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人間】再去東極迎日出 光明日報 2023-08-03 作者:劉兆林 【煙火人間】? 中國最先迎來日出的地方,在雄雞版圖的“雞冠”上,叫烏蘇鎮(zhèn)。在這個中國東極第一鎮(zhèn)的夏季,凌晨兩點多鐘,太陽就像燒紅的圓鐵一樣,從大地的爐膛慢慢又慢慢地涌動出來。那壯麗動人的情景,我已看過三回,所以曾無數(shù)次勸天南海北的朋友們,也抽空去那里迎迎日出,做一回把太陽最先迎進祖國的人。 東極烏蘇鎮(zhèn),在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江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所夾的撫遠三角洲邊上,為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撫遠市所轄。外省市的朋友不管乘飛機、火車還是輪船去東極,都需先在美麗的佳木斯停一下。佳木斯位于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匯流的三江平原腹地,名字由滿語音譯而來,意為驛站官屯。到了這座黑龍江省東部中心城市,乘船前往烏蘇鎮(zhèn),可以慢悠悠地領(lǐng)略松花江沿岸的平原風(fēng)光。但我覺得最好是乘汽車,因為從海南三亞直通黑龍江同江的同三高速公路正好途經(jīng)佳木斯。乘車驅(qū)馳,一是快,二是你順便也就弄懂“遼闊無邊”這個詞的真正含義了。有一次,跟我同行的一位詩人不時驚問,邊在哪兒呢!哪兒是邊呢!?無邊無際無遮無攔的大平原一直往天邊綠去,遍野豪邁綠著的,是那些名副其實的東北大豆、大麥和小麥,還有一條條綠帶子似的白楊林。大平原在長時間為你展示著她的坦蕩和平闊時,還會忽然為你推出一片小山來。這小山不但沒有煞風(fēng)景,還帶給你一個大大的驚奇:沒見一個來移山的愚公,卻見被智叟建在山上的一座座巨大白色發(fā)電風(fēng)車,隨風(fēng)轉(zhuǎn)動。方才明白,三江平原的風(fēng)力資源也相當(dāng)豐富啊,可以發(fā)許許多多的電呢。車子再奔馳半晌后,你會發(fā)現(xiàn),無邊無際的大美平原仍然無邊無際綠著,但方方正正的田壟不翼而飛。迎上來的是仍遼闊無邊,卻沒了一絲人工耕種痕跡的自然保護濕地。三江濕地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沼澤濕地,是世界少有的原始濕地之一,珍稀鳥類和植物,很多很多。 到達同三高速公路的起點同江市后,最好是換成在黑龍江上乘船,因為同江至東極撫遠的水道,可以一路沿江北望,真真切切地觀覽近在咫尺的異國風(fēng)光。飽過眼福之后,最好趁天不太黑就在撫遠休息,因為這里日出得早日落得晚,等天黑透了再休息,怕要誤了第二天早起看日出的。 凌晨兩點鐘,就得登上烏蘇鎮(zhèn)的江邊哨塔了。此時太陽雖沒出來,但東方已經(jīng)明亮,從望遠鏡里可以清清楚楚望見我國東北部的極角——撫遠三角洲。 多年前我第一次去時,曾以烏蘇鎮(zhèn)為背景寫過一篇小說《雪國熱鬧鎮(zhèn)》,其中有一段是這樣說的:“熱鬧鎮(zhèn)!唉,怎么說好呢?自豪點說,可以叫它祖國東方第一鎮(zhèn)——再往東一點兒,就是外國的村鎮(zhèn)了……而從自然風(fēng)光講,熱鬧鎮(zhèn)稱得上全國最美的鎮(zhèn)。這不是吹,哪個鎮(zhèn)出門就是江——兩國共有的大江!鮭魚是全世界稀有之物,而這里,秋天一網(wǎng)就能打上許多條,其他魚更不在話下了。夏天在江叉子上并排插兩根棍兒,不出半天保證就能夾住一條。鎮(zhèn)子就在大江和江叉子合攏成的柳葉形小島上。島后水邊的柳蔭下有成對的鴛鴦和野鴨子,島上的樹林里還能采蘑菇、木耳,花兒可海了,到處都是。離島不遠有山,瘴、狍、鹿、熊都有。到了冬天,壯觀的雪景則更是無與倫比……如果從居民人數(shù)講,熱鬧鎮(zhèn)恐怕是全國最小的鎮(zhèn)了,不然鎮(zhèn)長女兒的誕生怎么會使全鎮(zhèn)人口一下增長了百分之五十呢?說明白點吧,熱鬧鎮(zhèn)駐軍最高首長只是一個班長。大概誰也想象不到全鎮(zhèn)除了這一班兵外,只有一戶居民,兩口人,不僅'熱鬧’二字徒有虛名,'鎮(zhèn)’字也是滑天下之大稽。所謂鎮(zhèn)長,就是寂寞透頂?shù)膽?zhàn)士對那一家之主的戲稱……” 我那篇小說《雪國熱鬧鎮(zhèn)》獲得了當(dāng)時的全國優(yōu)秀小說獎,多少還為烏蘇鎮(zhèn)提高了一點知名度呢!尤其小說所表達的渴望人與人和國與國之間溝通理解的主題,和對這兒的特殊地理位置、美麗自然風(fēng)光的渲染,使很多讀者也想不遠千里來看看。當(dāng)然,更主要的是,改革開放后,這里通了高等級公路,逐漸成為熱鬧并且極有特色的旅游區(qū)。 現(xiàn)在我還能想起,多年后我又去那里寫下的日記:“凌晨兩點十五分多了,讓我們和哨兵一同迎接太陽吧!看,江東岸山梁上出現(xiàn)了一條微紅的彩帶。不一會兒彩帶之上慢慢鼓起一個紅紅的半圓。半圓越來越大,很快就變成一個粉紅粉紅的火球。霎時,山下的江里映出一根通紅通紅的火柱,好似孫悟空的金箍棒被燒紅后從山頭直插下去,而從江底露出長長一截來,那一截紅色的火棒似直立在江中,好壯麗噢!過一會兒,太陽跳離山頂了,便有光芒朝我們四射而來。于是太陽便被我們用火辣辣的目光迎進了祖國。” 又過了一些年,我第三次去烏蘇鎮(zhèn),是先將自行車從遼寧省會沈陽,托運到黑龍江省的佳木斯,然后騎行十?dāng)?shù)日,才抵達烏蘇鎮(zhèn)邊防哨所。那時交通已較頭兩次去時發(fā)達了許多,何以要騎行前往啊?須知那時我還是個軍人,幾位部隊作家非要騎自行車邊防行一次不可,那樣才能把祖國北疆邊防線牢牢刻于心上,忠誠守護。我們從漠河縣城出發(fā),一路行進在冰天雪地間。待騎行到黑龍江在我國境內(nèi)的起點洛古河,再沿黑龍江騎行至烏蘇鎮(zhèn),已歷時整整一個月有余。我們到達最后一站時,已是冬夜九時多了。那塊“英雄的東方第一哨”碑,哨兵般挺立于哨所外。 哨所不僅通了公路,哨塔也更高地拔起了一截,哨兵肩披云朵便可手擎望遠鏡巡視邊防線了。哨所的平房已變成樓房,又修起精美堅實的石墻,墻里栽植各色植物,紅綠相間。 那晚,盡管騎自行車奔波了一天,很累很累,我還是在后半夜兩點多鐘時爬上哨塔,等著看日出。終于,拂曉的夜空下,我又一次看見了北疆江邊躍水而出的那輪紅日。不一會兒,江中倒映出一根紅彤彤的火柱。不多時,紅霞便將我們偉大祖國的“東方第一哨”,輝映得通紅通紅的了。 (作者:劉兆林,系遼寧省作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 |
|
來自: 夏天微語789 > 《轉(zhuǎn)載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