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三萬里》由追光動畫制作,謝君偉、鄒靖執(zhí)導的3D動畫歷史片,于2023年7月8日在中國上映。 片長168分鐘。為中國影史上時長最長的動畫電影。 該片以盛唐為背景,講述安史之亂后,數(shù)年,吐蕃大軍入侵西南,整個長安因戰(zhàn)爭而陷入混亂,大唐節(jié)度使高適交戰(zhàn)不利,長安岌岌可危。身處于困守孤城的高適向監(jiān)軍太監(jiān)回憶起自己與李白的一生往事。 從暮年高適的視角出發(fā),從開元盛世到安史之亂爆發(fā)后數(shù)年,高適曾三回梁園,三上黃鶴樓,三入長安,兩下?lián)P州,每一次的前往與離去都見證了眾人各自的人生轉(zhuǎn)折,也側(cè)面烘托出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高李二人若干次相遇和分別,展示了一對好友的兩種人生。 明月高懸,飛瀑流泉,浪漫詩意肆意流淌,高適、李白策馬逐風,共赴萬里人生。國產(chǎn)動畫片《長安三萬里》呈現(xiàn)出唐詩意境之美,令觀眾對壯美大唐充滿想象與向往。 《長安三萬里》是導演謝君偉和鄒靖的第一部導演作品,謝君偉導演表示“這部電影凝結(jié)了我們對這些唐朝偉大詩人的敬仰”,鄒靖導演希望觀眾可以在電影里看到詩人們波瀾壯闊的人生,感受到唐詩的魅力。 “長安”是理想之地“三萬里”是與理想的距離。 該片的片名來自明代陳子龍《從軍行》中的“夢到長安三萬里,海風吹斷磧西頭”。同時,片名也點出了影片主題:“長安”代表高適、李白等人心中的“理想之地”,而“三萬里”是他們與理想之間的距離。 為了再現(xiàn)真實的大唐景象,在籌備階段,主創(chuàng)團隊前往陜西歷史博物館觀摩長安城復原圖,參考了近100本相關(guān)書籍,拜訪專家學者,結(jié)合圖片資料,做了大量研究。同時還前往潼關(guān)、松州、四川等地采風,片中出現(xiàn)了長安、揚州、黃鶴樓、胡姬酒肆、曲江池、岐王府、梁園、云山城、塞外等眾多大唐場景和建筑。 該片中總計出現(xiàn)了48首唐詩,如何將唐詩的意境視覺化是一大挑戰(zhàn)。主創(chuàng)團隊最終選擇重點呈現(xiàn)《黃鶴樓》、《將進酒》和《燕歌行》。該片與專業(yè)的禮儀指導合作,提到片中不同角色行唐代叉手禮的區(qū)別時,禮儀指導李斌表示“因為片中高適的性格內(nèi)斂耿直,所以他行禮時會更加爽利直率,而李白因為他的性格瀟灑,所以我們讓他用一種輕松的方式去行禮”。此外,碰酒杯時不能撞杯,李白葬吳指南時的儀式感,“行動坐臥走”種種細節(jié)都有據(jù)可考。為了全方位還原唐朝風貌,該片中的人物造型也參考了唐俑、唐代壁畫和古畫中人物的比例和造型,形成了因“尚武”而上半身雄壯有力的“唐風造型”。具體到兩個主人公身上,高適有22個版本,從8歲到60歲年齡跨度很大,李白也有15個版本,從青年到老年。 “大唐群星”角色中,以各自最具特點的亮相,“詩仙”李白“舉杯邀明月”、高適手持兵器昂首向前、少年杜甫手不釋卷、還有抱琴的“詩佛”王維、仙風道骨的賀知章、邊走邊吹樂的“唐代樂圣”李龜年,瀟灑自如的書法家張旭、端莊率真的玉真公主以及英勇無畏的唐朝名將郭子儀,構(gòu)建出一幅絕美的唐風畫卷。 作為一部以唐代歷史為背景的電影,《長安三萬里》用動畫形式再現(xiàn)泱泱大唐,從山頂千門次第開的錦繡長安、二分明月是揚州的秀美揚州、還有天下江山第一樓的黃鶴樓、水天一色的三峽奇景以及梁園、潼關(guān)、松州、薊北等多地風貌,想必壯美的大唐風光一定會讓觀眾們大飽眼福。 主創(chuàng)團隊以虛實相交的敘事策略,多元立體的人物形象以及飽具唐風的美學風格,揮毫寫下大唐盛衰史詩,潑墨描繪長安萬里情思。片中虛實相交之感主要源自其獨特的回憶敘事視角。影片采用雙男主敘事模式,借由晚年高適之口,回溯他與李白的一生,并以二者友情作為契機,闡述大唐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第三人稱敘述視角,賦予影片一種間離效果。觀眾以旁觀視角凝視唐史與唐人,為大唐寫下傳奇史詩,為李白寫下傳奇詩篇。作為敘述者,高適務(wù)實且“接地氣”,他不像李白一樣高談闊論天宮、神仙、道法,而是盡可能描述那些真實存在的、有實質(zhì)性的東西。于是,影片突出了敘事空間的重要性。影片采用了重復的敘事手法,多次呈現(xiàn)不同情境下的同一空間,展現(xiàn)大唐盛衰的歷史過程和人物情緒的起承轉(zhuǎn)合。片中,高適曾三回梁園,三上黃鶴樓,三入長安,兩下?lián)P州,每一次的前往與離去都與李白和時代進程息息相關(guān)。“生于斯,長于斯,死于斯,銘于斯,其魂氣無不之也,其死而有不澌者矣。”作為高適成長之地,梁園是高適尋找自我、提升自我的心靈之所。但是梁園的歲月靜好總是被李白所驚擾,他的成名與落魄不斷激蕩著高適的內(nèi)心,從而將其牽引出梁園。或賞盛唐明面的三千繁華,或嘆大唐暗地的波濤洶涌。最終高適看見盛唐詩歌的流光溢彩,知曉自我偏安邊塞的報國之志;看見戰(zhàn)火硝煙中舞于高閣的女子,明晰還大唐百姓盛世長安的悲憫之心;看見李白視悲愴于無,重赤誠豁達的一生,確定歸于天地山水間的自然之道。從宏觀上看,該片打造出了回憶與現(xiàn)實共存的雙重敘事空間,將敘事時間與敘事空間合為一體,從而勾勒出時間的流動曲線,描繪出歷史的斑斕畫卷。在其間,長安盛世陰陽之間的張力匯聚成一條敘事線索,道明盛唐之衰與門閥之見、宰相當權(quán)、賢才流失等原因休戚相關(guān)。影片不示因果,卻滿是邏輯,似在意料之外,實在情理之中。 168分鐘超長片長敘事不夠緊湊、內(nèi)容沒有完全遵照歷史而是加入很多合理想象、一些詩歌淪為“彩蛋”而非還原真實創(chuàng)作背景等。 中年高適在梁園時,他已經(jīng)五十多歲,但依然穿著樸素的衣服,衣服上還打了補丁,他已經(jīng)這個年紀了,但沒有忘記他的初衷。他的心一直是熱的。 一部《長安三萬里》,掀起了唐詩的絕頂氣概,更呈現(xiàn)了大唐王朝的崢嶸歲月,面對家國命運,個人命運瞬息萬變,帶著歷史的輪回,在時間的長河中,憑借著一首首詩歌名揚天下。整部電影下來,不僅僅讓我們記住了一個個名垂青史的詩人,更讓人記住了中國的大好河山,黃鶴樓、梁園、長江、黃河、邊塞、薊州……在祖國山河中,在詩歌的氣韻悠揚里,電影植根于每一寸土地,銘刻于心。 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影片中吟誦了多首唐詩,看電影的人尤其是孩子們,會不由自主地跟著吟誦起來,成了大型背詩現(xiàn)場。 當你還沉浸在大唐盛世,感嘆唐人風骨,相會唐代詩人時,影片卻結(jié)束了,一種悵然若失與激動夾雜在心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