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法教的源頭,閭山的法脈淵源流長。在福建的閭山,具傳承也是掌三山符箓,既閭山、茆山、車山。所以自古在閭山奏職實合其他法教的各派傳承,而且閭山職位中本就有這些職位。從神系而言:至于天庭認可與否、認可多少還得另說。(資料圖) 當然各地法教都會有奏自己系統(tǒng)內(nèi)的職,但只是門派內(nèi)的小系統(tǒng)。以前法師都在原住地行法,應(yīng)該不會出差錯。當今在大社會大融合下,各派法師很多不在原住地行法,在行法當中肯定會有一些“折扣”,從神系而言:至于天庭認可與否、認可多少還得另說。法教中茆山派屬正一法脈,當然茆山派的法師也是需要受箓的,如果沒有受箓就必須得奏職。所以現(xiàn)在就有茅山派的法師也會在閭山奏職。這樣行法才能更如法。哪位法師不想自己行法更為靈驗?zāi)兀?/span> 每一個有官身(官職)的法師,在陽間行天道允許的差事,都屬于公差、陽差。有了職位(官職)就都可以調(diào)動兵馬。兵馬可以自己召、也可以由師父賜、還可以請上邊撥給,包括門派或者天庭分兵調(diào)將。所謂的自帶兵馬,并不是人一出生就帶有兵馬。所以,一個法師的隨身兵馬也好、護衛(wèi)也好、玄師也好,體系都不是單一的。有些是師父給,有些是一修道時來護衛(wèi),也有祖上傳下來的,也有前世機緣、今世兵馬繼續(xù)追隨的。 當然每個壇口都有自己的核心兵馬,一般是不會分出去。有能力的“猛將兄”,更不可能輕易“調(diào)配下發(fā)”。分封兵馬也是需要招兵買馬以后再分出去;同理,一個派系,假設(shè)這個派系有許多祖師,自帶有億萬兵馬,兵馬歸于這個派系,這時分封出去,也不屬于受封者自帶兵馬。總而言之,獲得兵馬會有很多方式。所以閭山召請中就有說“法官弟子某某符中官將箓中吏兵,親隨官將護衛(wèi)兵馬,千千雄兵萬萬猛將等等”。 說到兵馬,就得說到陰兵即猖兵,因為閭山的兵馬招的是三界兵。陰兵易招,但也易損,容易充當炮灰。是一個很初級的手段,只要有一點點能力的修者,在夜間做一個科儀就可以召到。但是召陰兵有一個問題,召來小鬼還好,萬一招來鬼王駕馭不了就比較鬧心了。身體、氣色、健康、運勢等各個方面都會出問題,一旦供養(yǎng)不當,那問題就更嚴重了。 天庭直調(diào)的兵馬等階高、裝備齊全,抗擊打能力強,不宜折損,還能一直積累增加。 當然,您用陰兵這事本身我們沒有質(zhì)疑的權(quán)力,但是能用神兵,為什么要用陰兵呢?我們現(xiàn)在說的是連通天地的閭山奏職,法師要豐富自己的兵種體系,而且都是往上邊走的神兵。我們“做事情”需要保護自己,有的選擇,那肯定要高端的神兵了?,F(xiàn)在外面“高手”自己召的陰兵大多數(shù)能力都很弱,又無盔甲、又無坐騎、兵器也不全。而兵馬也會有犧牲或折損,在一些大型戰(zhàn)役里,對手比較強、很多情況下陰兵就充當炮灰了。我們自身的兵馬、包括宿世追隨的兵馬和閭山的兵馬、天庭直調(diào)的兵馬等階高、裝備齊全,抗擊打能力強,不宜折損,還能一直積累增加。 閭山奏職后有一封兵馬函,裝在一個白色信封內(nèi),里邊寫有具體的兵馬種類數(shù)量,是與法師奏職后與兵馬之間的憑信。可以做招兵科儀時化掉,就能指定兵馬隨行或歸于令旗之上聽法師號令,兵馬就會入營歸壇了。需要時可以通過號角、令旗、令牌等法器來調(diào)動壇上兵馬。如果沒有起壇,也可以寄于本派道場,因為寫有你名字,兵馬還是你的。比方說我們道真法堂,弟子沒有起壇,可以寄在道真法堂,需要時候再隔空憑印信調(diào)遣。每個人的層次不同、等級不同、兵馬默契度不同,調(diào)兵方式也不一樣。一般修煉過一段時間,得到“上邊”的認可(奏職),調(diào)兵遣將并不是一個復(fù)雜的事情。 兵馬有統(tǒng)一的兵馬大營,兵馬也需要供養(yǎng)、晉升,有一套完整的晉升系統(tǒng)。兵馬一旦調(diào)出大營,需要香火和戰(zhàn)績來積攢功德,來提升兵馬自身能力和等階。兵馬雖然不用像人一樣每日三餐,但是隔一段時間,兵食馬嚼,也是需要花費的。平時多化寶,兵馬會自動領(lǐng)取俸祿(如果您有兵馬),閭山兵馬有完整的俸祿系統(tǒng),不用擔心兵馬領(lǐng)不到供養(yǎng)俸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