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患者在后臺提問:小九,我最近被腳氣困擾死了,已經有好幾個月了還是不見好轉。剛開始腳臭、脫皮、有水皰、發癢、腳趾間發白。 最近半個月來右腳更嚴重了,糜爛、有異味、流黃膿,而且腳也腫了,已經看診用了一些藥,但效果不大,不知道該用什么藥能緩解。 相信不少人周圍被異常腳臭、腳氣等問題困擾的人,并不在少數,那是不是腳臭就意味著患上了腳氣呢? 一、經常腳臭,是腳氣“上身”嗎? 有時回家彎下腰脫鞋,腳發出的臭味一瞬間涌上鼻腔,那滋味簡直太銷魂了,走哪兒臭哪兒,可以說是行走的生化武器,那腳臭是不是意味著得了腳氣? 人體汗腺分泌的葡萄糖、維生素、鹽分等物質,會促進細菌的生長,如果穿的鞋子不透氣出汗的話,就更助長了細菌的生長。而寄生在我們皮膚上的葡萄球菌會產生化學物質異戊酸,這種物質就會導致腳臭,使腳部出現一股變質醋酸味、干酪味等。 而腳氣和腳臭并非一回事,腳氣也叫足癬,是由真菌引發的一種足部皮膚病,多在高熱天氣和濕熱地區多見。得了腳氣之后會有蛻皮、瘙癢等癥狀,還可能會傳染給家人。腳氣一般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一是水皰型,這種類型的腳氣足部會有小水皰出現,干燥吸收后會有瘙癢、脫屑等癥狀; 二是趾間糜爛型,患者會出現腳趾間糜爛、發白、流液體、發癢等癥狀; 三是鱗屑角化型,患者多會有皮膚粗糙、脫屑、皸裂、出血、疼痛等癥狀。 腳氣的傳染性極強,能感染多個部位,比如會通過梳子、枕巾、帽子等傳播到頭上,導致頭部皮膚被感染;還可能會通過手抓撓患癬部位傳播到手上;久坐、肥胖的男性也可能感染到屁股上,引發股癬等。 如果本身有腳氣的人,摳完腳再去摸丁丁的話,小心丁丁上也會被傳染,因此有腳氣的人平常摳完腳一定要記得及時洗手,而且發現腳氣要積極治療。 二、腳氣放著不治的話,最后會怎么樣? 有50-60%的人會患上腳氣,而且腳氣很容易復發,高溫濕熱的天氣真菌會不斷繁殖。 得了腳氣如果不積極治療,不斷抓撓可能會引發細菌感染,導致蜂窩織炎、丹毒等軟組織感染;還可能會引發過敏反應,嚴重的還可能會從淺表的真菌感染發展成深部真菌感染,甚至傷及人體多個系統及臟器。 因此確診腳氣要積極治療,以免病情加重,下面這些情況可能會加速腳氣的發生。 1、鞋、襪不透氣 總是穿一些不透氣的鞋子、襪子,很容易加速足癬的發生,甚至傳染到身體其他地方。 2、所處環境濕潮 濕潮的環境適合真菌的繁殖,經常處于濕潮的環境中也會加速足癬的發生。 3、某些疾病加持 患艾滋病、糖尿病、免疫抑制劑等疾病,以及愛出汗、肥胖的人群等,也容易被足癬盯上。 4、被寵物傳染 寵物更容易被真菌盯上,家里養寵物的人也可能因被寵物傳染,如果發現家里的寵物出現斑片狀的脫毛癥狀,最好及時就診。 三、腳氣反復怎么辦?3種方法根治不復發 感染過腳氣的朋友可能深有體會:每次感覺腳氣好了之后,過了一段時間或者到了特定季節,尤其是夏天,總是會反反復復發作,有什么方法可以根治呢? 一般腳氣患者用藥涂抹至癥狀消失后,還需要繼續涂抹兩周左右,以此來將真菌消除。但很多患者用藥依從性差,看見好了就不涂了,實際真菌只是被暫時壓制了,并沒有根除。 等到環境適宜了,還會卷土重來,再加上平常老穿不透氣鞋襪、不注重足部清潔等不良習慣,也會誘使腳氣復發。 要想徹底殺滅腳氣真菌,以下方法缺一不可! 1、遵醫囑涂用藥物 像聯苯芐唑、硝酸咪康唑、特比奈芬等都是抗真菌的外用藥物,一般需要持續使用四周,每天涂抹1-2次。建議皮疹消退后繼續使用兩周,重點是要遵醫囑涂用藥物。 2、外用藥膏涂抹范圍要大一點 在皮疹周圍看起來正常的皮膚,很有可能也感染了真菌,因此不能只涂在看到皮疹的地方,要把范圍擴大一些涂抹藥物。 3、遵醫囑服用口服藥物 對于癥狀嚴重的腳氣患者,或者外用藥物效果不好的,可遵醫囑口服抗真菌藥物。 除了使用藥物治療外,平常要做好防感染工作,養成好的生活習慣——盡量保證足部干燥,穿透氣性好的鞋子、襪子;勤洗腳,避免和家人共用臉盆、擦腳巾等,以免被家人傳染腳氣或傳染給家人。 腳臭異常就是腳氣嗎?其實腳臭并不等同于腳氣,腳臭可能是穿了不透氣的鞋襪所致,腳氣則是屬于真菌感染。一旦確診腳氣,一定要積極治療,以免引發嚴重的后果,不過用藥要遵醫囑,涂抹外用藥物時記得范圍擴大一點。 參考資料: [1]《答讀者問:有腳氣,摳完腳再摸丁丁,會傳染嗎?》.家庭醫生.2021-01-03 [2]《勸你在天熱前治好腳氣……》.廣西疾控.2023-05-29 [3]《【答個疑】為什么我的腳氣總是反復發作?》.中山六院.2023-04-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