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視頻,我們找來了三款熱度能頂半天邊的車型,分別是小鵬G6、 理想L7 Max和特斯拉Model Y(花了32000元選裝了EAP功能)來做一次全方位對比,同時還請來了張抗抗博士參與本次橫評。 熟悉新能源車的朋友應該能發現,這三款車有個共同特點,都有著宣稱不錯的智駕功能,于是本次體驗先從智駕開始。 由于小鵬G6是三款車中唯一支持城市領航輔助駕駛功能的車型,所以第一程,我們駕駛小鵬G6開啟XNGP功能繞行一圈回始發地,途徑金沙江路、長寧路、天山路、大渡河路,全程共計8.9公里。 在體驗過程中,小鵬G6完成了變道超車、自主上下匝道等功能,我們看到現在小鵬G6的這項XNGP功能已經可以實現城區和高架路部分的無限銜接。 小鵬G6智駕邏輯是基于BEV+Tansformer技術架構,配備包括激光雷達在內的31個感知硬件,搭載算力達到508TOPS的雙Orin-X芯片。除了應對不同場景的能力較強以外,靈敏的反應讓乘坐者在體驗感上也更放松。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小鵬G6在面對加塞車時,會先減速避讓。等到加塞車并入車道并拉開距離時,小鵬G6會立刻加速,這個時間點和人類司機想踩一腳電門的時候是非常接近的,絕對會是早高峰時期的好評體驗。 接下來橫評正式開始,三臺車同時出發,開啟高速領航輔助駕駛功能通過相同路段,全程共計36公里,覆蓋5段高速、5個匝道。最后實測成績如下: 其中小鵬G6率先到達終點,匝道通過率達到了100%,全程0接管。 為了測試全場景下三臺車的智能駕駛能力,到了夜間我們再次開啟高速輔助駕駛功能通行高架路段。由于特斯拉Model Y的EAP功能目前并不支持上海城市高架,率先退出比賽,以下是小鵬G6和理想L7的成績: 這次理想L7比小鵬G6的通行時間稍快,但是小鵬G6再次做到了100%的匝道通過率和全程0接管。 開車時除了駕駛體驗,最直接影響體驗的就是乘坐舒適度。除了視頻中我主觀的體驗以外,我們也測量了座椅尺寸,大家可以客觀對比,數據如下: 除了智能和舒適,最重要的就是省心,尤其是能耗和補能效率。所以我們特意記錄了白天高速路段的能耗,其中理想L7在出發前調至純電模式,保證數據的公平性,最終能耗成績如下: 補能成績如下: 以上兩項成績獲勝者皆為小鵬G6。張抗抗博士作為小鵬G9 車主,對于小鵬G6的能耗都表示羨慕。 作為扶搖架構的首款車型,小鵬G6基于全域800V高壓SiC碳化硅平臺和全系標配的3C電芯,不僅可以做到快速補能,還提高了電驅動效率,增加續航能力。 一天體驗下來,駕駛過小鵬G6的白楊和抗抗對這款車都青睞有加,畢竟實力擺在這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