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叔說歷史 讓中醫更美更有趣更貼近生活 大家好,每天學習一點點,做自己的神醫。 今天給大家說說手太陰肺經的作用及經絡上幾個特別的穴位。??? 疏通最重要的經脈之“手太陰肺經”! 我們先來看看手太陰肺經的循行路線吧???。 手太陰肺經,簡稱肺經,屬于肺,是調節和治理肺臟功能的經脈。 《黃帝內經》有云:“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相傅就是宰相,是輔佐、協助君王的。 “肺乃氣之主,主一身之氣”,肺經出現異常,就會使人患上一系列關于“氣”的疾病,比如,咳嗽、氣喘、胸悶等等。也就是我們常常聽說的呼吸系統疾病。 一些皮膚問題也與肺經脫不了關系,因為“肺主皮毛”嘛,那么從皮毛的榮枯和體表抗外邪的能力,就可以了解肺功能的盛衰。所以各種皮膚病多源于肺經失調。 當然了愛美的女性朋友最關心的就是皮膚美容問題,這就要從調和肺經開始。 根據中醫整體理論,中醫將臟腑和情志相聯系,五臟對應五志,五臟就是肝心脾肺腎,五志是怒喜思悲恐,而肺對應的是悲。 《黃帝內經》說“悲則氣消”,就是說過度悲傷會使肺經異常,肺氣消散。 這也就是為什么當人哭得很傷心時會咳嗽、喘不過來氣的原因;反之,如果肺氣不足,肺經受損,使肺經對外界刺激的耐受性降低,那么人就容易悲從中來,常常覺得委屈、愛哭,甚至出現憂郁、自卑等負面情緒。所以要保持肺經的通暢,防治“肺經病”。 那么肺經主治哪些病癥呢? 循行經絡的病:人鎖骨上窩,上臂 、前臂內側上緣,沿肺經的循行線出現的麻木、疼痛、發冷、酸脹等等出現的異常感覺。 臟腑病:咳嗽、感冒、鼻塞、流鼻涕、胸悶、氣喘、氣短、唾血、多痰。 皮膚問題:一些過敏性皮膚病、色斑、肌膚暗黃等問題。 情緒問題:自卑、憂傷、煩郁等等負面情緒。 出現了以上經絡上的病癥該咋整呢? 教大家敲打肺經,肺經經氣旺在寅時,就是凌晨3~5點,此時正是我們的睡眠時間。所以我們可以選擇它的同名經足太陰脾經,脾經的當令時間是上午的9~11點。所以可以在9~11點敲打脾經。這樣既可以通肺經又可以補脾,至于脾經上有哪些問題呢?我們下次來說。 下面給大家說幾個肺經上的奇效穴。 中府穴,中府穴是肺經的募穴,是肺經和脾經的交會穴,是肺臟氣血直接輸入的地方,肺臟的一切問題逃不過它的“法眼”。這個穴位自古以來就是醫者診療肺病的重要穴位之一。 常常按揉中府穴,肺臟出問題就會較早知道。 中府穴可以治療的病癥有肺臟疾病、哮喘、咳嗽、胸痛、肩背痛、發燒等等。 第二個穴位是尺澤穴,是手太陰肺經的合穴。在中醫理論中,肺屬金,腎屬水,金能生水,也就是說,肺氣充足了就可以補充給腎。按揉尺澤穴可以將肺經多余的能量轉移到腎經上去,所以尺澤穴是補腎良穴。按摩尺澤穴還有降血壓的作用,對治療高血壓有一定的療效。 尺澤穴主治病癥:腎虛、咽喉腫痛,咳嗽、哮喘、咳痰帶血、急慢性乳腺炎、腹脹。 第三個穴位就是魚際穴,是手部的常用穴位之一,防治作用廣泛。對于兒童來說,魚際穴是調理腸胃功能的要穴。父母常輕輕點按孩子的魚際穴,可以增強孩子的胃腸蠕動,消食化滯,同時還能加強孩子的脾的功能。這樣孩子就會吃得香、睡得好。 魚際穴主治病癥:厭食、發熱、氣喘、咳嗽、咽喉腫痛、手心發熱、聲音嘶啞。 好了,這就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手太陰肺經的作用和日常保健的一些小常識哦! |
|
來自: 楓之然 > 《文小叔(中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