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年輕人查出尿酸高(也就是高尿酸血癥)的幾率,都可以趕上血壓、血糖、血脂了,所以被稱為「第四高」。 尿酸高一定是痛風嗎?不一定。 尿酸高會變成痛風嗎?有可能。 有的人尿酸飆到600也沒痛風過,有的人尿酸才400就發病了。 雖然個人閾值不確定,但記住一點: 尿酸高一分,痛風近一分,把尿酸水平控制在安全合適的范圍,總是沒錯。 所以,別存僥幸心理,這篇上干貨,大家該防防該治治。 01 尿酸高,還沒痛 要不要治療 1、尿酸多少屬于不正常? 成人在正常嘌呤飲食情況下,不分男女,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超過420μmol/L,就是高尿酸血癥了。 劃重點:正常嘌呤飲食+非同日兩次 如果你檢查前吃了很多高嘌呤食物和飲品,也可能導致尿酸短暫上升,臨床確診高尿酸血癥需要重復測定。 2、尿酸從哪來?往哪去? 尿酸20%來自飲食攝入,80%來自體內分解,經肝臟代謝,最終約1/3通過消化道排泄,2/3 通過腎臟排泄。 正常情況下,尿酸的產生和排泄保持平衡,凡導致尿酸生成過多、排泄減少的因素,均可導致高尿酸血癥。 劃重點:僅僅靠忌口,人都營養不良了,也不一定能解決尿酸高的問題。代謝、排泄機制要正常才行呀! 2、尿酸高,但沒痛,需要治療嗎? 當尿酸超過正常閾值,單鈉尿酸鹽(簡稱MSU)結晶析出,直接黏附、沉積在關節、腎組織和血管,會導致痛風、腎衰和心腦血管疾病。 從尿酸高到痛風的過程,不妨先看看這個很清晰的路線圖。 ![]() 簡單來說就是——
劃重點:痛風不是突發的,是高尿酸日積月累,今天析出點結晶,明天析出點結晶,終于攻克了關節的防線,所以治療趕早不趕晚。 02 說一千道一萬 尿酸怎么降下來 一、新晉高尿酸血癥,別著急治療,先通過飲食控制一段時間。 1、鼓勵吃這些
2、限制吃這些
3、避免吃這些
4、多喝水 尿酸主要通過腎排出,還要多喝水多排尿,促進尿酸排出。心腎功能正常者須維持每日尿量 2000~ 3000 mL。 二、如果飲食調整后,尿酸還是高,中醫干預,改善代謝能力。 高尿酸血癥在痛風發作前,無癥狀期,在中醫里叫「伏邪」,古人認為是血分里有濕濁。 如《脈因證治》指出: 津液稠黏,為痰為飲,積久滲入脈中,血之為濁。 當濕濁積累到一定程度,蘊熱毒、結瘀血,然后混在一塊,向外沉積,痹阻于經脈肢節,進而出現疼痛、紅腫、活動困難,高尿酸血癥就到了有癥狀期。 之所以會產生「伏邪」,本質還是臟腑功能低下,與脾腎肝關系最為密切。
脾不足和腎不足的人,無法運化和蒸騰水液,肝又不能疏泄,導致濕、熱、瘀沉積,然后進一步煉液成砂,這些是高尿酸血癥和痛風形成的原因。
1、祛邪:消除病理產物和致病因素,如除濕、逐痰、清熱、化瘀、除痹。 2、扶正:提升臟腑代謝和排泄能力 ①健脾,以強運化之功,則濕濁不成; ②補腎,以增蒸騰之力,則濕濁不留; ③調肝,以助水液代謝,則濕濁自消。 總的來說,以降低尿酸值為目標,在無癥狀期,避免關節處出現較多結晶聚積,在有癥狀期,減輕關節處紅腫熱痛的癥狀。 日常中醫如何調理? 1、中藥調理 成都醫館劉加平大夫分享了一則調理方,來自傳統名方「雞鳴散」的化裁。 紫蘇葉3克 陳皮9克 檳榔15克 桔梗3克 生姜3片 石膏9克 烏藥3克 木瓜9g 土茯苓15克 以上一日量,煎湯服或代茶飲皆可。 ——正安中醫 劉加平大夫(提供) 這個方分為四組藥物,各司其職。 第一組除濕,紫蘇葉開上,陳皮理中,檳榔導下,先把全身的濕除了;如果濕聚成痰,桔梗幫忙化開;生姜走竄,像太陽一樣在身體各處,溫化痰濕。 第二組清熱,用石膏把火毒滅了。 第三組通利血脈,烏藥行氣,像風一樣把淤堵吹散,血脈通,則不痛。 第四組通利關節,土茯苓和木瓜,都能舒筋活絡,幫助關節恢復活動。 此方以清熱除濕、行氣止痛、化瘀通絡之法治之,尿酸高人群可做日常調理。若處于痛風發作期,需加量服用。 注意:孕婦、產婦、兒童、肝腎功能損傷以及合并其他基礎病等特殊人群,請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2、穴位調理 ①豐隆穴主排痰,陰陵泉穴主排濕,兩者搭配,把血分中痰濕排掉,幫助尿酸排泄。 ![]() ▌豐隆穴:外踝尖上8寸,脛骨前嵴外2橫指 ▌陰陵泉穴:膝內,脛骨內側髁內下的凹陷中 ②足三里穴補脾氣,加強運化代謝之功,關元穴補腎氣,加強蒸騰排濁之功,兩者搭配,幫助預防控制高尿酸。 ![]() ▌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1橫指 ▌關元穴:前正中線,肚臍下3寸 參考資料 [1]《中國高尿酸血癥相關疾病診療多學科專家共識(2023年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