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靈隱寺內有這樣一副對聯:“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對聯語言樸實,卻富含哲理。 其實,這世間充滿了遺憾,充滿了不圓滿。看看古代的帝王將相,而今的大腕名人,他們又有幾個真正擁有一個圓滿的人生呢。 有人事業發達,但身體累垮了;有人官越做越大,但孩子卻不學無術,成天惹是生非。喬布斯成功了,創辦了世界知名企業;路遙成功了,寫出了《平凡的世界》,但因過度勞累,身體卻早早垮掉了,他們的人生圓滿嗎? 南宋方岳詩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這世間,就沒有事事如意。有人找對象,就要找一個十全十美的,可挑來挑去,最后把自己剩家里了。 這人生沒有圓滿,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不要盲目羨慕別人,而應該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也許,你在羨慕別人的時候,還有人在羨慕你。 這人生沒有圓滿,要懂得知足。知足是一種智慧,一種境界,惟有知足的人,才能領會到生活的精彩。 佛法里有云:“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穩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憫。” 因為人生有那么多的不完美,所以,我們需要以包容淡然的態度對待人生。事事計較,事事較真,那人生還哪有快樂可言。 《菜根譚》道:“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爛漫酕醄,便成惡境矣,履盈滿者,宜思之。” 水滿則溢,日中則昃,月盈則虧,這是自然之道,亦是人生至哲。人生不完美、有缺憾,心中才會充滿期待,才會有進步的余地,有努力的空間。 作家楊絳在100歲后,曾寫過一段話:“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了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愿以償。” 國學大師季羨林說:“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不完滿才是人生。” 不圓滿,才是真實的人生。聰明的人,從來不會追求圓滿,而是換一種角度看世界,把痛苦當成人生的磨礪,把幸福當成人生的追求,在磨礪中慢慢成長,在追求中享受幸福。 |
|
來自: 新用戶8216t8GQ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