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水木先生@卓絕 01. 2009年12月,廣東湛江人民醫院大廳來了一個特殊病人。 女,身高一米六,骨瘦如柴,腹部卻異常巨大。 醫院護士都以為她是多胎孕婦。 意外的是,到醫院后,她卻一直坐在那。既不問診掛號,也沒有家屬陪同。 一待,就是數日。 改變發生在2009年12月19日。 這天,廣州名醫徐克成教授到湛江醫院義診。 經過大廳時,徐醫生瞥了一眼那個坐在角落的特殊孕婦。 徐醫生當即推測:這肯定不是孕婦,應該患了嚴重疾病。 徐醫生走上前了,先是跟對方虛寒一番,便問情況。 果不其然。 女人說,自己不是孕婦,是癌癥,已經不行了。之所以到醫院來,是想走得體面。死在這里,會有人幫忙火化。 徐醫生發現,這位患者已婚,病情惡化到這地步,卻沒有一個家屬陪同。 她丈夫去哪了?父母呢? 這病到底怎么來的?為什么沒有早點治療? 當女人講述自己經歷后,在場所有人,無不為之動容。 02. 女人名叫彭細妹,生于1980年,廣東化州市官橋鎮一村民。 2004年,彭細妹經介紹,嫁給同村一小伙。 婚后兩人感情尚可。 不如意的是,2年過去,彭細妹遲遲沒有懷孕跡象。 這讓男方父母急了。 在他們眼里,生育是新婚夫婦的“頭等大事”。不生孩子,豈不遭人笑話? 細妹婆婆便四處求人,找來一劑偏方。 偏方成分是什么,婆婆沒說,細妹也沒多問。 她理解老人想抱孫子心情。 端起黑乎乎湯藥,咕隆咕隆灌下。 一天一劑藥。 時間一久,彭細妹身體真出現了反應:經期停止,小腹開始微微隆起。 看到這變化,全家人都喜得不行。 他們斷定,一定是偏方起了效,懷上了! 細妹也沒有多疑,細心呵護腹中“寶寶”。 但隨著時間推移,事情變得不對勁。 彭細妹腹部增長速度非常快。 別人孕三個月都看不出來。 她三個月,就跟別人八個月差不多大。 彭細妹經常感到頭昏目眩。甚至有一次,直接暈過去。 “懷胎”十月將近。 彭細妹沒有一點臨產征兆。 相反,她身體情況每況愈下。 臉部、四肢越來越瘦。 而腹部就像一個超大號的寄生蟲,吸干宿主營養,飛速膨脹。 異常信號已經很明顯。 可即使到這時,丈夫一家依舊沒有到醫院檢查的意向。 他們猜想,這一定是多胞胎,才會長這么好! 轉眼兩個月又過去。 這樣算來,已經是“懷胎”12個月,仍沒有一點動胎跡象。 婆婆終于急了。 一家人帶上彭細妹,到醫院一問究竟。 掛號。 做B超。 出診斷。 當結果出來那一刻,彭細妹如五雷轟頂。 醫生說:你不是懷孕,是卵巢癌癥。這癌癥我們這治不了,就算治好了,過兩年還會復發,復發就沒救了。 患難見真情,也見人心。 得知妻子癌癥后,丈夫立刻翻臉。 他態度是放棄治療,回家修養。 可回到家,丈夫第一時間不是寬慰,而是撇清關系。
聽到這話,彭細妹眼淚撲簌撲簌往下掉。 她說:
丈夫沒有回應。 留給她的,只有一個無聲的背影,以及婆婆一家的冷漠。 03. 彭細妹想到了死。 那天晚上,她頂著大肚子,走到一條河邊。 她準備投河自盡。 就在對這人世做最后的留戀時,她看到土堆上有一群螻蟻,正竭盡全力的活著。 她止住了腳步。 一個積極信仰在她心中冉冉升起。
彭細妹沒有賴著丈夫不放。 回到家,整理行李,離開了公婆一家。 她想過去投靠娘家。 但思來想去,還是沒去。 因為娘家是村里出了名的“窮戶”。 父母務農為生,房子住的還是老磚瓦房。一家人捉襟見肘。 自己一個癌癥患者過去,豈不是添加累贅? 彭細妹選擇離家出走。 有時在親戚家寄宿。 更多時候是四處流浪。 睡橋洞,睡醫院,睡火車站。 走到哪算哪。 活到哪一天,就算哪一天。 彭細妹外出流浪一年后,身體健康狀況越來越差。 她自知時日無多。 2009年12月,提著破舊行李,她踏進了湛江人民醫院門診大廳。 來這不是為看病,只是為不暴尸荒野,走得體面。 04. 徐醫生被對方的不幸遭遇所打動。 他當即決定,帶患者回廣州治病! 彭細妹聽了,又喜又憂,為難說道:
徐醫生回答:
2009年12月22日,徐醫生派來專車,接患者到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就診。 徐醫生給彭細妹做了全身評估。 結果驚人。 彭細妹體重110公斤,腹部就占60公斤。 做CT時,因腹部太大,無法進入艙室,而不得不改用別的檢查方案。 彭細妹腹度達167CM。 徐醫生感慨:她上廁所都沒法坐著,只能站著,你想想,這幾年她是怎么過來的。 彭細妹喝下的偏方,其成分不得而知。 但徐醫生說,很可能是偏方在體內堆積,誘發了病變。 彭細妹是卵巢囊腫患者。 別的腫瘤患者,一般都是手術切除。 彭細妹情況卻相當復雜。 B超一照,里面全是積液,連內臟都看不見,更別說腫瘤。 想做手術,就必須放掉積液。 可徐醫生說:她呼吸頻率達每分鐘60次,這屬于呼吸衰竭II型,死亡率很高。做手術風險非常大。 病情罕見,醫生也在猶豫要不要動刀。 彭細妹開始寬慰醫生: 沒事,成不成都可以。 如果我死了,就把遺體捐給醫院做研究。如果我活下來了,就留在醫院做義工。 或許是彭細妹的善良鼓舞了醫生。 專家組制定出一套方案。 第一步,分批放積液。 第一天放5000ML,第二天放6000ML,這樣就能減少氧流量,保證供氧。 放積液手術順利。 幾天下來,彭細妹一共放出超過5萬毫升積液。這接近于100瓶礦泉水的體積。 第二步,手術切除腫瘤。 徐醫生是當地醫院院長,名望甚高。 為盡可能保證手術順利,他還召集了婦科、普外科、呼吸科等多名專家參與。 老天終于開了一次眼。 手術順利,彭細妹活了下來。 第三步,化療。 化療效果顯著。幾個月后,細妹病情基本康復,臉上也開始變得紅潤。 出院后,彭細妹決定留在醫院做義工。 不收一分報酬,只為報救命之恩。 彭細妹從不抱怨。 愛笑,這是她留給身邊人最深的印象。 不管是手術前還是康復后,總會以微笑示人,好像以前經歷的苦難不值一提。 曾有人問她,你恨你的前夫嗎? 她說:我不想恨人,恨一個人是很累的。 2012年,彭細妹重新遇到愛情。 對方離異,帶有三個孩子。 彭細妹不介意,甚至有些歡喜。 因為這樣一來,就能彌補她無法成為母親的遺憾。 情感有了寄托。 事業也有了新啟程。 自康復后,彭細妹一直活躍于社會公益活動。 參與義工。 幫癌友尋診求醫。 受邀發表抗癌演講。 十幾年前,彭細妹患癌流浪街頭,靜等死神降臨。 十幾年后,她絕境重生,讓生命繼續發光發熱。 這不失為奇跡。 而這奇跡的因,不是別的,正是善良——徐醫生醫者仁心,懸壺濟世。 善良會傳遞。 堅強會傳染。 她的癌癥好了。 但幫更多癌友重獲希望,成了她這一生為之奮斗的使命。 一起為善良鼓掌,為堅強喝彩。 命運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彭細妹的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看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