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8-25 20:52 來源:股竄網 作者:股竄網 閱讀: 554次 1.宏觀經濟運行與證券市場 (1)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因素:經濟增長與經濟周期,通貨膨脹,利率水平,匯率水平,貨幣政策,財政政策。 (2)行業因素:行業周期,其它因素。 (3)公司因素 (4)市場技術因素:股票市場上的投機操作,過時市場規律,證券管理部門的管制行為。 (5)社會心理因素 (6)市場效率因素 (7)政治因素 2.宏觀經濟變動與證券市場 (1)國內生產總值(GDP)變動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a 持續,穩定,高速的GDP增長(證券價格上漲) b 高通脹下的GDP增長(證券價格下跌) c 宏觀控制下的GDP減速增長(平穩漸升) d 轉折性的GDP變動(由下跌轉為上升) (2)經濟周期與股價波動的關系 (3)通貨膨脹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a 溫和的,穩定的通貨膨脹對股價影響較小 b 通貨膨脹控制在可容忍的范圍內,但經濟處于景氣階段,股價也會持續上升 c 嚴重的通貨膨脹是很危險的 3.宏觀經濟政策與證券市場 (1)財政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財政政策有國家預算,稅收,國債,財政補貼,財政管理體制,轉移支付制度,在我國財政政策主要是發“相機抉擇”的作用,它分為松的財政政策,緊的財政政策和中性財政政策。 松的財政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減少稅收,降低稅率,擴大減免稅范圍;擴大財政支出,加大財政赤字;減少國債發行;增加財政補貼。這些都能刺激股價上漲。 當社會總需求不足時,可單純使用松的財政政策,通過擴大支出,增加赤字,以擴大社會總需求;證券價格上漲;當社會總供給不足時,單純使用緊縮的財政政策,通過減少赤字,增加公開市場上出售國債的數量,以及減少財政補貼等政策,壓縮社會總需求,證券價格下跌; 當社會總供給大于總需求時,可搭配運用“松”“緊”政策,如果支出總量效應大于稅收效應,證券價格將上漲;當社會總供給小于總需求時,也可搭配運用“松”“緊”的財政政策,壓縮支出的緊縮效應大于減少稅收的刺激效應,對證券價格不利。 (2)貨幣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我國貨幣政策的目標是:保持貨幣幣值穩定,并以此促進經濟增長。 貨幣政策工具有: 1.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當中央銀行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時,商業銀行可運用的資金減少,貨款能力下降,貨幣乘數變小,市場貨幣流通量便會相應減少,在通貨膨脹時,可提高法定準備金率,反之,則降低; 2.再貼現政策。它主要著重于短期政策效應 3.公開市場業務。主要指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有價證券,以此來調節市場貨幣供應量的政策行為。要增加貨幣供應量時,就在金融市場上買進有價證券(國債),反之就出售有價證券。 我國的貨幣政策分為緊的貨幣政策和松的貨幣政策。 緊的貨幣政策手段:如果市場物價上漲,需求過度,經濟過度繁榮,被認為是社會總需求大于總供給,這時會減少貨幣供應量,提高利率,加強信貨控制; 松的貨幣政策手段:如果市場產品銷售不暢,經濟運轉困難,資金短缺,設備閑置,被認為是社會總需求小于總供給,這時應增加貨幣供應量,降低利率,放松信貨控制;總的來說,在經濟衰退時,總需求不足,采取松的貨幣政策,在經濟擴張時,總需求過大,采取緊的貨幣政策。 (3)利率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利率上升,公司借款成本增加,利潤率下降,股票價格自然下降。 利率上升,將使負債經營的企業更加困難,經營風險進一步加大,使股票和債券的價格下跌。 利率上升,將吸引資金轉向儲蓄,導致證券需求下降,證券價格下跌。 (4)匯率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a 匯率上升,本幣貶值,本國產品競爭力強,出口型企業將增加收益,進口企業成本增加,利潤將受損。 b 匯率上升,本質貶值,將導致資本流出本國,市場價格將下跌。 c 匯率上升,本幣表示的進口商品價格提高,進而帶動國內物價水平上漲,引起通貨膨脹。 d 匯率上升,為維持匯率穩定,政府可能動用外匯儲備,拋售外匯,減少本幣供應量,市場價格將下跌;在同時回購國債時,國債市場價格將上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