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故事: 劉方瓊,女,1979年7月生,重慶市永川區永榮鎮白云寺村村民。劉方瓊4歲喪父,母親帶著弟弟改嫁,留下她和爺爺奶奶生活。到了適婚年齡只有一個要求,帶著爺爺奶奶嫁人,她的善良和孝順感動了同樣善良的李清洪。在劉方瓊夫婦的細心照料下,奶奶黃興玉精神矍鑠、身體康泰,活到了101歲。劉方瓊曾榮獲“重慶好人”等榮譽。 百歲奶奶盛贊孝心孫女 “這是您大外孫家的孫子,她是你二外孫的兒媳婦……”2022年3月,春暖花開之時,在重慶市永川區永榮鎮白云寺村破碑村民小組劉方瓊家里,一家人正忙碌著為奶奶籌備“101歲壽宴”,孫女劉方瓊正在給奶奶介紹隔幾輩的兒孫。 老人花白頭發、滿臉皺紋、面容慈祥,“孫女,好!孫女婿,好!兩個都好!”似乎僅靠語言無法表達她的意思,老人對著孫女豎起大拇指。當老人滿臉幸福地看著跪在面前拜壽的五世同堂的兒孫,她已經分不清哪個是曾孫玄孫了,口中贊賞的依舊還是40年相依為命的孫女劉方瓊。 五世同堂共享天倫之樂,人間最幸福的畫面莫過于此,看到奶奶開心的樣子,劉方瓊高興地笑了。 出嫁需要夫方“倒插門” “1983年,父親發生意外溺水身亡。當時奶奶62歲、爺爺63歲,母親既要照顧我,還要照顧弟弟,日子非常艱難。”回憶往昔,劉方瓊眼含淚光。兩年后,沒有一技之長的母親,迫于生活壓力只好帶著年幼的弟弟改嫁給了鄰近的村民。 從那以后,劉方瓊便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也是從那時起,小小的劉方瓊就開始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和農活。長大后,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劉方瓊也吸引了不少年輕小伙追求的目光,也有媒人頻頻來訪。但劉方瓊只有一個前提條件:“我不要彩禮,娶我就必須'倒插門’,照顧爺爺奶奶一輩子。”劉方瓊這一苛刻條件,嚇退了不少愛慕者,卻感動了同樣樸實的農家漢子李清洪,他們共同攜手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 同住一屋只為更好照顧 “奶奶從小把我養大,我對她的感情很深,長大后,隨著爺爺奶奶的歲數增大,我都盡心服侍在旁。從1999年我與李清洪結婚至今,因為擔心爺爺奶奶夜間需要茶水或病痛時需要人幫忙,我們就在一間屋子安放了兩張床,同屋居住。”劉方瓊回憶道。2001年,爺爺生病了,劉方瓊夫妻倆四處借錢為爺爺醫治,悉心照料。2002年,爺爺去世時,家中已一貧如洗,夫妻倆又四處借錢,好讓爺爺入土為安。 2004年,劉方瓊的大女兒3歲,小女兒也即將出生時,家中房屋完全垮塌,劉方瓊只好帶著奶奶返回丈夫李清洪的“娘家”。隨后,為了重建家園,更好地照顧老人,劉方瓊夫妻倆到紅爐鎮紅石村找撂荒地種植莊稼,丈夫李清洪四處找煤礦干活。通過兩夫妻努力打拼,日子一天天變好,不僅還清了外債,重建了兩層小樓,兩個女兒也十分乖巧懂事。 有一種愛,很小,無須驚天動地,無須甜言蜜語。小處著精神,微處見真情,愛在細微處。冬天太陽出來的時候,劉方瓊把奶奶帶到院子里坐坐,曬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夏天天氣炎熱的時候,她每天都堅持給奶奶擦洗身子、換洗衣褲,刷牙、洗臉、梳頭。吃飯時,她總是把肉和菜切得細細的,只為了讓奶奶多吃一點。奶奶生病時,她和丈夫背著奶奶到醫院治療,每天端水喂飯,清理大小便從無怨言。劉方瓊夫婦對奶奶的愛,像溪水綿綿不絕,不管四季變遷,時空更迭,一做就是30余載。 “把奶奶送出去我不放心” 2022年9月,101歲高齡的黃興玉與世長辭。生前的她在劉方瓊的細心照料下,紅光滿面,思維敏捷。每天她都會陪奶奶說聊聊天,帶著奶奶做些簡單的運動。 劉方瓊身上的孝道,是一種正能量,并時刻影響著周圍的人。劉方瓊對年邁的奶奶盡心竭力,不僅被周圍的鄰居們傳為佳話,也深深地影響著自己的兩個女兒。每次放假回來,兩個女兒總是為老人買好吃的,看著父母太累,總會主動幫忙分擔。 “奶奶有4個女兒,很多人都勸我把奶奶送過去,這樣就可以騰出更多時間做自己的事,可是奶奶的生活習慣只有我知道,我舍不得。”30多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溝坎,命運百般擠兌,都在劉方瓊一句“舍不得”的堅毅中,綻放出燦爛如花的笑容! 題記:有人問我,三水英子天涯談為什么要宣傳中國好人榜,我說,因為他們都是中國的脊梁!道德載身,不以物惑!因為他們的孝老愛親、助人為樂、誠實守信、見義勇為、愛崗敬業等等這些優秀傳統文化精神,才是人類今天必備的光和熱! 來源|中國文明網 三水英子天涯談搜狐號|每天分享正能量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每日一句 弘揚傳統文化 溫暖世道人心 《法句經》:“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小善不積,無以成圣。莫輕小惡,以為無罪,小惡所積,足以滅身。” 在這里,因為有你,這個世界才溫暖;我們一起看到美,大愛和慈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