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世紀末,科學家們就開始用“切除卵巢”的方法治療晚期乳腺癌,成為乳腺癌內分泌治療的第一個里程碑。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內分泌治療已經相當成熟,在乳腺癌的綜合治療中占據重要的一席之地,已成為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患者輔助治療及晚期治療的主要治療手段。 關于乳腺癌內分泌治療,今天聊聊你必須知道的“一二三四”,即:
一種方法——內分泌治療很多病友只知道自己要進行“內分泌治療”,也很多病友都可能聽醫生提起過ER與PR,病理報告單上也會寫上這兩個重要標志物的檢測結果,那么內分泌治療和這兩個檢測項目究竟是啥呢? 過去我們認為乳腺癌是一種疾病,現在的醫學觀點認為乳腺癌是由不同分子亞型組成的一大類疾病。其中,雌激素受體(ER)和(或)孕激素受體(PR)陽性的乳腺癌約占全部乳腺癌的70%,即七成患者屬于激素依賴性腫瘤,這部分的乳腺癌細胞表面存在著大量可以結合雌激素的受體,它的作用就像“鑰匙孔”一樣。當體內的雌激素遇到乳腺癌細胞表面的雌激素受體時,作為“鑰匙”的雌激素就會結合受體,打開刺激乳腺癌細胞增殖的“大門”。 性激素與癌細胞的關系一目了然,治療思路當然也簡單明了——阻止雌激素作用或者降低雌激素水平。 內分泌治療的作用機制就是通過各種途徑降低雌激素水平或影響其發揮作用,抑制乳腺癌細胞的分裂增殖,從而達到控制乳腺癌的目的。 目前,雌激素受體或者是孕激素受體陽性的乳腺癌病人都是需要進行內分泌治療的。 內分泌治療的三大優勢
(1)延長生存期 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堅持進行內分泌治療至少5年后,能讓乳腺癌復發的風險降低50%以上,死亡風險能降低1/3左右。 (2)治療方式簡單 內分泌治療的方式比化療簡單地多,一般不需要經常改變方案,患者只要遵醫囑按時服藥即可,方便于長期用藥。 (3)副作用較化療小 內分泌治療的副作用相較化療小很多,大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治療,有助于堅持治療進行下去。 兩個階段——絕經前、絕經后(1)絕經前乳腺癌內分泌治療
(2)絕經后乳腺癌內分泌治療
三個目的——術前新輔助、術后輔助、復發解救(1)術前新輔助內分泌治療
(2)術后輔助內分泌治療早期乳腺癌力爭治愈。采取以手術為主,再根據術后復發的危險因素,輔以放化療、內分泌治療及靶向治療等各種手段的綜合治療策略以盡量減少復發,延長無病生存 。 眾多研究均表明,對于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術后輔助內分泌治療可以減少復發,延長生存。 針對乳腺癌術后輔助的內分泌治療可以參考以下進行: ①絕經前患者的三種選擇:
②絕經后患者的選擇為:
具體治療方案及使用時長需根據患者具體的病情而定,此外,PAM50 復發風險評分和Oncotype Dx復發評分等基因分析工具也有利于主診醫生選擇個體化治療方案。 (3)晚期復發解救內分泌治療對于晚期乳腺癌,盡可能的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質量是其治療目標。解救內分泌治療在各個方面都滿足了這個要求。 目前指南強調:對于激素受體陽性、無病間期較長、腫瘤進展緩慢、無癥狀或輕微癥狀內臟轉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應首選內分泌治療,而非化療。 具體的選擇方式包括: ①絕經后 HR(+)復發轉移乳腺癌的內分泌治療:
②絕經前 HR(+)復發轉移乳腺癌的內分泌治療:
四類(代表)藥物——三苯氧胺(TAM) 、芳香化酶抑制劑(AI)、戈舍瑞林(GnHa)、氟維司群(Ful)常見四類內分泌藥物
(1)選擇性雌激素受體阻滯劑:
(2)芳香化酶抑制劑:
(3)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類似物(又稱卵巢去勢藥物):
(4)選擇性雌激素受體阻滯劑:
由于乳腺癌內分泌藥物種類繁多,每種藥物的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不一而足,下次我們聊聊乳腺癌內分泌治療期間的注意事項。 今天就聊到這里,如果覺得有用,歡迎點贊、轉發。 如果在乳腺健康方面有什么疑問歡迎留言告訴我哦~~~ (部分圖文源自網絡,僅供交流,侵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