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一碗冰鎮綠豆沙下肚甭提有多爽,可有人卻……喝出了“腦梗死”!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情是這樣的,浙江一位40出頭的鄭先生,某天工作完大汗淋漓回到家,馬上吃了碗冰鎮綠豆湯消暑,但喝完不久便開始拉肚子,還一連“水泄”好幾次,后因疲勞過度在空調房里昏昏睡去。 可沒想到醒來時,他發現自己一半身體不能動,說話也不清晰。家人發現后將其送醫檢查,最后竟確診為腦梗死! 醫生表示,鄭先生本身有高血壓、抽煙史,發病當天他因大汗導致體內水分流失,腹瀉又加重了缺水程度使血液黏稠,再加上冰飲和空調的雙重刺激,就很易引起血管收縮,誘發腦梗。 腦梗死又稱缺血性卒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風”,主要是因腦血管發生阻塞,導致腦部某個區域缺氧和缺血而引起的急性腦損傷。 因發病機制不同,腦梗死又可分為兩種類型: 缺血性腦梗死:因腦血管發生阻塞,血液無法流入腦部特定區域,從而導致該區域的神經細胞死亡。據世衛組織數據,全球缺血性腦梗死約占85%。 出血性腦梗死:較為罕見(占比15%),主要因腦血管破裂,導致大量血液涌入腦組織,增加腦內壓,造成神經損傷。 據《中國卒中報告2020》,卒中是我國成人致死致殘的首要原因,截至2019年,我國卒中患者達到2876萬,死亡人數達219萬。 而美國心臟協會會刊《循環》雜志發表的中國腦卒中疾病負擔橫斷面調查研究顯示,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死)占69.6%~77.8%。我國腦梗死發病率如此高,離不開這些原因: 我國是高血壓高發大國,而高血壓會導致動脈硬化,增加血栓形成和腦血管阻塞的風險。 據2020年3月《國際高血壓》雜志一篇研究顯示,高壓每增加20mmHg,腦梗死風險增加30.7%;低壓每增加10mmHg,腦梗死風險增加11.2%。 中國糖尿病患者數量龐大,患者常常因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血糖水平持續升高。而長期高血糖狀態會對血管產生損傷,進而引發動脈粥樣硬化、腦梗死等。 高血脂狀態下,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會在血管壁內積聚,逐漸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讓血管內腔變得狹窄和堵塞,血流量減少了,血栓就容易形成,從而誘發腦梗死。 長期吸煙會導致血管內皮細胞受損,血管內壁變得不平滑,易于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尤其是每日吸煙超過15支的人,更易得腦梗。 吹空調本身不會直接導致腦梗,但若使用不恰當,就有一定風險。 比如室內外溫差較大時,長期呆在空調房里或突然一進一出,都易使血管收縮,降低血流速度,增加血栓和腦梗風險。 出汗大又不喜歡喝水的人,血液黏稠度往往比較高,血液在血管內流動不暢,則有動脈堵塞風險。 此外,高鹽高脂高糖飲食也會增大心血管疾病風險,特別是不愛吃菜只愛吃肉的人,長期缺乏蔬菜、水果和纖維素等營養素的攝入,可能影響血管健康,增加動脈硬化斑塊的形成和血栓發生幾率。 腦梗死的早期癥狀并不明顯,很多患者都是睡一覺醒來才發現自己“不太行”了,因此,睡覺時一旦發現自己或身邊人有這些異常,就要警惕起來! 平時不流口水,突然某天發現睡覺流口水并且伴有口眼歪斜,說話不利索現象時,可能是面部神經麻痹的癥狀,與腦部神經供應區域受損有關。如果患者本來有三高,更要高度警惕是否腦梗征兆。 睡覺時,如果發現半個身體出現手腳發麻,不能自行起身或失去平衡,特別是伴隨面部或肢體無力等,也要警惕腦梗信號。 腦梗死引起的腦部缺血,可導致腦組織損傷和神經細胞死亡,同時釋放出一些化學物質,如乳酸和炎性介質,刺激腦膜和血管,引起頭痛。 而腦部血液供應不足,也可能影響到視覺和前庭系統(平衡感知系統),造成持續頭暈惡心感,甚至嘔吐。 突然出現一個或兩個眼睛發黑,看不見東西的情況,可能是由于腦血管短暫性缺血引起的,即供應眼動脈或大腦后椎動脈的血管暫時受阻或狹窄,導致相應區域的腦組織缺氧。 腦梗死雖然可怕,但在早期還是可以通過改變可逆性因素降低風險,因此預防比治療更重要,叔給大家總結了3個要點,看完記得轉發給身邊人! 即低鈉、低糖、低脂和高膳食纖維! 日常要限制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減少加工食品、高糖和高鹽食物攝入,同時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全谷物等,適量增加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如魚類、堅果和橄欖油。 長時間久坐可能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增加血栓風險。所以應該適時起身摸魚活動,避免久坐不動。 每天還應保持30分鐘以上有氧運動,如散步、跑步、游泳、騎自行車等,改善心血管健康。 “三高”是腦梗塞的最大危險因素之一,無論老少,都應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包括測量血壓、檢查血脂和血糖水平,及早發現潛在的心血管問題。 參考資料: [1]王星作,高血壓請注意 心血管王醫生陪你降血壓,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22.04,第20頁 [2]潘毅慧,黃軍斌主編,新時代老年健康服務與管理,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22.02,第167頁 [3]孫利民.老年人中風預防.《家庭中醫藥》.2014年第2期28-29,共2頁 [4]路彥偉.腦梗死發病率與性別、年齡及并發癥的關系探討.《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0年第6期50-51,共2頁 [5]為何農村因腦梗死的人越來越多?.《老年健康》.2022年第3期17-17,共1頁 [6]張愛梅,徐同印,年青人腦梗死發病率上升的原因及預防.《泰山衛生》 .2002年第6期55-55,共1頁 |
|
來自: hercules028 > 《健康&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