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7日 合肥市教育局等五部門印發 《關于進一步推進城區義務教育學校 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的若干規定》 要求各區、開發區 每年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 交流輪崗人數 不低于符合交流條件校長教師 總人數的10%7月27日,合肥市教育局、市委組織部、市委編辦、市財政局、市人社局五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城區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的若干規定》(下稱《規定》)。7月31日,合肥市教育局發布相關政策解讀,備受關注的教師交流輪崗政策要求細節公布。依據《規定》,交流輪崗對象包括主城區(瑤海區、廬陽區、蜀山區、包河區、高新區、經開區、新站高新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校長(含副校長)和教師(含兼任學校中層干部的教師)。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條件有哪些?《規定》明確,距法定退休時間超過5年,且在同一所學校任校長滿6年以上的校長(副校長)納入交流輪崗范圍,任滿12年的必須交流輪崗;距法定退休時間超過5年,且在同一所學校任教滿6年的教師需交流輪崗;因工作需要或本人自愿申請交流輪崗的校長和教師,可以交流輪崗。近6年內已有1年以上跨縣域支教或2年以上縣域內交流輪崗工作經歷的;處于孕期、產假和哺乳期的;經縣以上醫院診斷,身體狀況確實不宜交流輪崗的;其他不宜交流輪崗的可以暫不列為交流輪崗對象,但延遲時間一般不得超過3年。延遲交流輪崗應當從嚴把關、嚴格審批,經個人申請,報學校審核,區級教育主管部門認定批準,公示無異議后執行。優秀教師如何交流,一直是大眾最關心的問題。據悉,主城區義務教育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方式主要包括校際交流輪崗和集團校內交流輪崗兩種。 校際交流輪崗主要是引導校長、骨干教師(含特級教師、教壇新星、學科帶頭人、教學名師、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等)向新建學校、薄弱學校流動,提升帶動新建學校、薄弱學校教育教學水平。集團校內交流輪崗主要是加大集團校內管理人員、教師雙向交流輪崗力度,鼓勵骨干教師交流到集團內薄弱學校,縮小集團內學校發展差距。各區、開發區可根據學校布局、師資結構等情況,在區域內劃分若干片區,實行片區內交流輪崗。各區、開發區每年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人數不低于符合交流條件校長教師總人數的10%,其中畢業年級交流輪崗教師人數,原則上不低于畢業年級符合交流輪崗條件教師人數的30%。優先安排符合條件的骨干教師交流輪崗。四縣一市及跨區域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等按照有關文件執行。為形成保障激勵機制,參與交流輪崗的教師,交流到新學校后應按原聘任崗位聘任,其崗位工資不會降低,其在原單位崗位聘任年限計入新單位職稱申報、崗位聘任年限。到鄉村學?;蜣k學條件薄弱學校任教1年以上將作為申報高級職稱的必要條件,任教3年以上作為選任中小學校長的優先條件。對交流到鄉村學校的校長教師,在鄉村學校中、高級崗位任職滿3年,經區、開發區教育主管部門考核表現突出的,可在同一專業技術崗位等級內高聘一級。交流到鄉鎮學校的教師,按有關規定發放鄉鎮工作補貼。各區、開發區可通過協調開通公交專線或加密公交頻次等方式方便教師通勤。通過組織交流輪崗校長教師主題沙龍活動、茶話會等多種方式,促進交流輪崗教師盡快適應新環境。對參加交流輪崗并表現突出的校長教師,在提拔使用、評優表彰、教育培訓等方面予以傾斜。對培養、輸送優秀骨干教師的學校給予獎勵支持。為形成約束,對無正當理由不服從交流輪崗安排的校長教師,在年度考核、評先評優等方面給予相應處理。對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推進不力、比例達不到規定要求的區、開發區,不納入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申報和市級評估范圍。《規定》要求,各區、開發區教育主管部門要深入開展調研,摸清底數,建立符合交流輪崗條件的校長教師信息目錄。同時,全面了解學校薄弱和優勢學科,充分診斷學校需求。根據調研摸排情況和區域實際,制定區域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實施方案,經區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同意后實施。 原則上,每年7月底,各區、開發區確定交流輪崗對象,形成交流輪崗工作臺賬。每年8月中旬,各區、開發區教育主管部門對交流輪崗對象進行培訓,確保秋季學期正常教育教學。每年12月底,各區、開發區教育主管部門對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進行總結提煉,不斷提高工作成效。教師交流輪崗不僅要考慮學校教育教學實際,還要結合區域內教師的學科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以及任教年級等情況分批納入、逐年推進。合肥市教育局表示,力爭用3-5年時間,實現城區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制度化、常態化。近年來,我市嚴格落實《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推進縣(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意見》(教師〔2014〕1號)以及《安徽省教育廳等五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的若干規定〉的通知》(皖教秘師〔2022〕65號)等文件精神,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一批年富力強、富有教學經驗的教師積極參與交流輪崗,有效促進了我市教師資源均衡配置。2023年6月13日,《中央辦公廳中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的意見〉的通知》明確要求“實施校長教師有序交流輪崗行動計劃,科學推進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為落實中央及上級文件精神,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市教育局聯合市委組織部、市委編辦、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印發了《若干規定》。第二部分,交流輪崗對象和方式。包括交流輪崗的對象、交流輪崗的方式2個方面。第三部分,交流輪崗條件和比例。包括交流輪崗的條件、交流輪崗的比例2個方面。第四部分,交流輪崗程序。包括建立底冊、制定方案、組織實施、培訓上崗、總結完善5個方面。第五部分,激勵約束機制。包括保障激勵機制、約束機制2個方面。第六部分,有關要求。包括加強組織領導、堅持效果導向、確保平穩有序、強化督導管理4個方面。主城區(瑤海區、廬陽區、蜀山區、包河區、高新區、經開區、新站高新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校長(含副校長)和教師(含兼任學校中層干部的教師)。校際交流輪崗主要是引導校長、骨干教師(含特級教師、教壇新星、學科帶頭人、教學名師、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等)向新建學校、薄弱學校流動,提升帶動新建學校、薄弱學校教育教學水平。集團校內交流輪崗主要是加大集團校內管理人員、教師雙向交流輪崗力度,鼓勵骨干教師交流到集團內薄弱學校,縮小集團內學校發展差距。各區、開發區可根據學校布局、師資結構等情況,在區域內劃分若干片區,實行片區內交流輪崗。1.距法定退休時間超過5年,且在同一所學校任校長滿6年以上的校長(副校長)納入交流輪崗范圍,任滿12年的必須交流輪崗。2.距法定退休時間超過5年,且在同一所學校任教滿6年的教師需交流輪崗。3.因工作需要或本人自愿申請交流輪崗的校長和教師,可以交流輪崗。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暫不列為交流輪崗對象,但延遲時間一般不得超過3年:1.近6年內已有1年以上跨縣域支教或2年以上縣域內交流輪崗工作經歷的;3.經縣以上醫院診斷,身體狀況確實不宜交流輪崗的;延遲交流輪崗應當從嚴把關、嚴格審批,經個人申請,報學校審核,區級教育主管部門認定批準,公示無異議后執行。各區、開發區每年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人數不低于符合交流條件校長教師總人數的10%,其中畢業年級交流輪崗教師人數,原則上不低于畢業年級符合交流輪崗條件教師人數的30%。優先安排符合條件的骨干教師交流輪崗。不會。參與交流輪崗的教師,交流到新學校后應按原聘任崗位聘任,其崗位工資不會降低。一是建立底冊。各區、開發區教育主管部門要深入開展調研,摸清底數,建立符合交流輪崗條件的校長教師信息目錄。同時,全面了解學校薄弱和優勢學科,充分診斷學校需求。 二是制定方案。各區、開發區根據調研摸排情況和區域實際,制定區域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實施方案,經區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同意后實施。三是組織實施。各區、開發區應召開動員會議,部署啟動交流輪崗工作。原則上,每年7月底,各區、開發區確定交流輪崗對象,形成交流輪崗工作臺賬。四是培訓上崗。每年8月中旬,各區、開發區教育主管部門對交流輪崗對象進行培訓,確保秋季學期正常教育教學。五是總結完善。每年12月底,各區、開發區教育主管部門對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進行總結提煉,不斷提高工作成效。一是落實交流教師崗位聘任。參與交流輪崗的教師,交流到新學校后應按原聘任崗位聘任,其在原單位崗位聘任年限計入新單位職稱申報、崗位聘任年限。將到鄉村學?;蜣k學條件薄弱學校任教1年以上作為申報高級職稱的必要條件,任教3年以上作為選任中小學校長的優先條件。對交流到鄉村學校的校長教師,在鄉村學校中、高級崗位任職滿3年,經區、開發區教育主管部門考核表現突出的,可在同一專業技術崗位等級內高聘一級。二是關心交流輪崗校長教師生活。交流到鄉鎮學校的教師,按有關規定發放鄉鎮工作補貼。各區、開發區可通過協調開通公交專線或加密公交頻次等方式方便教師通勤。通過組織交流輪崗校長教師主題沙龍活動、茶話會等多種方式,促進交流輪崗教師盡快適應新環境。三是加大激勵和選拔任用。對在交流輪崗工作中表現突出的校長教師加大宣傳。對參加交流輪崗并表現突出的校長教師,在提拔使用、評優表彰、教育培訓等方面予以傾斜。對培養、輸送優秀骨干教師的學校給予獎勵支持。對無正當理由不服從交流輪崗安排的校長教師,在年度考核、評先評優等方面給予相應處理。十一、“我和我的同事所有條件都一致,為什么他沒有交流,我交流了?”因為教師交流輪崗要考慮學校教育教學實際,同時結合區域內教師的學科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以及任教年級等情況分批納入、逐年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是國家既定政策,我市力爭用3-5年時間,實現城區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制度化、常態化,以后所有符合條件的校長教師都需要參加交流輪崗。壓實各區、開發區主體責任,將各區、開發區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作為教育發展工作的重要內容,納入市政府年度目標管理績效考核、黨政領導干部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考核指標體系。對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推進不力、比例達不到規定要求的區、開發區,不納入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申報和市級評估范圍。同時,要求各區、開發區將教師交流輪崗工作納入對學校領導班子考核。四縣一市及跨區域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等按照有關文件執行。來源:市教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