作前一周才匆匆開始,結果不僅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最后匆忙趕完的作業也很不盡如人意,如果總是這樣,那么① ,拖延堪稱當代生活的“絕癥”,身處其中的人會感到極度焦慮,但還是在截止日期之前滿懷負罪感地干其他的事情,任務一拖再拖,時間越,焦慮感越強,② ,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惡性循環。 那么,有什么辦法能③ ?答案就是,制訂明確具體的計劃,將一個困難的大務分解為容易完成的小任務。例如,你要寫一篇報告,就可以把你的這個大任務分為查閱資料、整理筆記、撰寫報告三個小任務,并且計劃好查閱資料、整理筆記、寫報告這三個小任務將來的完成時間,這樣,你要完成的寫一篇報告的大任務就得便于管理、容易完成了,而小任務具有線索作用,更容易讓你產生行動的欲望。一旦開始行動,完成任務也就不再遙不可及了。 20.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 21.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表述煩瑣,請刪除冗余詞語,使表達簡潔通順,但不得改變原意,將修改后的文段寫在答題卡上。(不超過75個字。(3分) 三、新高考Ⅰ卷 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為忘記重要信息而懊惱,幻想著要是能過目不忘該多好啊!其實,我們更應該慶幸 A ,因為遺忘可以降低記憶帶來的認知負荷,使認知系統能夠更加高效地工作。而超強記憶力往往是以犧牲抽象、泛化能力為代價的。從下面例子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公眾號“小俊語文” 有一位記者,①擁有人們只能望其項背的超強記憶力。②他雖然能輕松地記住一長串數字,③卻發現不了其中的規律;④他腦海里充滿各種孤立的事實,⑤卻不能歸納出一些模式將它們組織起來。⑥這促使他不能理解隱喻等修辭手法,⑦甚至復雜一點的句子。⑧記憶大師奧布萊恩曾多次獲得世界記憶錦標賽冠軍,⑨雖然他的閱讀理解能力比常人低很多,⑩聽課的時候也很難集中注意力。也許正是犧牲了一部分記憶,我們才有了獨一無二的歸納和抽象思維能力。 網絡時代,我們沒有辦法也沒有必要 B ,畢竟互聯網隨時可以幫我們查閱。不過我們也不能過于依賴互聯網,像互聯網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似的。通過一些訓練提升記憶力,也一直是我們孜孜以求的目標。 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4分) 19.文中第二段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6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3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 天是越來越冷了,祥子似乎沒覺到。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會覺得寒冷。地上初見冰凌,連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來,處處顯出干燥,結實,黑土的顏色已微微發些黃,像已把潮氣散盡。特別是在一清早,被大車軋起的土棱上鑲著幾條霜邊,小風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極高極藍極爽快的天;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車跑一趟,涼風颼進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有時候起了狂風,把他打得出不來氣,①可是他低著頭,咬著牙,向前鉆,像一條浮著逆水的大魚;風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風決一死戰。猛的一股風頂得他透不出氣,②閉住口,半天,打出一個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個猛子。打出這個嗝,他繼續往前奔走,往前沖進,沒有任何東西能阻止住這個巨人;他全身的筋肉沒有一處松懈,像被螞蟻圍攻的綠蟲,全身搖動著抵御。這一身汗!等到放下車,直一直腰,吐出一口長氣,抹去嘴角的黃沙,他覺得他是無敵的,他剛從風里出來,風并沒能把他怎樣了! 20.文中有三個重疊形式“處處、微微、早早”,說說它們和“處、微、早”相比,語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3分) 21.對文學作品來說,標點標示的停頓,有時很有表現力。文中有兩處畫橫線部分,請任選一處,分析其中的逗號是怎樣增強表現力的。(4分) 22.語言文字運用I和II中畫波浪線部分,都有“像……似的”,說說二者表意上的不同。(3分) (1)不過我們也不能過于依賴互聯網,像互聯網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似的。 (2)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 四、新高考Ⅱ卷 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 那次云南之行,有一個意外收獲,就是看到了騰沖皮影戲。 那天晚上,到一家古色古香具有民族特色的飯店用餐,飯吃到一半,服務員來通知,皮影戲開始了。我放下飯碗,下了樓。《龜與鶴》正在上演,水塘邊,一只仙鶴優雅地舞著,踱著,鳴著,顧盼著,尋覓著;另有一只烏龜,爬上了水塘的土墩,舒四肢,伸頭頸,享受著寧靜,享受著美景。仙鶴發現了烏龜,飛過去停在烏龜背上,用長長的喙去啄烏龜的頭,烏龜飛快地把頭縮進殼里,四肢也縮了進去,任仙鶴如何啄,如何氣惱,如何焦急,烏龜就是巋然不動,讓仙鶴①,以至于本應是勝利者的仙鶴,反而著急地叫了又叫…… 見我對皮影戲有興趣,服務員就介紹說,皮影戲是當地居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有悠久的歷史。皮影是用驢皮或牛皮刻成人物、動物,用細繩拴著,再連接著小竹竿。藝人在幕后操縱著小竹竿,皮影則甩手投足,舞槍弄棍,騎馬沖殺,無所不能,往往令觀眾②。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分) 19.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如果寫成“正優雅地跳舞,踱步,鳴叫,顧盼,尋覓”,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5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3小題,1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 “耳機一戴,誰也不愛”。周圍的世界有時太嘈雜了,但想安靜一下不被打擾也很容易,①。可是最近,樊女士發現,自從經常戴上耳機聽著歌入睡以來,耳朵里開始有了“嗡嗡嗡”的耳鳴聲。去醫院一看,居然是過度使用耳機造成的突發性耳聾。那么,使用耳機②?醫學研究告訴我們,這個度包括時間和音量兩方面,即音量不宜超過最大音量的60%,時間要限制在60分鐘以內。如果超過這個限度,就可能威脅耳朵的健康。比如誘發耳部炎癥,導致耳朵疼痛、耳屎變多等。有人覺得這都是小事,忍忍就過去了。但事實上,③,還可能逐漸升級。 對耳朵來說,過大的聲音就是噪音,噪音會對耳道產生壓力,壓力又會撞擊鼓膜聽骨鏈傳到內耳,震蕩前庭淋巴液,這一系列連鎖反應下來,會出現暈車一樣的頭暈癥狀。聲音過大還會損壞耳蝸中的聽覺毛細胞,導致耳鳴。如果長時間暴露在過大的聲音中,會使聽覺毛細胞失去敏感性,無法接收聲音的信號,形成暫時或永久性聽力下降。 20.下列句子中的“誰”和“耳機一戴,誰也不愛”中的“誰”,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B.生活中誰都需要表達和交流。 C.我本來是跟他開玩笑的,誰知道他竟然生氣了。 D.我越來越深刻地感覺到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 22.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增刪少量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 參考答案與解析 一、17. C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熟語的能力。A. 指只有聲勢而沒有實際行動。B. 比喻既想做某事或得某物,又嫌棄它。C. 意思是比喻膽小怕事,顧慮太多。D. 顧頭顧不了尾,前后無法照應。語境與“只許前進而不許后退、只許勝利而不許失敗”意思相反,指做事猶豫不決,顧慮太多,應選“前怕狼后怕虎”。故選C。 18.語句:④;修改為:古人不能跟我們相提并論。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④“我們不能跟古人相提并論”不合邏輯,應改為“古人不能跟我們相提并論”。 19. 示例一:柳宗元《江雪》里有“孤舟寰笠翁”的句;子示例二:寓言里有“刻舟求劍”的故事;示例三:“刻舟求劍”的成語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根據前文內容可知,這里老師在講“釜”和“舟”的意思,而“曹植《七步詩》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是關于“釜”的例子,此處需要一個古代詩歌或者成語中關于“舟”的例子,按照“釜”的例子的寫法,應采用“……的……里有……的句子”的句式表達。可寫:柳宗元《江雪》里有“孤舟寰笠翁”的句子(寓言里有“刻舟求劍”的故事)。或者直接寫:“刻舟求劍”的成語。 20. 第一位教師:①講清道理,鼓舞學生前進;②但未解釋字詞。第二位教師:①講清詞義和變化,增長知識;②但未講整體含義及使用。第三位教師:①知識、道理結合較好,②解說全面,簡明扼要。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談觀點、寫評論的能力。我們要找出三位教師講解內容的差別,從而進行評判。第一位教師:先總說“破釜沉舟”“表示堅決的意思”;然后進行闡發“做事一定要堅決。無論做什么,只要是正當的、應該做的事,就必須抱定只許前進而不許后退、只許勝利而不許失敗的決心,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成功”“如果……工作還沒開始就準備下失敗的退路,那樣一定不會成功”,由成語引申出做事應有的態度;然后再進一步補充“由于時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統治階級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來很多是成問題的,下定決心做好事是應當的,如果堅決做壞事,那就不應當了”,古今對比,告訴學生“堅決”的態度要用于“做好事”,而不能用于“做壞事”。可見這位老師主要是“講道理”,鼓勵學生前進;但沒有解釋詞語的意思。 第二位教師:解釋了詞語的意思,并且介紹了古漢語當中的“活用”現象,“'釜’就是鍋,'舟’就是船。'破’和'沉’都是動詞。'破釜’是'使釜破’的意思,也就是把鍋砸碎;'沉舟’是'使舟沉’的意思,也就是把船鑿沉。這樣用法的動詞叫作'使動詞’”;然后分析古今詞義的變化,“同是做飯的工具,古代叫'釜’,現代叫'鍋’;同是水上運輸工具,古代叫'舟’,現代叫'船’……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可見這位老師側重古漢語知識的講解,對成語中詞語的含義和“使動用法”“古今詞語的變化”講解清晰,讓學生增長了知識;但是沒有講解整體含義及使用。 第三位教師:先講了成語的基本意思“項羽渡河進攻秦朝的軍隊,渡河之后,把造飯的鍋砸碎,把船鑿沉,斷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進無退的決心,終于把秦軍打敗了”,然后分析了成語的引申義,其中含有做事的道理“后來大家就用'破釜沉舟’這個成語表示下定最大的決心,不顧任何犧牲的意思”。可見這位教師知識、道理結合較好,解說全面,而且“講得比較簡單,話說得比較少”,也就是表達簡明扼要。 21. 答案示例 “臥薪嘗膽”:①越王立志報仇,夜里睡柴草,飯前嘗苦膽,敦促自己不忘報仇雪恥。②后來用以表示刻苦自勉,奮發圖強。“庖丁解牛”:①庖丁為文惠君分割牛,運刀準確自如。②后來用以表示技藝高超,運用得心應手。“一鼓作氣”:①古代擊鼓進軍,第一通鼓士氣高漲,第二通以后逐漸衰竭。②后來用以表示趁著剛開始勁頭兒大時,一口氣把事情完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仿寫句子、擬寫要點的能力。題干要求從所給三個成語中選擇一個給學生講解,要求借鑒第三位教師的講解方法,只擬寫講解要點,并有字數限制。首先分析第三位教師講解的內容,“項羽渡河進攻秦朝的軍隊,渡河之后,把造飯的鍋砸碎,把船鑿沉,斷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進無退的決心,終于把秦軍打敗了”,這是先講解了與成語有關的故事,解釋成語的基本意思;“后來大家就用'破釜沉舟’這個成語表示下定最大的決心,不顧任何犧牲的意思”,這是講解了成語的引申意義,即現在的含義。仿照這個講法,如選擇“臥薪嘗膽”,應先講述勾踐的故事,要點應有“夜里睡柴草,飯前嘗苦膽”;成語的基本意思是勾踐以此激勵自己不要忘記報仇雪恨;再講成語現在的含義,要點應有“刻苦自勉,奮發圖強”。如選“庖丁解牛”,先講述庖丁為文惠君解牛的故事,要點應有“游刃有余”“運刀準確自如”之類;再講現在的含義,要點應有“技藝高超,運用得心應手”;如選 “一鼓作氣”,先講曹劌論戰的故事,要點應有“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再講現在的含義,要點應有“趁著剛開始勁頭兒大時,一口氣把事情完成”。 二、17. B 圖片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詞語含義的能力。文中的“能”含義是“擅長”。A.“能”,動詞,“能夠,可以”;B.“能”,動詞,“擅長,善于”;C.“能”,動詞,“能夠,可以”;D.“能”,動詞,“能夠,可以”。故選B。 18. D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句子的用法和作用的能力。文中畫橫線部分的語句屬于描寫性語句,突出強調描寫對象“倆老頭”穿的衣服干凈整齊的特點;A.“稻子是稻子,稗子是稗子”屬于說明性語言,突出強調“稻子和稗子”是有本質區別的,應該分清楚;B.“公是公,私是私”屬于議論性語言,突出強調應公私分明的觀點;C.“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屬于人物語言描寫,突出強調與對方劃清界限;D.“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屬于描寫性語句,突出強調描寫對象“小姑娘”長得漂亮的特點。故選D。 19.①原句使用排比和反復修辭,原句四句結構相似,句式整齊,節奏感強,并且“一起”共出現四次,更能突出倆人關系密切,形影不離;改句沒有排比、反復修辭,不能起到突出強調的作用。②原句為短句,改句是長單句,原句使用短句更符合整個文段口語化的特點。③原句使用“到場”“進門”這樣的動詞,讓描寫更細膩,更有畫面感;改句只用“去”則沒有這種效果。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句子的表達效果的能力。從修辭角度分析,原句“年下辦年貨,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廟廟會,一起去;開會,一起到場;送人情出份子,一起進門”使用了排比修辭;“一起”反復出現四次,運用反復修辭。改句沒有運用修辭,原句的排比和反復修辭使描寫的性語句起到了突出強調的作用,突出強調了倆老頭關系密切,形影不離。從句式和語體色彩分析,結合“郭老頭、耿老頭,倆老頭”“攥在手里”“幾口就下去了”等語言特點來看,整個文段運用的是口語化的語言。劃線句原文為短句,改句為長單句,短句屬于口語的一種特點,這與整個文段短句化的口語特點相符,而改句為一般的長單句,與整個文段的語體不協調。從用詞角度分析,原句比改句多使用了“到場”“進門”這樣的動詞,動詞的加入,讓描寫性語言更生動,生動地描寫了倆老頭一起來開會,一起去送人情出份子的事件,讓語言更有畫面感。改句沒有使用這樣生動的動詞,因此沒有這樣的效果。 20.①你可能患上了“拖延癥”;②越是焦慮就越無法行動;③幫助我們克服拖延呢?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①根據后文“拖延堪稱當代生活圖片'絕癥’”可知,此處應有“拖延癥”這樣的內容;再根據“如果總是這樣,那么”可知,此處應是結果,即可能患上了“拖延癥”,可填:你可能患上了“拖延癥”;②根據后文的“惡性循環”可知,此句與“時間越少焦慮感越強”共同體現“拖延癥”的特點,即越焦慮越拖延,無法真正行動,可填:越是焦慮就越無法行動;③前面提到“辦法”,就是解決“拖延癥”的辦法;后面也給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法,注意與“能”字銜接,動詞開頭,可填:幫助我們克服拖延呢? 21. 你要寫一篇報告,可以把這個大任務分解為查閱資料、整理筆記、撰寫報告三個小任務,并且計劃好這三個小任務的完成時間,這樣,你要完成的大任務就變得便于管理、容易完成了。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簡明的能力。“你要寫一篇報告,就可以把你的這個大任務”中的“你的”可以刪掉,因為前面有“你”,兩者重復贅余;此外刪掉“就”并不改變原意;“并且計劃好查閱資料、整理筆記、撰寫報告這三個小任務將來的完成時間”,將“查閱資料、整理筆記、撰寫報告這三個小任務”刪掉,因為一是前句中有“分解為查閱資料、整理筆記、撰寫報告三個小任務”,此處直接用“這”代替即可;其次將“將來”刪掉,因為前面有“計劃”,兩者表意重復;“你要完成的寫一篇報告的大任務”,將“寫一篇報告”刪掉,因為前面已經有“你要寫一篇報告”,讀者已經知道這個“大任務”是什么了。故最后修改為:你要寫一篇報告,可以把這個大任務分解為查閱資料、整理筆記、撰寫報告三個小任務,并且計劃好這三個小任務的完成時間,這樣,你要完成的大任務就變得便于管理、容易完成了。 三、18.A.自己擁有遺忘的能力 B.記住所有的信息(每處2分,意對即可) 19.語句①可修改為:擁有人們難以望其項背的超強記憶力。(2分)語句⑥可修改為:這導致他不能理解隱喻等修辭手法。(2分)語句:⑨可修改為:但是他的閱讀理解能力比常人低很多。(2分) 20.三個重疊詞語“處處、微微、早早”與“處、微、早”相比,語意得到了強化:“處處”是“到處”的意思,比“處”范圍更廣,能突出地面的干燥、結實;“微微”表示程度不深,比“微”程度更輕,能表現出黃色之淺;“早早”意為很早,比“早”更突出祥子拉車的時間之早。(3分) 21.示例一:①處,兩個逗號將“低著頭”“咬著牙”“向前鉆”三個動作分隔開來,敘述完每個動作后進行停頓,突出了祥子拉車的艱難吃力。(4分) 示例二:②處的兩個逗號將時間狀語“半天”獨立出來,起強調作用,突出“閉住口”的時間之長,凸顯了狂風的猛烈和祥子在狂風中堅持拉車的痛苦與窘態。(4分) 22.①“像互聯網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似的”的意思是互聯網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像……似的”表示看似是,但其實不是,總體上表示否定。②“像洗冷水澡似的”是打比方,表示“涼風颼進他的袖口”的感覺就如同“洗冷水澡”一樣?“像……似的”表示“與……相似”。(3分) 四、18.【參考答案】①無計可施;②身臨其境 【解析】題干要求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第一處橫線前文是寫“仙鶴如何啄,如何氣惱,如何焦急,烏龜就是巋然不動”讓仙鶴無計可施,因為前面的“啄”,“氣惱”,“焦急”都是仙鶴的做法。烏龜就是巋然不動,所以仙鶴很無奈,所以用“無計可施”。后文提到“仙鶴著急的叫了又叫”,這這正是“無計可施”之后的惱怒。 第二處上文提“皮影則甩手投足,舞槍弄棍,騎馬沖殺,無所不能”可以看出皮影戲表演的節目非常的精彩,有吸引力。所以是令觀眾很感興趣,“身臨其境”。 19.【參考答案】①文中畫波浪線部分句子運用了排比的手法,使句式更整齊,有音韻感、節奏感,讀起來朗朗上口;②“舞著,踱著,鳴著,顧盼著,尋覓著”生動形象地描寫出仙鶴優雅的動作與神態;③“……著”連用更能體現出仙鶴動作的連貫性與延續性,更能體現出皮影戲的獨特魅力與對觀眾的吸引力。④改過之后的表達略顯生硬,文學藝術性有所欠缺。 【解析】文本當運用了排比的手法,而改過之后沒有這一修辭手法,答題重點放在排比手法的表達效果上。排比效果應從句式、音韻、節奏、情感表達、描寫技巧等角度來作答。 20. 【參考答案】B 【解析】“耳機一戴,誰也不愛”中的“誰”指所有人,是泛指。B項當中“生活中誰都需要表達和交流。”的“誰”是泛指任何人。而其他選項當中的“誰”都是特指。 21. 【參考答案】①戴上耳機就行了 ②應該把握什么“度”呢 ③“忍”并不能解決問題 22.【參考答案】如果長時間暴露在過大的聲音下,聽覺毛細胞失去敏感性,無法完全接收聲音的信號,造成暫時或永久性聽力下降。 【解析】病句六大類型包括搭配不當、語序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句式雜糅、中途易轍、藕斷絲連)、 語意不明、不合邏輯。本句中出現了搭配不當與不合邏輯的錯誤。暴露“在”…… “中”搭配不當,“會使聽覺毛細胞失去敏感性”成分殘缺,沒有主語,“無法接收聲音的信號”不符合實際情況,不合邏輯。“形成”……“聽力下降”的搭配不當。 |
|
來自: CYC2008 > 《中高考/教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