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蘇州入選全國首批6個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創建名單,提出全市“以文化人”“以文報國”“以文筑城”“以文興業”4方面7個示范性重點項目,為全國的文物保護利用工作作出典范。 其中,“壇丘繅絲廠舊址”列為“以文興業”絲綢工業遺產保護利用項目,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 ![]() 壇丘繅絲廠舊址 2019年8月公布為蘇州市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20世紀60年代末 地址:盛澤鎮壇丘絲廠路12號 蘇州城市歷史發展和經濟繁榮與工商業發展息息相關,其中又以絲綢業最具江南文化特質。 壇丘繅絲廠根植于盛澤鎮悠久的絲綢生產歷史,實現了繅絲從傳統手工業向現代機械化生產的技術進步,見證了蘇州輕工業的發展。 近年來,盛澤鎮創新文?;罨媚J?,逐步將壇丘繅絲廠舊址打造成絲路盛澤·數字文化產業園區,以展示館形式系統還原60年代末盛澤絲綢紡織工業的繁榮景象,同時改造利用廠房空間,作為當代盛澤絲綢美學創新轉化中心、文化演藝空間和文化旅游基地,結合“文+商+旅”新方向,打造絲綢文旅新地標。 ![]() 盛澤鎮位于江蘇省的最南端,南接浙江杭州、嘉興,北依蘇州,東臨上海,西瀕太湖。交通十分便捷,地理位置優越。 ![]() 盛澤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絲綢紡織重鎮,早在明清時期就以發達的絲綢織造和繁榮的絲綢貿易聞名遐邇,與蘇州、杭州、湖州并稱為中國的四大綢都,“晴翻千尺浪,風送萬機聲”“日出萬匹,衣被天下”是其生動的寫照。紡織產業作為盛澤鎮的傳統和優勢產業,近年來取得了迅速的發展。目前盛澤已成為我國絲綢紡織的主要生產基地、出口基地和產品集散地,并向建設國內最大、世界著名的絲綢紡織生產基地邁進。 ![]() 古運河和新運河懷抱著盛澤,古運河經黃家溪村流入,新運河穿新城區而過。運河水不僅造就了盛澤興旺的絲綢產業,也孕育并積淀了豐富多彩的絲綢文化遺產。“絲綢水路”作為吳江運河八景之一,以運河歷史文化遺存為依托,融合盛澤絲綢文化特色傳承,編織了產城融合的“雙面繡”,勾勒出了中國紡織第一鎮的時代輪廓。 ![]() 新中國成立初期,土絲用于織造土綢,蠶農生產的鮮繭多數由供銷部門收購。1969年,壇丘繅絲廠創建,當時全廠只有24名員工,12臺立繅機。廠址在壇丘公社壇丘大隊第十六生產隊(東墳場,即現壇丘絲廠路12號),是當時壇丘鄉規模較大的鄉鎮企業。辦廠初期以繅絲為主要生產任務,后與外商合資生產服裝和日用化工。 ![]() 1984年,著名蠶絲專家費達生及其團隊專家楊志超等人進駐壇丘繅絲廠,通過為廠內工人提供技術培育服務、協助梳理工廠運用管理規范,有效培育了一批技術核心骨干與標準化的生產技術流程。在費達生的幫助下,壇丘繅絲廠成為吳江縣(區)最早完成批量生產3A等級以上生絲的工廠之一,代表了當時全縣的最高生產質量水平。 ![]() 費達生及其團隊到訪壇丘繅絲廠 在以壇丘繅絲廠為代表的一大批繅絲工廠的帶領下,當地產業逐步從單一的繅絲向捻線、織造等后道產業鏈發展,最終形成了中國第一大紡織交易市場“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然而,隨著市場與自然環境的變化,工業化和城市化進度加快,壇丘繅絲廠漸漸退出歷史舞臺。 為了更好地振興太湖流域絲綢產業發展,以科教、示范、教學、展示的方式來提高全社會人群對蠶桑絲綢的認知,2005年,由江蘇華佳控股集團牽頭,以壇丘繅絲廠舊址為核心,規劃建設絲博園項目。2012年5月,“絲綢文化博覽園”正式開園。 ![]() 華佳絲博園開園典禮現場 壇丘繅絲廠舊址部分即辟為華佳絲博園的繅絲工業館,展館以繅絲生產工藝為主體,依托吳江盛澤深厚的歷史文化,努力再現吳江本地繅絲工業的歷史演變。在保留原有廠房的基礎上,保存、還原了烘繭爐灶車間、選繭車間及配套設施,還存放了20世紀70年代的立繅機和90年代的漿絲機等設備。 ![]() ![]() 絲博園內景 在具備硬件設施的同時,華佳集團的“繅絲技藝”已于2012年被列為吳江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其董事長王春花被確定為該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2019年8月,壇丘繅絲廠部分老廠房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壇丘繅絲廠舊址”。 ![]() 絲路盛澤·數字文化產業園區于2023年5月31日舉行的盛澤絲綢旅游文化節開幕式上正式宣布啟用。園區部分建筑屬于文保單位壇丘繅絲廠舊址,保留相關歷史遺存,整個園區具有盛澤絲綢紡織產業的活態展陳體驗空間的良好基礎。隨著吳江運河八景——絲綢水路建設規劃,將成為盛澤絲綢文化的全新地標。 園區用地面積約31380㎡,總建筑面積約13400㎡,由美學生活區、產業服務區、產業辦公區三大功能組成,是盛澤(壇丘)絲綢小鎮的產業核心組成。從文物遺存到文旅產業園,發揮片區文保單位活化利用的示范效應,聯動盛澤優勢產業,以數字文化為核心,圍繞盛澤絲綢紡織產業的轉型升級,結合沉浸式和主題化文旅體驗,打造可消費、可體驗、可產業的創新型數字文化產業合作示范區。 ![]() ? 左右滑動圖片 ? 查看改造前后對比圖 ↓↓↓ 絲路盛澤?數字文化產業園作為國內第一個以數字文化IP研發供給和數字化展示應用為核心的新型產業園區,通過眾多國家級媒體、國家級博物館及騰訊等國內頂級文化IP的參與,整合近百個優秀文化IP和1000多項文化版權單位的數字文化資源,助力入駐園區的絲綢紡織服裝企業提質升級,賦能盛澤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提高絲紡服裝產業的品牌附加值。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未來,盛澤將積極探索并助推文保項目與現代科技、生產、生活之間的連接,發揮文物資源優勢,賡續歷史文脈、深化文保利用,推動新時代盛澤文保事業高質量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