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個人內耗的內容,我們討論過很多次,但是有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的內耗和成長的環境有著很密切的關系。 真實使我們感到幸福的,并不完全決定于有多么豐厚的物質條件,更多的是來源于家庭是否和睦。 有的家庭物質條件很富裕,吃穿住行等各方面都不用愁,甚至都能比大多數人更優越。可是卻因為價值觀不同而日爭夜吵。時間長了必然會造成離心離德,不再為家庭謀求幸福。這種內耗嚴重的家庭,即便是富貴滔天,也注定會日漸走向衰敗,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而一個貧窮的家庭,如果每個成員都能相互關愛、一片和氣,家人就能團結一致為共同目標奮斗,那么終有一天會實現家庭愿景。貧窮之家,也能養出上等風水。 知乎上有個問題:“一個家貧窮的真正根源是什么?” 有個高贊回答:“身邊總有制造內耗的人。” 誠然如此。 ![]() 即使豐衣足食,若是紛爭不斷,就必然會造成互相消耗,得到的也會慢慢失去。 1、反內耗特征一:和氣大于脾氣 相信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都見到過脾氣很大的人,要么經常發怒、要么脾氣暴躁、要么控制欲強...... 最終養成一個習慣:把脾氣當本! 結果顯而易見,因為脾氣太大,經常搞得家里雞犬不寧。 有一對開蛋糕店的夫妻,因為生意太忙,兩人稍有不順,就會大發脾氣。 有一次,兩人吵得不可開交,丈夫揮舞著菜刀,激動地對妻子大聲嚷道:“你什么事情都要跟我爭,要是再這樣,我就對你不客氣!” 妻子也不甘示弱,大聲還擊:“你有種就來啊,反正我也不想活了!” 眼看兩人馬上就要動手,這時有個人大喊:“大家過來看看啊,這里有很多免費的蛋糕店,趕緊來拿吧!” 2023年“21天改變自己”升級版(第2期) 經過8個月的精雕細琢,升級后“21天改變自己“課程升級版將在2023年8月7日開課。升級以后的課程,主要針對以下迫切渴望改變自己而又不知如何突破現狀的人而設計:內心自卑、不明原因或因不可改變原因導致不自信、時常感到焦慮、自身價值感不強、對未來的方向感到迷茫、經常開心不起來、莫名煩躁、對自己不夠了解及不清楚自己的潛能、思維方式固化、目標不明確等)。 “21天改變自己”課程內容簡介: 1、你的思維如何影響著自己的行為? 2、如何突破破目前的思維方式? 3、如何透過現象,看到問題的本質及底層邏輯? 4、如何看到潛意識里固有的不合理信念? 5、什么是潛意識?潛意識如何掌控著你的言行? 6、如何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 7、如何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 課程形式: 第1部分:通過提前預約后,微信語音或電話方式進行5次(每次30分鐘左右)的一對一溝通,詳細了解每個的基本情況,再有針對性進行引導; 第2部分:通過微信群語音消息方式授課 授課安排:總共11節課,每兩天一節課,時間是晚上19:30--20:00。錯過也可以回聽,或者反復聽。 【 費用說明】:升級后的課程原價為1699元/人。但是,為了回饋廣大粉絲對”如何提升自信“公眾號的持續支持與關注,以及對所有愿意改變自己的人以更大鼓勵,只象征性的支付一定費用,因此優惠后的價格為:299元/人。 更多詳細內容請 咨詢李老師:23465879【請注明是“課程學習”并交費后邀請您進群】 夫妻倆一聽急眼了,趕緊上前去護自己的店鋪。 那人卻只說:“反正你們一個要殺人,一個想要死,那還留著這些蛋糕有什么用呢?” 聽完,夫妻倆都陷入了沉默。 ![]() 什么叫“和氣”? 和氣的表面意思是:溫和的態度。但是如果只理解到這里,我們根本無法做到和氣,因為忽略了和氣的本質。 和氣的人,能夠看透 人性,清楚人性的優點和弱點,很清楚家庭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對于家人表現出來的不足,也就能夠理解和寬容,而不至于嚴苛的去要求和指責,更不會因為而爭吵、抱怨。 2、反內耗特征二:溝通大于抱怨 抱怨是什么? 人活在這個社會上,身上挑著兩個擔子,前面放的是自己的優點、特長、成就、貢獻、榮譽等;后面放的是自己的不足、缺陷、讓自己羞愧、自責、失敗的事等(過于自卑的人正好相反)。 人一般都是向前看的,所以更多時候看到的是自己的優點,以及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而抱怨就是在遇到問題以后,一直盯著別人后面的那個擔子,把問題都歸結于別人或環境等。 一對夫妻中,妻子有一天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跑到親戚家里哭訴,說丈夫鬧著要跟她離婚。 ![]() 但是在親戚眼里,丈夫是一個老實人,只不過因為多年隱忍后而在中年爆發。 妻子向來要強,別人家里有的,她也一定要有,丈夫的工資,幾乎全被她用在了穿衣打扮上。 兩個孩子相繼出生后,丈夫勸她省著花,卻換來妻子一頓譏諷:“要是你能多賺錢,我還能這么摳搜?” 妻子還在各種場合,抱怨她那位老實而無能的丈夫,說自己芳華正茂,嫁給這個男人簡直是瞎了眼。 久而久之,丈夫懦弱無能的名聲便傳開來。 這些年,丈夫也很努力,開過貨車、扛過泥沙,出門做過工,但自己辛辛苦苦賺錢養家,得到的卻是一味地貶低和指責。 時間久了,兩人最終走到離婚的地步,一個家也被扯得四分五裂。 通過上面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妻子表面上看是“受害者”,但是卻是這個家庭里的“內耗者”。一個家庭最可怕的,不是貧窮,而是內耗。 如果一個家庭里凡事都去挑剔對方的錯,只會寒了伴侶的心;彼此寬容體諒,日子才能和諧美滿。 ![]() 什么是溝通? 溝通就是給對方表達內心想法的機會,使雙方意見的差異逐漸縮小,而最終達成共識。這個“共識”,就是我們常說的家庭的價值觀念。 如果遇到事情以后,都固執的認為對方應該聽自己的,只要對方沒有按照自己的意思做,就開始產生情緒,或者開始打擊、挑剔、爭吵等。這樣只會使這個家庭的“共識”越來越少,心與心的距離越來越遠! 3、反內耗特征三:支持大于埋怨 俗話說: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言一句三冬寒。對于一般人如此,對于自己的家人更是如引! 為什么一方總是會埋怨另一方?大多數是因為雙方都缺失“家庭責任感”。 也許你會奇怪,為什么我說雙方都缺失家庭責任感。因為被埋怨的一方首先是缺乏家庭責任感,做了一些事情讓對方感到不舒服。可是在這個時候,他的內心是多少有些愧疚感,甚至是自責的,而對他一番埋怨之后,他內心的這種愧疚感和自責馬上就消失了。 ![]() 家庭當中,需要的是相互支持與鼓勵,對于另一伴的不足就去埋怨,不同樣也是缺乏家庭責任感嗎? 人性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因為信任,才有責任感。 支持和鼓勵,從另一個角度就是對對方的信任,有著強大的力量。 以上就是一個家庭內耗的三個特征,因此我們說一個家庭想要往上走,最大的阻礙不是貧窮,而是家庭中的內耗。 |
|
來自: 掃地僧一一 > 《2386、『』如何讓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