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你喜歡的溫暖? 這是『畫如煙』的第192篇原創(chuàng)推文大家都知道朱棣為了奪得皇位,靠謀反上位當了皇帝,取代了自己的侄子朱允炆。 朱棣一共有4個兒子,他們分別是: 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朱高爔。前三個都是徐氏所生,老四朱高爔早夭,史書上沒有過多記載。朱高熾這個人生性沉著冷靜,愛好讀書,是個典型的文人,但是他不喜歡運動,即便偶爾練練武,卻沒有這方面的天賦,更不可能像他爹一樣帶兵打仗,他愛的是經史文學。由于他長期不運動,久而久之變成了一個大胖子。大胖子胖到了起身還需要隨從攙扶,朱棣對他這個長子很不滿意,但是自古嫡子繼位天經地義,沒辦法,只能冊封朱高熾為皇太子。好在朱高熾生了一個朱瞻基,朱瞻基在朱棣眾多子孫中表現(xiàn)非常優(yōu)秀,朱棣覺得他身上有自己的影子。那么,皇位給朱高熾也就意味著皇位給了朱瞻基,朱棣立朱高熾為太子就沒那么顧慮了。 朱棣的二兒子朱高煦,武藝高強,打仗勇猛,以前跟著朱棣闖南走北,縱橫沙場,奮勇殺敵,為朱棣打江山立下汗馬功勞,甚至太祖朱元璋還親口說過將來有朝一日得了天下,會把太子位置留給朱高煦。朱高煦是個典型的莽夫,甚至比項羽還莽,他沒腦子,就知道打打殺殺,足智多謀和他沒半毛錢關系。朱高煦后來也學父親朱棣謀反,只是他沒那么幸運,被抓了起來,宣宗朱瞻基把他貶為庶人,連同一起謀反的人要么發(fā)配要么處死。 都已經這樣了,朱高煦還不服氣,在朱瞻基去牢獄里探望他的時候,故意把朱瞻基絆倒,即使朱高煦貴為叔叔,也不能去玩弄皇帝呀。 所以,朱高煦的下場很慘,被裝進了三百斤的銅缸里,被木炭活活燒死,幾個兒子也未能幸免,全部被殺。 老三朱高燧,文不及大哥,武不及二哥,根本不受朱棣青睞,但是嫉妒心還是有的。他曾經躍躍欲試,也想?yún)⑴c皇位爭奪戰(zhàn),自從看到二哥謀反的下場,只好服服帖帖做侄子的臣子,好歹能混個安享晚年。本身朱棣對三個兒子都不是很滿意,自己親生的三個里面總歸要選一個,二兒子朱高煦能打仗,朱棣本人其實更偏向于他,只是沒有理由冊封二兒子。 本來朱棣自己就得位不正,已經受到文武百官的筆誅口罰,再加上朱高熾早年被朱元璋定位世子,而且朝中多數(shù)人支持朱高熾,朱棣不敢違背老爹朱元璋的話。當時明朝三大才子之首的解縉,也就是主編《永樂大典》的大學士說了一句:“好圣孫”,朱棣聽完就立了朱高熾為太子。 好圣孫就是朱瞻基,朱高熾能當太子,有一半原因是有個好兒子。朱高熾的太子并沒有那么好當,因為不討朱棣的喜歡,他沒有實權,被人日夜監(jiān)視,平日里提的意見經常被否決掉,基本上就是徒有虛名,名不符實。朱瞻基就不一樣了,朱棣把他當成接班人來培養(yǎng)的,自己親手栽培,在北征時期讓朱瞻基留守北京城。即使是帶朱瞻基上戰(zhàn)場的時候,朱棣也會把朱瞻基放在部隊的后排,只為了孫子的安全。朱瞻基知道自己一直被爺爺寵著,他很想自己表現(xiàn)一次,于是偷偷帶了一支兵馬出去打仗。朱棣得知后非常驚慌,當即下令要求不惜一切代價救回朱瞻基,可見朱棣對這個孫子是有多寵愛。朱瞻基集聚了他父輩三人的優(yōu)點,能文能武,甚至在跟隨朱棣打仗途中殺死過蒙古士兵。 這樣的人不管生在哪個家族,都會是出類拔萃的,朱棣當然喜歡,他對孫子的偏愛在情理之中。 悲劇就是他爹仁宗朱高熾當了一年皇帝就去世了,死爹死媽的事給誰都不愿意,幸運的是他不用等待,直接繼位,當上了皇帝。 朱瞻基在位十年,在明朝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在歷史上評價還行,“仁宗之治”就是他和他父親開創(chuàng)的。 在處理朝政上,當年朱棣建立了內閣,讓有才學的臣子輔佐行政,但是他們沒有實權。到了朱瞻基時期,內閣成了皇帝與六部之間的橋梁,而且還承擔起了擬定或代理行政事務的責任。隨著內閣的重視,宦官也開始加入朝政的管理中,畢竟皇帝一個人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精力,他需要宦官幫他傳達溝通。宦官得到了權利,開始放肆起來,秉筆太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正是在朱瞻基時期出現(xiàn)的。在對外事務上,朱瞻基往北打蒙古,往南打越南。關鍵他打仗學他爺爺朱棣,御駕親征,宣德三年(1428)秋,他親手射殺了三個人,帶兵勇猛直沖,拿下敵將首級。以致后來黃龍旗一到,敵人直接下馬投降歸順。越南問題上一直是明朝的心腹之病,地理劣勢的原因,基本上都是深山老林,那種原始森林一樣的地方,沼澤到處都是,蛇蟲蚊子又多,將士們很容易迷失方向,所謂“強龍難壓地頭蛇”,明軍根本打不贏這幫土著。好在朱瞻基撤軍了,不和越南的本地居民搞游擊戰(zhàn)了,他原諒了和明朝斗爭多年的越南頭領黎利,朝中不少人反對,但是這種退而求其次的做法,換來了南方局勢的穩(wěn)定,并且在之后的多年里,越南一直給明朝進貢,也足以證明朱瞻基的做法明智。 綜合以上,我們可以看出朱瞻基在位的十年,百姓安居樂業(yè),朝政蒸蒸日上,但也讓明朝走向了不可回頭的路。 從此,宦官當政,內閣至上。朱元璋和朱棣防了一輩子的官員專政,甚至廢除了宰相制,卻在朱瞻基時期一夜回到了解放前。我們承認朱瞻基在位的十年,大明王朝走向了輝煌,他沒有讓爺爺朱棣失望,只是天命難抗,只活了三十七歲便撒手人寰。 在用人上,朱瞻基是一代明君,他給兒子朱祁鎮(zhèn)留下了于謙這樣的人才還有一支強大到可怕來形容的軍隊。這樣殷實的家底足以讓朱祁鎮(zhèn)如此敗家,甚至到了亡國的地步,還能反敗為勝,打贏了衛(wèi)國戰(zhàn)爭。 朱瞻基如果能再活個二十年,可能就沒有后面的土木堡之變了,兄弟二人朱祁鈺和朱祁鎮(zhèn)也不會手足相殘。而朱瞻基喜愛的兒子朱祁鎮(zhèn)在被救回來之后,還要冤殺大臣于謙,于謙死時59歲,當時于謙朝中的威望,經驗,人脈,能力,都已達到了巔峰。作者簡介:冰糖葫蘆不加皮,96年雙魚男,喜歡你的真誠和你的善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