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上好,今天一起「Ask林曦」吧?? 本期「Ask林曦」,收集了在近來的線上課堂上,同學們在上課前后的聊天時間里向林曦老師的提問。皆是日常生活中大家感興趣的,也共同關切的話題。我們所感到的局囿,很多時候,來自觀照角度的單一。經由老師的解答,這些溫暖而親切的經驗分享,亦是視野的照亮,是學習的契機,轉化的可能。Ask林曦,這就開始?? 
讀書多了容易傲慢,這不是讀書的問題,而是自己的問題。其實讀書少才會生出傲慢之心。傲慢與偏見是長在一起的,很多時候恰恰是因為無知,讀書太少了才會傲慢。你會發現往往人的見識越廣越謙卑,因為他知道自己所見的世界不是全部。越發現自己無知,便越會清空自己,把心敞開,這個世界便會更全面地呈現在你面前,你內心的偏見、傲慢就會少一點。 林曦水墨作品局部 
多閱讀經典,充分地在自己的行動中驗證古人的智慧,在我看來是提高認知維度最好的方法。 閱讀經典,知行合一 
時間管理是需要好好練習的。我覺得要想的少一點,不要把一件事情停留在想的層面。想到了就去做,覺得累了就休息一下,做點別的事情。一件事情如果需要你想來想去,一般都是條件不成熟,不妨先放一放。 
我們為什么對自己這么苛刻呢?我們應該是最愛自己、最喜歡自己的那個人呀。如果自己都不喜歡自己,為什么要求別人喜歡我們呢?我們真的要永遠站在自己這一邊,真心鼓勵自己。當每個人都不支持你的時候,你一定要成為支持自己的那個人。當你盡力了,用心了,卻得不到贊美的時候,你一定要堅定地和自己站在一起。如果自己都不能成為自己的摯友,我們在生活中就很難真的尋求到支持的力量和聲音。 愿我們都能懷抱溫柔,愛自己 你要成為不焦慮的那一個呀??去成為能夠發光發熱,影響周圍的那一個。或者我們先不要說影響周圍,能夠不被周圍焦慮的氣場影響到,也不錯。 焦慮如同我們心中的猛虎,學會與它同行 點擊圖片,回顧小林老師有關焦慮的一次分享?? 
嫉妒是一種不太健康的欣賞,你既欣賞不到別人的好,同時深深地否定了自己。這對自己是一種很深的折磨。有的時候我們對自己太過苛刻,看到別人的優秀,就會打擊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優秀。其實每個人優秀的形式不一樣,我們太想要按照別人的方式成功,有可能恰恰錯過了認識自己的機會。 嫉妒的本質還是把自己與他人徹底地分割開。擴大自己的心量,去看到我們與他人、與整個世界相連的那部分,是很必要的。意識到他人的圓滿并不會影響自己的圓滿,慢慢去引導,轉化,真誠地贊嘆他人,同時也好好地長進自己。 我們,各有各的美好??  太多了,沒有什么事情是一上來就能做成的。需要你付出足夠的時間,一點點去優化,去積累足夠多的經驗。無數次的失敗是隱藏起來的成功的媽媽哦??
可能因為在心里面,你把寫字視作給自己的一個放松,一種滋養。而工作很多時候是在完成一些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但我們可以轉變一個思路。無論我們做哪件事情,最終它都會成為我們個人能力的一部分,成為你開出花朵的養料。這樣你做事的心態就會不大一樣。 
老師的備課書寫日常
我們人生里有兩個策略非常重要,一是揚長避短,二是取長補短。揚長避短是必要的,拿自己的短處去和別人的長處比,會非常辛苦。我們去面對外界,做一些需要取得成果的工作時,一定要揚長避短。但是從自我修養的角度,向內觀照的時候,要取長補短,補足那個短板。經過長時間的積累,讓我們的短板和長板相對平衡。所以這兩件事情并不矛盾,但是有一個輕重緩急的把握。我們要對自己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很多事情如果你覺得做起來太費勁,說明你沒有準備好。這個時候就應該一方面認識到自己哪些事情做起來相對沒有那么費勁,一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有一本書叫《自律力》,這本書告訴我們一個事實,每個人都是高級的計劃制定者,同時是非常差勁的計劃實現者。我們要接受這一點。人的狀態好三天,差三天,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可以設置一些階段性的,比如以周為頻率的計劃,沒必要像一根皮筋一樣繃得太緊,不要給自己過大的壓力。 
我們都要放輕松哦  能量可以在有形和無形間轉換。比如我們所理解的“陰陽”就是對能量的一種劃分。我們要去體會是什么令我們活著,我們的生命力是什么,那是最本質的能量。
其實行動了就不糾結了。糾結的原因還是我們的價值體系不夠清晰。很多時候我們都把他人輸出的觀念假設成自己的觀念,但其實它和你的內在是矛盾的,所以你會糾結。如果你的自我軸心很明確,知道什么是自己要的,就不大會糾結了。 也來讀老師關于這本書的分享吧??  我們人生不可能遇到的每一件事都是享受。如果真的不得不面對很困難的情況,我的辦法是更加打起精神,使用一點點意志力,“以志帥氣”,把這件事做好,就可以放下它了。有時我們覺得生活陷入了一種你不喜歡的能量糾纏的狀態,一定說明現在你和這個不喜歡的狀態存在某種頻域的相應。我們就要及時練功夫,讓自己的水平得以升華,跳出當下令你困擾的層次。當你的能力高于這個層次的時候,會突然發現原來困擾你的事情沒有那么堅固了。 

這太正常了,人生就是這樣,我們不斷遇到坎坷挑戰,不斷感到挫敗,不斷鼓勵自己,不斷再次燃起信心,一點點不斷地提升,這就是生活。 想想人生就這么一回,每個體驗都是嶄新的、唯一的,高興也是過,不高興也是過,那為什么要不高興呢?不高興自己就吃虧了哦,所以一定開心一點?? 有想法卻沒有熱情,還是知行合一落實到手上的準頭不夠。但你總是要做,總是要開始積累的。很多事情不花上十年八年的時間,確實功夫長不出來。既然如此,不如早點開始,讓那個十年八年早一點到來。
要知道我是對的,他也是對的。有可能我也有點問題,他也有點問題,因此我們才需要湊成一對一起來面對生活,解決問題,這個心態比較重要。如果一心認為自己是對的,彼此溝通起來就會比較困難。 “在一起” 
我覺得并不一定會。人心都是肉長的,主動地表達善意,表現出和解的意愿,對方是可以體會到的。往往當你說可能是我的問題的時候,對方會說,不,我也有不對的地方。做主動給臺階的人,不去做主動把梯子撤了的人,你會覺得情商慢慢高了起來,生活也慢慢自如起來。 基本上我對自己是滿意的。我最大的快樂來自于一直在下童子功,每一天都取得一點點進步。只要一直在長進著,對時光的感受就和少年時是一樣的。 
老師臨寫《靈飛經》

《深情錄》這本書已經做了快三年了,一部完整的作品確實有很多細節上的打磨。我也在等著,它已經熱烘烘地在爐子里,很快就與大家見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