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分數單位”一課為例 蘇明強 泉州師范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2022年版課標”)在教學建議中指出“在教學中要重視對教學內容的整體分析,幫助學生建立能體現數學學科本質、對未來學習有支撐意義的結構化的數學知識體系。”“改變單一講授式教學方式,注重啟發式、探究式、參與式、互動式等,探索大單元教學,根據不同的學習任務和學習對象,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或多種方式相結合,組織開展教學。”“改變過于注重以課時為單位的教學設計,推進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體現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以及學習內容與核心素養表現的關聯。”因此,在當前核心素養導向的時代,幫助學生建立結構化知識體系、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是教學的價值取向,基于單元又超越單元、實施大單元教學是實現教學價值取向的重要途徑,改變課時單一教學視角、推進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價值取向的重要舉措。那么,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貫徹落實2022年版課標的教學建議,下面,以“分數單位”一課為例進行闡述,為大單元整體教學的研究與實踐提供一種參考。 “分數單位”是第三學段“數與代數”領域中數與運算主題的教學內容。2022年版課標把“數的認識”與“數的運算”統整為一個主題“數與運算”,在這一主題教學內容中,數的認識是數的運算的重要基礎,數的運算是數的認識的進一步發展,計數單位是數的認識與數的運算的聯結樞紐,是理解算理的關鍵所在,計數單位的累計是四則運算的數學本質。因此,分數單位一課的教學,應該改變課時單一教學視角,通過大單元整體教學的設計,溝通分數單位與分數運算的聯系,促進學生建立數與運算的結構化知識體系,發展運算能力和推理意識,形成和發展數學核心素養。下面,以“分數單位”一課為例,討論大單元整體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設計好教學的基準是大單元整體教學的重要基礎 教學基準點的設計是大單元整體教學的重要基礎,大單元整體教學強調知識的結構化,強調知識的內在聯系,因此,新知的起點是知識結構化和系統化的重要基礎。教學時,我們應該立足教學內容的知識基礎,設計好教學的基準,為知識結構化和系統化奠定重要基礎。比如:分數單位一課,分數單位本質上是分數的計數單位,分數單位決定了分數具有可數性,可數性是自然數、分數和小數的根本屬性,這是數的本質一致性,通過數一數計數單位,就產生四則運算,這是數與運算的整體性。因此,分數單位是分數四則運算的重要基礎,教學的基準點可以設計在自然數的計數單位,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感悟自然數與分數本質的一致性,而且還能為知識的結構化和系統化奠定重要基礎。 【教學片段】感悟計數單位,發現提出問題 師: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你們知道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生:事物通過不斷累積,就會越來越多。 師:在我們數學的世界里,也有同樣的道理。利用計數單位,數一數,數就會越變越大。 師:(事先在黑板上畫好數線)在自然數的世界中,最小的數是幾?(生:0)我們把“0”的家安頓在數線的起點。 師:在自然數的世界里,最小的計數單位是幾?(生:1)我們把“1”的家安頓在“0”的后面(右邊)。 師:對了,這個計數單位“1”可了不起,有了它就會生出一個大家族,我們稱它們“自然數”。下面,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自然數大家族產生的過程。 師:一個“1”就是(生:1),兩個“1”就是(生:2),三個“1”就是(生:3),……,十個“1”就是(生:10)。這時就產生了比“1”大的計數單位“10”,也就是十個“1”就是一個(生:10)。 師:我們用“10”為計數單位接著數,一個“10”就是(生:10),兩個“10”就是(生:20),三個“10”就是(生:30),……,十個“10”就是(生:100)。這時又產生了比“10”大的計數單位“100”。比“100”還大的計數單位是幾(生:1000),比“1000”還大的計數單位是幾(生:10000)……,這就是自然數家族的秘密。 師:(板書1、10、100、1000、10000……)從左到右計數單位越來越大,當我們有了計數單位的眼光,就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數的意義,比如:1234這個數是由什么組成? 生:1個“千”、2個“百”、3個“十”和4個“一”。 師:真厲害,說明你們長大了,已經有了自然數計數單位的眼光。關于計數單位,你們能提出新的問題? 生:有沒有比1更小的計數單位? 生:它們又會形成什么家族? 師:憑借你們的直覺,你覺得會是什么家族?(生:分數) 師:今天我們就專門研究分數家族中的秘密,請你們在練習本上先任意寫出幾個自己熟悉的分數。 以上教學片段,把分數單位的教學,設計在自然數計數單位的基礎上,作為本節課教學的基準點,通過老子《道德經》中的一句話,引出自然數計數單位的累積,感悟計數單位的價值,體會自然數的產生和形成過程,學會用計數單位的眼光觀察熟悉的自然數,理解自然數的意義,在此基礎上,發現并提出新的問題——有沒有比1更小的計數單位?從而驅動更為深刻的數學思考,為本課學習奠定重要基礎。 二、設計好教學的生長是大單元整體教學的根本保證 教學生長點的設計是大單元整體教學的根本保證,大單元整體教學強調知識的結構化,強調知識的內在聯系,因此,知識的生長是知識結構化和系統化的根本保證。教學時,我們應該立足教學內容的數學本質,設計好教學的生長,讓新知在生長中得以形成,讓知識在生長中得以建構,從而促進知識的結構化和系統化,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比如:分數單位一課,分數單位本質上是自然數計數單位“1”細分的結果, 以上教學片斷,通過三次平均分,促進了知識的三次生長,逐步形成分數單位的概念,推進了教學的進程,通過數一數的方式,體會分數單位的可數性,感悟分數單位與自然數計數單位本質的一致性,利用數線通過數形結合的方式,體會分數單位與自然數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發展數感,通過類比推理的方式,推斷出其他的分數單位,自然數計數單位“1”越分越細,產生的分數單位就越來越小,在數線上的位置越來越靠近0,形成了分數單位的大家族。相反,自然數的計數單位越來越大,在數線上離0越來越遠,形成自然數計數單位的大家族。這樣的教學設計,把分數的計數單位作為自然數的計數單位“1”的反向生長,不僅有利于感悟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發展數感,而且可以促進計數單位知識的結構化和系統化,為理解運算道理和形成核心素養奠定重要基礎。 三、設計好教學的拓展是大單元整體教學的關鍵所在 教學拓展點的設計是大單元整體教學的關鍵所在,大單元整體教學強調知識的結構化,強調知識的內在聯系,因此,知識的拓展是知識結構化和系統化的根本保證。教學時,我們應該立足教學內容的內在聯系,設計好教學的拓展,讓新知在拓展中得以應用,讓知識在拓展中得以關聯,從而促進知識的結構化和系統化,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數與運算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分數單位是分數四則運算的重要基礎,它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關鍵所在。因此,分數單位一課,我們可以通過“隱性”的方式,適當延伸到分數的簡單四則運算,讓學生體會分數單位的作用和價值,感悟運算本質的一致性——計數單位的累計,從而促進形成數與運算主題知識的結構化和系統化。 師:大家都太厲害了!我要給你們一個大大的贊,分數單位還蘊含著許多深刻的奧秘,下課后,你們可以自己制作一些卡片玩一玩,擺一擺,說一說。 以上教學片段,是大單元整體教學的設計,改變課時單一教學的視角,溝通了分數單位與分數運算之間的關系,為理解分數四則運算的算理奠定了重要基礎。借助直觀圖的操作,通過移一移、擺一擺、說一說等方式,把“分數單位”與“分數運算”有機結合起來,將分數單位“隱性”拓展到分數的四則運算,表面上都沒有直接寫出分數四則運算的算式,實質上討論的幾個問題都是分數的四則運算,“幾個幾”本質上是分數乘法,“多多少”“少多少”本質上是分數加減法,“平均分成兩份一份是多少”本質上是分數除法,“把大單位替換成小單位”本質上就是通分,這樣通過數形結合的方式,讓學生直觀感受分數單位在分數四則運算中的作用,體驗數與運算的整體性,感悟運算本質的一致性——計數單位的累計,不僅促進數與運算知識的結構化和系統化,而且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分數單位)觀察現實世界,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推理)思考現實世界,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語言(分數單位)表達現實世界,有效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
|
來自: 新用戶66139671 > 《大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