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把思想分裂成了哲學,于是有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爭。中國是沒有哲學的,因為說中國有哲學就是站在西方人的立場把中國人的思想給分裂了,這就很容易又掉回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陷阱。 把思想、言語和行為三者融會貫通的人叫思想家,學問精深思想超前但言語滯后行為不知所措的人叫哲學家。思想家是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哲學家是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哲學家未必是思想家,但思想家一定是哲學家。 朱熹是哲學家不是思想家,朱熹把彈性變通的儒家解釋的死板僵化,朱熹是在規定人們怎么學儒家。王陽明是思想家也是哲學家,王陽明恢復了儒家的彈性變通,王陽明是在引導人們自主學儒家。學習是沒有固定的模式的,學習的方向本就因人而異,哲學家的問題在于頭腦一根筋愛鉆牛角尖。 朱熹是很高明的哲學家但距離偉大的思想家還差一點點。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欲”沒有問題,只是這話說的讓人聽起來感覺很偏激。王陽明是偉大的思想家也是高明的哲學家,他其實主張的就是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欲”,只是他用“圣人之所以為圣人,惟以其心之純乎天理而無人欲之雜”這種讓人聽了能接受的話替代了原本偏激忠言逆耳的“存天理,滅人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