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是很多人一生的事業,尤其是到了 三伏天這個所謂的“減肥好時節”,更不能讓脂肪繼續留在身上。 我們都知道減肥是“三分練,七分吃”,可想而知吃對于減肥的重要性。有些博主說了,減肥就是要少吃主食和肉類,減少脂肪和碳水攝入;有的博主說減肥一定要吃脂肪和碳水。 這兩種說法哪個正確呢?脂肪和碳水到底是不是肥胖元兇呢? ![]() 常見減肥飲食有哪些? 01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 它們的碳水化合物所占熱量比例低于常規的膳食指南。碳水化合物比例由少到多,依次是生酮飲食、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原始人飲食和地中海飲食。 02 均衡飲食 常見的三種營養素的比例基本和居民膳食指南一致。很多商業化的“減肥營”都會采用這種均衡的膳食。 03 低脂飲食 現在主要的低脂飲食來自于素食主義者,包括一般素食(vegetarian)和嚴格素食(vegan)。 ![]() 脂肪和碳水對身體有何用處? 01 脂肪 一項基于13.5萬名志愿者的統計顯示,這一大型前瞻性流行病學研究(PURE)的結果帶來了令人瞠目結舌的結果:脂肪不僅沒有增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反而讓它們有所降低。 要知道脂肪是人體代謝、工作等不可缺少的一種營養素,但是不可否認過量攝入脂肪對身體會帶來不好的影響。所以還是要辯證看待:脂肪的積極作用不可忽視,但需注意攝入總量。 ![]() 02 碳水 同樣的主食,烹飪方式不同,所帶來的結果也會大不相同。所以單純將高碳水化合物視作我國青少年兒童肥胖的元兇,并沒有說服力。 我們要做的是少吃精致碳水化合物,多吃粗糧和蔬果。同樣是碳水化合物,攝取自不同的食品對健康的影響是不同的,所以我們更應該關心膳食的質量,而不只是供能營養素的比例。 ![]() 為什么吃脂肪和碳水會快樂? 很多減肥的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每天吃水煮菜,身體健不健康先放到一邊,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脾氣會暴躁,更容易發怒,整個人情緒也會不好,這是為什么呢? 其實這是我們的大腦給出的信號,當高脂肪、高碳水食物出現的時候,我們大腦先由梭狀回對食物做出評估,然后,由眶額皮層、杏仁核、前扣帶回皮層對其喜愛程度做出反饋,最后再反饋給前額葉皮層、紋狀體等部位來行使決定權,綜合所有部位信號后人體做出行動。 所以一旦出現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我們的大腦就會大量分泌多巴胺,似的判斷的天平逐步向食物傾斜,最終頭腦發熱的選擇進食。 ![]() 同等熱量 三餐脂肪攝入不同對健康有何影響? 研究者建立了三套等熱量替代的模型,將高熱量晚餐的一部分換到早餐去吃,一天當中的總熱量保持不變:
![]()
所以我們中國人現在的早晨隨便吃,晚上大魚大肉的吃法,對健康還是影響很大的。尤其是對于糖尿病患者,這種吃法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 ![]() 同等熱量, 三餐主食攝入不同對健康有何影響? 就目前的研究來說,研究只發現了晚餐攝入更多的能量、脂肪和蛋白質的壞處,卻沒有發現晚餐正常吃碳水化合物有何不利之處。 研究人員認為,晚餐時吃太多的食物,可能會通過擾亂時鐘基因的表達而造成代謝紊。即使在一天中攝入完全相同的食物,只是吃的時間不同,早上吃或晚上吃時,身體調節餐后代謝的節律也不一樣。 ![]() 如果晚餐主食吃得太少,熱量就會主要來自于脂肪和蛋白質。在夜間需要休息的時候身體處理代謝廢物的負擔加重。沒有碳水化合物的抗生酮作用,大量的脂肪氧化供能會生成酮體,也會增加代謝負擔。 所以建議晚上吃的清淡一點,少吃肉、油炸食品,可以適當吃一些薯類和形式多樣的蔬菜。如果想吃一些高脂肪的食物,比如肉類、奶酪等,可以放到早餐吃,不僅能解饞,還能最大限度減少身體代謝負擔。 ![]() 想要減肥,到底應該怎么吃? 在2005年、2018年發表在JAMA上,為期為12個月-24個月不等的隨機對照研究中,我們不難發現一點,那就是:低脂和低碳水化合物都可以成功減重,但要注意健康膳食和減少總熱量。 而且要知道人和人的身體情況不同,適用的減肥情況也不同。所以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減肥項目。 ![]() 最后提醒大家,肉不是一時半會吃上去的,減也不是一兩天就能瘦下去的。長期堅持再加上后期的健康生活方式調整,才能讓你擁有更健康的身體哦~ 想要減肥到底應該怎么吃呢?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