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有一個著名的辯論:到底是時代的馬云,還是馬云的時代? 在這方面,雷軍就非常的坦白,經過他長期觀察,發現所有大的成功,都是時代造就的…… ![]() 這一點,放到我們的文壇上,也能找出驚人的案例來,比如李白和蘇軾,他們就分別身處中國的兩個頂級盛世。 一個是唐玄宗時期,另外一個,則是宋仁宗時期。這兩個時代,也是中國文化的巔峰時刻,唐詩和宋詞都被推入了化境。 唐玄宗時期開元29年+天寶15年,唐玄宗在位44年,在此期間,唐詩發展到了最高峰: 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張九齡; 還有“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的賀知章; 還有“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的孟浩然; 還有“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王之渙; 還有“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的王昌齡; 還有“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高適; 還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岑參; 大唐四大邊塞詩人,在玄宗一個時代,居然全部聚齊了…… ![]() 這些人聚到一起,就已經燦若星辰,足以令一個時代光芒四射了。 但是,就在同一個時期,還有詩仙李白,詩圣杜甫,詩佛王維,三位已經超凡入圣的絕世天才,也全部匯聚到了唐玄宗一朝,堪稱是古今罕有! ![]() 這是唐詩,無獨有偶,到了北宋的仁宗時期,另外一個高峰再次出現,這一次,是關于宋詞的。 宋仁宗時期宋仁宗在位42年,他統治時期,被稱之為仁宗盛治,也是北宋最為繁盛的時代,正是在這個時期,宋詞發展到了最高峰: 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晏殊; 還有“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的范仲淹; 還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柳永; 還有“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歐陽修; 還有“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王安石; 著名的唐宋八大家,宋仁宗一朝就占了六位,另外還有大名鼎鼎的三蘇:即蘇軾,蘇洵,蘇轍 。 ![]() 開元盛世+仁宗盛治,可以看到,頂級的天才,都是在頂級的盛世噴涌而出。在這兩個時代,他們文壇最杰出的代表就是李白和蘇軾了。 李白 VS 蘇軾首先,這兩個人太像了:都是不世出的天才,都是豪放不羈,他們兩人都曾經走遍華夏的大好河山,一生都在追求靈魂的自由…… 旅途寂寞之時,他們都曾經對著明月把酒言歡。 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還有人總結了,他們都曾經寫過美人,寫過相思,寫過豪邁,寫過憂愁…… ![]() 兩相對比之后,發現從氣概到想象力,還是寫出了“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李白更勝一籌! 兩人都是豪放派詩人,論才華,他們其實不分伯仲,論見識,兩人也是旗鼓相當,都做到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但是,蘇軾的氣概明顯就不如李白,這也是整個宋朝的文人都面臨的問題。他們那一朝,再也沒人能寫出“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這樣氣壯山河的詩句了。 唐朝 ![]() 即便是仁宗時期,宋朝也需要每年向遼國繳納10萬兩白銀,30萬匹絹的歲幣,已經是屬于被保護的小弟了。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景象,宋朝人只能在唐詩里面見到,一個西夏,就徹底地橫亙在了宋朝和西域之間。 宋朝 ![]() 寫在最后國家的氣象,真的跟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它的興衰,也在無形之中會影響到所有人,連李白,蘇軾這樣的絕世天才也不會例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