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轉眼已經來到夏季最后一個節氣——大暑。熱浪滾滾、萬物蒸煮,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了。大暑節氣,“苦熱”是所有人的共同感受,梅堯臣曾說:“大熱曝萬物,萬物不可逃”;面對暑熱,陸游也有詩說“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苦熱當頭,既然逃不掉,還不如靜下來享受! 大暑時節,在詩詞中,覓一處清涼。愿你歷經夏天的苦熱,依然堅定地憧憬遠方,過好每一個炙熱的日子,讓最好的時光不留遺憾。 苦熱中懷寄永固山主 宋-釋重顯 火云高下影相連,幾欲披尋恨不前。 無限清風無處問,只應遲步繞林泉。 道間苦熱 宋-李曾伯 火傘漾中流,炎風撼葉舟。 熱幾堪炙手,矮莫可抬頭。 晝困杯為卻,宵蚊扇不休。 清涼一榻地,得此足優游。 苦熱三首(其一) 宋-郭印 纖云都掃跡,烈日正燔空。 人立洪爐上,魚游沸鼎中。 四山渾束熱,一葉不吹風。 屈指秋期近,清涼四海同。 苦熱二首(其一) 宋-姜特立 天地無情處,青林不動時。 扇車熱爐鞴,竹簟煖琉璃。 蟬喘煙生樹,蚊饕汗浹肌。 不知秋后鬢,留得幾莖絲。 苦熱不寐獨起對月 宋-喻良能 暑氣推不去,涼風挽不來。 中庭月色凈,攬衣起徘徊。 夜久萬籟寂,秋近孤蛩哀。 月墮玉繩低,此興真悠哉。 苦熱 元-黃鎮成 展書成坐睡,就枕即無眠。 惰氣傷頹景,孱軀畏暑天。 樹陰靈隱路,溪冷武夷船。 未得乘風去,懷人意惘然。 苦熱 元-黃鎮成 苦熱中夜起,仰視天沉沉。 眾星失光耀,云霧生晦陰。 豐隆亦憑凌,霹靂聞迅音。 欲雨竟不成,徒受苦熱侵。 人事不可問,天意誠難諶。 安得金飆來,悠然清我心。 苦熱行(其二) 明-黎民表 云里樓臺白玉京,龍綃飄動引飛瓊。 涼風更奏哀蟬曲,十里荷花碧浪生。 舟中苦熱 明-薛瑄 大江千里流炎日,暑氣波光互蒸濕。 火云壓風空不來,舟中苦熱何太劇。 坐睡昏昏汗雨流,對食欲餐還復休。 扣舷直欲發狂叫,安得少昊回清秋。 安得少昊回清秋,一洗煩熱情悠悠。 苦熱 清-多敏 池荷送香氣,露坐判微涼。 歸鳥急高樹,幽花明夕陽。 室霉搜蠹簡,草細蔓蛇床。 辟暑愁無計,難尋冰雪方。 幸得歲月熾烈 美好至誠不息 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 不知不覺,來到了夏季最后一個節氣—大暑 今年的大暑時間為 2023年7月23日,星期日 農歷癸卯兔年,六月初六 “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 一年中陽光最猛烈、最炎熱的節氣 古籍《通緯·孝經援神契》中記載: “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為大暑,六月中。” 清風不渡,烈日熏蒸 暑氣如瀑,苦夏悠長 此時節 年已過半,清秋在望 荷香清遠,高柳鳴蟬 生命迎來熾烈的光芒 夏花綻放,草木豐茂 將夏天美好的模樣醞釀 烈日在炙烤 日子在燃燒 浪漫的夏天 即將畫上句號 大暑有三候: 一候 腐草為螢 古人認為腐物敗草中 演繹著生命的輪回 其中的螢卵孵化成蟲 點綴了朗夏的夜空 “腐草為螢”,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螢火蟲的壽命只有20余天,夏末初秋以后,只會剩殘骸葬于枯草,卻也依舊保持著對這世間最深情的思念,努力發光活過。” 二候 土潤溽暑 大暑時節,天氣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 大地猶如一個巨大的蒸籠,讓人難以將息 東漢劉熙在《釋名》里說: “暑是煮,火氣在下,驕陽在上,熏蒸其中為濕熱,人如在蒸籠之中,氣極臟,也稱'齷齪熱’”。 三候 大雨時行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四之氣,溽暑至,大雨時行,寒熱互至。” 酣暢淋漓的雨潤澤大地 不僅澆灌了田間作物 也為天氣向立秋過渡埋下伏筆 大暑三伏天,雖是酷熱難耐時 但也有夏趣可入詩 欲知應候何時節 六月初迎大暑風 時節方大暑 忽若秋氣生 自大暑來真畏暑 到微涼處便知涼 曉牧侵星大暑天 晝尋芳樹綠陰眠 大暑不可避 微涼安所尋 何曾知大暑 每到便清風 清香吹不斷 大暑故如惔 細思殘暑能多少 夜夜常占斗柄回 大暑江天外 維舟綠樹陰 時光在物候的變化中 悄然飛逝 夏日不止漫長的暑熱折磨 更是烈日下的萬物蓬勃 大暑,也有自己的花信風 一候 荷花 大暑時節,正是荷花開得最盛的時候 一片片翠綠的荷葉叢中 朵朵荷花亭亭玉立,嬌艷欲滴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二候 槐花 大暑節氣,國槐花開 槐花之名,始見《嘉佑本草》 古稱國槐,又稱中國槐、肅槐、皂槐等 槐,在古代象征著三公之位,國家的象征之一 清《花鏡》中云: “人多庭前植之,一取其蔭,一取三槐吉兆,期許子孫三公之意。” 寂寞此心新雨后,槐花高樹晚蟬聲 三候 玉簪 玉簪花,花色如玉、狀似頭簪 又名鶴仙、白萼,花開時清香幽遠 黃庭堅更是把它稱做“江南第一花” 遺卻玉簪無處覓,低頭誤拾在花間 時值大暑 擁抱盛夏的熱忱 讓每一天都過得熱氣騰騰 盛夏豐盈,萬物生光 在一年中最熱的日子里 晴日朗照,夏風清涼 愿你如夏花燦爛,如夏風自由 熱情慷慨,靜待清秋 |
|
來自: 語濹 > 《四季、節氣、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