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三部分,即第一部分描述現代醫學對高血糖危害的認識、第二不部分中醫對高血糖的認識以及治療思路、第三部分是常用中成藥的推薦。 一、現代醫學對高血糖的危害的認識 ![]() 血糖高,一般是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但血糖高的危害不僅僅是形成糖尿病,還會帶來其他諸多病癥。短暫性的高血糖不至于馬上造成危害,通過休息、控制飲食就能恢復。但是長期的高血糖就會帶來很多危害了。 由于血小板的粘附能力增強,拉著這些脂肪一起沉積在內皮下,形成動脈粥樣斑塊。長此以往,動脈血管壁增厚變硬,血管變窄,因此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高血壓發生的風險就會非常高。 另外,血糖增高也會使毛細血管受到刺激,尤其是毛細血管小動脈以及毛細血管小靜脈,造成血流緩慢血液淤積,導致血管內存在的自由基不能被及時清除,因此也會引起血管病變,出現腦梗塞、心腦血管疾病。 2. 神經病變:過高的血糖會損害神經,可能導致疼痛、麻木、無感、電擊、或有戴手套穿襪子的感覺,特別是在手和腳中,隨著病情嚴重,感覺范圍也會擴大。有的甚至會因為疼痛徹夜難眠。 ![]() ![]() 6. 其他:高血糖可能會導致皮膚和口腔感染。高血糖可能會影響骨骼和關節的健康。長期高血糖可能會影響思維和記憶。 二、從中醫角度看血糖 ![]() 了解中醫怎么認識糖尿病之前,我們先看看引起血糖高的食物種類有哪些: 1、高糖高熱量食物和飲料。比如蜂蜜、巧克力、蛋糕、甜品、冰糖、蜂蜜、飴糖、紅糖、各類飲料等。這些糖分比較高的食物進入體內容易讓血糖升高。 2、含淀粉高食物包括紅薯、土豆、玉米、小麥、大米、紅豆等。淀粉在體內可以轉化為糖分,容易導致血糖的增高。 3、高碳水化合物。比如饅頭、油條、糯米飯、西瓜、龍眼、鳳梨、荔枝等高碳水化合物食物。這些食物進入體內吸收快,容易導致血糖增高。 看完這些你會發現引起血糖增高的食品種類特別多,單純的靠戒斷某類食物是很難做到的,你甚至會覺得啥都不能吃了。 中醫認為,血糖高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調、肝腎陰虛、氣血不足等多種因素引起的。以上這些認識目前很難與西方醫學達成共識,但在具體治療中卻有著很好的效果。 ![]() 治療屬于中醫消渴證范疇,癥見多飲、多尿、多食等。 1.脾胃功能失調是導致血糖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中醫認為,脾胃是人體水谷精微運化的重要器官,如果脾胃功能失調,就會導致飲食營養無法正常消化、吸收以及代謝。那么多余的糖也同樣不能被充分利用,那么血糖就會升高。此外,脾胃功能失調還會導致體內濕氣積聚,進一步影響血糖的調節。 ![]() 2.肝腎陰虛也是導致血糖高的原因之一。中醫認為,肝腎是人體的重要臟器,肝主疏泄,腎主藏精。如果肝腎陰虛,就會導致肝腎功能失調,從而影響血糖的調節。此外,肝腎陰虛還會導致體內陰虛火旺,進一步加重血糖的升高,加重口渴、多飲卻不解渴、燥熱煩躁等癥狀,如果在影響睡眠,那么身體狀況會急劇變差。 3.氣血不足也是導致血糖高的原因之一。中醫認為,氣血是人體的重要物質基礎,如果氣血不足,就會導致體內能量供應不足,從而影響血糖的調節。此外,氣血不足還會導致體內陰陽失衡,進一步加重血糖的升高。 除了藥物治療,還應注重對體重的管理。過于肥胖的要減肥,過于消瘦的要增肌。嗜酒如命或嗜肉如命的應該減量或戒斷。 ![]() 從治未病角度來講,應該在沒有形成血糖高的時候就注意勞逸結合,管理體重,避免高糖攝入。對白砂糖、紅糖、奶油蛋糕、各類飲料應主動減少或者戒斷。因為日常食用的大米、白面、蔬菜、水果基本就能滿足人體對糖的需求,甚至以上日常飲食中的糖就足以產生糖過剩,因此在保證良好作息、少喝酒甚至不喝酒、不喝飲料、體重適中的情況下,也應當結合散步、八段錦等多種舒緩養生運動來強身健體、治未病、避免糖過剩。 三、對高血糖以及糖尿病有效的中成藥 ![]() 1.消渴丸 成分:葛根,地黃,黃芪,天花粉,玉米須,南五味子,山藥,格列本脲 消渴丸是中西復方藥物,在中成藥基礎上添加了西藥降糖藥。 取葛根、天花粉清涼滋潤之性解渴;玉米須能利小便治浮腫且有解渴之效;五味子以及山藥有補五臟之功效,尤其山藥對脾與腎的補益更為明顯。黃芪補氣血利小便。格列本脲屬于西藥降糖劑,在西方醫學領域中被作為中輕度或中度非胰島素依賴型降糖藥。 現代醫學通過化學藥理證實山藥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的功效。玉米須中的黃酮、皂苷等成分降血糖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促進降糖激素生成和抑制升糖激素生成,同時也能保護胰島細胞。舉這幾個例子并不是要通過西醫來驗證中醫,而是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中藥降糖一樣站得住腳。 而此藥適用于消渴、多飲而不解渴、輕度浮腫、煩躁怕熱、頭暈、體力差、大便軟不成形狀或稍干燥。為脾腎兩虛、氣血不足、水濕停聚型血糖高人群。癥狀嚴重者可將本方改為湯藥服用。 2.玉泉丸 ![]() 成分:粉葛根 天花粉 地黃 麥冬 五味子 甘草 這個是純中成藥,沒有添加西藥成分。粉葛根、天花粉、地黃、麥冬為清涼滋潤之品,五味子、甘草為平和之品。因此適用于血糖高而見大便稍干燥、或軟不成形。發熱煩躁盜汗、口干多飲、面容枯萎或黃或黑。 如果發熱煩躁、口干多飲干到口中無唾液、大便干燥嚴重的,可用玉泉滋潤湯。 粉葛根10g 天花粉12g 生地黃10g 熟地黃6g 麥冬24~45g 北五味子9~15g 生甘草6g 反之,則用玉泉固中湯 粉葛根10g 天花粉6g 生地6g 麥冬10g 北五味子9~15g 山藥24~50g 人參12g 茯苓12g 玉米須10g 葉天士玉泉湯 西洋參6克、黃連6克、麥冬15克、熟地黃15克、淮山藥15克、天花粉15克、枸杞子、山茱萸各10克、蘆根20克 益氣補腎、滋陰潤燥、瀉熱祛濕。癥見大便干燥或黏膩腥臭、發熱、多飲、頭暈乏力而血糖高。 3.芪蛭降糖膠囊 ![]() 成分:黃芪 地黃 黃精 水蛭 黃芪與地黃補氣血,黃精益氣滋潤健康脾胃,水蛭破血逐瘀通經絡。美國人把水蛭進行特殊提純處理做成了水蛭素膠囊,對控制血壓、血脂、心腦血管疾病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是因為水蛭對驅散血液中血栓、斑塊等污血、瘀血以及修復血脈、經絡有著強大的功效。能解決因血糖高帶來的血脂高、血壓高以及高血糖其他伴發疾病。因此提高了身體的生氣興旺了氣血,對人體改善高血糖有很大幫助。 因此,本藥適合氣陰兩虛兼有血瘀、血脂高的高血糖人群或糖尿病型心臟病。 癥見大便軟、頭暈乏力、消渴、心悸、心前區刺痛、心煩發熱、腰酸痛等。專業醫生可根據此方作為基礎方改為湯藥,只是水蛭氣味難聞,有難以下咽之弊。 4.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 ![]() 這個藥大家應該很熟悉了,這個主要是針對糖尿病型腎病。因為糖尿病消渴日久而傷津耗氣,最后累計腎病。再服用其他對癥治消渴(降血糖)中成藥時,如見腰膝酸軟、大便干燥、發熱煩躁、乏力,可用六味地黃丸,如果還有盜汗失眠心悸,可再加棗仁安神膠囊。 血糖高而見兩腿浮腫、怕冷、腰腿酸軟,可用降糖中成藥搭配金匱腎氣丸。 5.烏梅丸、附子理中丸、四逆湯 ![]() 血糖高而長期大便軟或腹瀉怕冷者,可用以上對癥降糖中藥搭配烏梅丸。血糖高,手腳冰涼,大便軟、瀉可用附子理中丸。如果長期手腳涼、無知覺或疼痛或麻木、便秘,糖尿病足已成或將成者應在四逆湯基礎上進行調整,例如下方: 土炮附子6~24g 干姜6~24g 炙甘草1.5~9g 桂枝9~30g 懷山藥9~20g 麥冬24~50g 生白術24~50g 熟地黃15~45g 茯苓6~12g 西洋參10~20g 北五味子 9~24g 天冬15~30g |
|
來自: 喀喀ymsx56z6hk > 《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