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熱下寒究竟是什么呢?久坐的人,為什么又多會有上熱下寒呢?下面,醫生就一次性給你講明白。 ![]() 首先,上熱下寒是什么? 上熱就是上邊有火,經常口渴,容易著急上火,總長口腔潰瘍;下寒就是,下部虛冷,總是手腳冰涼,經常腹瀉。上熱下寒多是因為,脾胃運化失常導致,脾胃運化失常,會導致濕濁阻滯,心火上攻,就出現了上熱;心火不能向下溫熙下焦,就會出現下寒。 ![]() 其次,為什么久坐的人,容易有上熱下寒? 因為工作或者學習,上半身久坐不動,不斷地耗費心血,血虛氣余就會生火,導致上焦火熱;中焦脾胃不通,氣血運行變慢,脾運化減弱,水液運化不出,在體內積聚形成痰濕,導致中焦淤堵;中焦這個樞紐堵了,火引不下來,就會導致下焦寒涼。 ![]() 最后,上熱下寒怎么解決? 上熱下寒的解決辦法就是,將中焦打通,引火歸元,將上焦的火引至下焦。今天,醫生就給大家分享一個張仲景的方子,專攻上熱下寒癥,就是甘草瀉心湯。方子由甘草、干姜、大棗、半夏、黃芩以及黃連組成。 ![]() 甘草、大棗以及干姜,可以補脾益氣,有助于恢復脾胃的運化升降能力;半夏可以燥濕化痰,將阻滯中焦的痰瘀剜除;黃芩和黃連,可以清熱燥濕,既可以清去上焦之火,又可以化去中焦之痰堵。 ![]() 全方合用,有升有降,有涼藥又有溫熱藥,清火的同時,又不會損傷陽氣,引火歸元,為治上熱下寒的良方。 鄭重聲明:以上所述只用于科普參考,不作為任何診斷依據。中醫講究辨證施治,會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對原有方子藥材進行加減,所以如有不適,請及時就醫,不能自行亂配方。下期再見! |
|
來自: tnj660630 > 《*****重要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