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的產生和三焦功能失常關系密切。比如上焦肺氣的宣發肅降功能出問題了,那么肯定會影響水份在人體內的運行;比如中焦脾胃主運化水濕,脾胃功能失常之后,也會導致水濕的停聚;再比如下焦膀胱氣化正常,小便就順暢,水濕就能正常代謝掉,如果膀胱功能異常,小便不利了,也會導致水濕停聚。想要祛濕氣,第一步就要看看上、中、下焦到底是哪有問題。 ![]() 1.上焦受損癥狀 如果上焦的肺受損、虧虛,那么肺氣的宣發、肅降功能就會出現異常,就容易導致津液向外宣散、以及向下輸送水液的功能發生障礙,這時候水液就會停積在在上焦,咳嗽啊、痰多、鼻涕多等等。如水氣向上侵犯心肺,水液停留體內,不能正常排泄,就可能導致痰飲啊、水腫、尿少,咳嗽,氣急,心悸,胸悶,煩躁等問題。這就需要瀉肺逐水了。 2.中焦受損癥狀 如果中焦的脾受損、虧虛。脾氣運化失職,不能行其津液,導致痰濕困于脾,水液內停,滯留于脾胃,就可能導致中焦脾胃的病變、飲食減少、胃脹、大便溏稀,一吃食油膩就腹瀉,神倦乏力,氣短懶言,舌苔白膩等問題。 ![]() 3.下焦受損癥狀 如果下焦腎與膀胱受損或虧虛,腎和膀胱氣化功能失常,我們分清泌濁的功能就會出現障礙,導致貯尿、排尿、以及大小便的異常。比如說腎虛水泛,表現為身體水腫,腰以下尤甚,小便煅燒,腰膝酸冷,四肢不溫,腹部脹滿等問題。 上焦多實,宜清。中焦多堵,宜疏通。下焦多虛,宜補。我們可以根據上、中、下焦受損的不同癥狀,先辨證。再針對不同的癥狀,采取相應的藥物進行調理。如果需要用藥,一定要在專業大夫指導下,辨證使用。避免藥不對癥,損害身體。 |
|
來自: 新用戶42123sJa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