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起義時期 南昌起義出將帥 ![]() 1955 年,中央軍委首次授軍銜,此次授銜共產生十大元帥。其中朱德、賀龍、劉伯承、聶榮臻、葉劍英、陳毅、林彪等 7 位元帥都參加了南昌起義,另一位元帥徐向前也因這次起義而走上革命道路。 ![]() (賀龍) 賀龍,南昌起義行動總指揮。1927 年 7 月 27 日,賀龍拒絕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要賀龍、葉挺上山“開會”的命令,堅決聽從共產黨指揮,率第二十軍全部集中南昌準備起義,并擔任起義軍總指揮。起義成功后,他又率領部隊南下潮汕地區,準備奪取沿海港口城市。在起義軍南下途中,賀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 (劉伯承) 劉伯承,前敵委參謀團團長。周恩來臨危受命領導南昌起義,軍事上需要一個得力的助手,他選中了劉伯承。劉伯承起義前任暫編第十五軍軍軍長,他放棄了軍長職務,秘密前往南昌,擔任起義參謀團團長,協助賀龍制定計劃、指揮部隊。 ![]() (朱德) 朱德,起義的向導。朱德利用和滇軍部隊高層軍官朱培德等是云南陸軍講武堂同班同學的關系,擔任了第三軍軍官教育團團長、南昌市公安局長等職。 1927 年 7 月 21 日,朱德又秘密回到南昌,為起義做準備。他繪制了南昌市區地圖,了解了敵軍兵力部署情況。起義前夜,朱德設宴,拖住留守南昌的兩個團長,發現并報告起義消息走漏這一重要情報,保證了暴動順利進行。起義部隊南下潰散后,朱德收攏剩余人員,輾轉于湘南、粵北叢林,并把剩余部隊帶上井岡山,保存了革命的火種。 ![]() (葉劍英) 葉劍英,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第四軍參謀長。1927年 7 月,他隨軍隊到達九江。他從內部獲悉汪精衛同張發奎密謀,邀賀龍、葉挺上廬山開會,屆時予以扣留;同時令賀、葉部隊到德安一帶集結,然后以三個軍的兵力,包圍賀、葉部隊這一消息。軍情急如火。葉劍英立即暗中通知葉挺、賀龍等人,到九江甘棠湖中一個小筏子上開會,商議對策。會議決定賀、葉的部隊立即開往南昌。這一決定保證了起義領導人的安全和起義主力部隊及時開往南昌,對南昌起義的成功,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葉劍英后來說服張發奎不要追擊南下的起義軍,大大減輕了起義軍的壓力。 ![]() (聶榮臻) 聶榮臻,南昌起義時任前敵軍委書記。他在九江到德安間的馬回嶺火車站附近,領導第四軍第二十五師起義,成功將這個師的第七十三、第七十五兩個團和第七十四團一個連共 3000 余人帶到南昌。 ![]() (陳毅) 陳毅,在南昌起義發動之時,正擔任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政治部的準尉文書,是該校中共黨委書記。陳毅得知南昌起義的消息后,相邀特務連連長肖勁,立即前往南昌,尋找南下的起義隊伍。他們追到撫州城時,終于找到了周恩來、劉伯承。陳毅也在此時被任命為第二十五師第七十三團指導員。起義部隊潰散后,陳毅協助朱德把南昌起義部隊剩余人員帶上井岡山,保留了革命的火種。 ![]() (林彪) 林彪,在南昌起義時任第二十五師第七十三團七連連長,駐守馬回嶺。當部隊向南昌城內開進時,他隨團長周士弟擔任斷后掩護任務。起義部隊在潮汕潰散后,他隨朱德輾轉于湘南、粵北等地,后隨朱德上井岡山。 ![]() (徐向前) 徐向前在 1927 年 6 月,按照黨組織決定調離武漢軍校,到第二方面軍張發奎的指揮部任上尉參謀。8 月 1 日這天半夜里,張發奎突然集合軍官講話,兇相畢露地要清除共產黨。于是,徐向前悄悄地收拾行李,深夜離開營房,前往武漢、上海,后終于與黨組織取得聯系。9 月,他奉命到達廣州,參加了廣州起義。 除這 8 位元帥外,還有粟裕、陳賡、張云逸、許光達等 4 位大將也參加了南昌起義,譚政、羅瑞卿兩位大將也因南昌起義而走上革命道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