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寫作文,尤其是命題作文,學生中幾乎沒有不皺眉的。但是,讓學生寫同類型的日記,他們中的大多數反而備感輕松暢快。所以,以此心理為契機,抓好學生的小日記,大文章的醞釀出世也將不遠矣。
當代學者周國平也曾說:“日記,是作家的搖籃。”那怎么讓學生喜歡寫日記,堅持寫好日記呢?
一、明確日記的定位
日記,是心事,是秘密,是自己與自己獨處的時光,是我們靈魂和夢想得以安放的地方。塵世紛擾,作為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我們有必要為自己的心靈開辟一塊秘密基地。寄托我們的成長、我們的喜怒哀樂。
正如作家遲子建所說,“其實,真正能與自己相伴一生的,只能是自己。日記便是我伴我走的一個證明。我可以攙扶我、批評我;我可以使我獲得力量和自省。我能成為我夢想的最有力的支持者。”“我”有兩個,一個在現實中奔命,一個在夢想日記里療傷。如此,修行。
除此之外,記日記,也是以文字的形式見證自己行走的腳印,讓成長清晰可見。
二、簡介寫作方法
1、面廣,口小,主題清
所謂面廣,指的是日記的寫作面非常廣,可供學生下筆描述的事物也非常多。可以某一天的電閃雷鳴滂沱大雨,寫某個月夜的遐思,某棵給自己獨特感觸的樹,某片青黃相接的稻田,某頓難忘的美食,第一次嘗試的心情等等。口小,指的是日記的主題一定要小而明確。一天中,看到的風景很多,經歷大大小小繁瑣的事也多,而我們最好選取出當天中給我們感觸最深的那個點,由此生發敘述。當然,也建議大家給日記起個小標題。這樣主題就一目了然了。
2、文、情不離分
孔子有云,“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思是說,不到他十分想弄明白而不能明白的時候,不去引導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去啟發他。寫日記最好的狀態也類似于此。不到情感激蕩內心的時候不動筆。只有情動于中,方能形成妙言。
簡言之,激情,是帆;文,是船。當激情鼓脹著靈感一瀉而下,此時,迅速下筆,轉眼間,“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所以,教師一方面要將自己平時行文的最佳情境、感受分享給學生,另一方面,也要告誡學生,寫作最忌諱無病呻吟。想寫要寫有物可寫,寫完才如釋重負,心有所寄,心有所得。
3、審視自我,打量世界
要使下筆千言,言之有物,必須眼中有物,必須各種感官開放并敏銳洞察。
我們所看到的風景,相遇到的人,經歷過的事,感受到的喜怒哀樂,都是自我生命的一部分,都屬于我們的世界。
我們睜眼看世界,世界的光,才會反射到我們眼底。所以,請靜下來,慢下來,眼光放亮,留意身邊的美。
美,是你嗅到的花的香,吃到的一頓美餐,看到的一件賞心悅目的事,是被感動的瞬間,被醍醐灌頂的慶幸……
三、激發寫作興趣
說到激發學生寫日記的興趣。個人覺得當代著名教育家魏書生的方法特別值得借鑒。
1、“無限積分制作文批改法”
簡言之,就是按日記的數量和質量嚴格公正地批改積分。每周一統計,每月一大結。如“寫滿一頁積50分;堅持一天一篇日記另獎勵200分;超額部分每篇獎勵100分。另視日記質量高低酌情加分;書寫認真積50分。”
初期,為培養學生寫作積極性,可重量輕質,只要能堅持完成任務,一定酌情大力表揚和積分;待習慣養成,水平有提高,后期,則在重質輕量上下功夫。
根據積分情況給學生意外的驚喜獎勵,并鼓勵他們找出自己下周下月的競爭對手,每位同學既可以跟以前的自己縱向對比,超越自我;更可以橫向對比,與同學良性競爭。這樣嘗到競爭的喜悅、堅持的快樂、挑戰的滿足,興趣會越來越大。
2、上好每周一節的日記講評課
這一點,我也是跟魏書生老師學的。實踐起來效果不錯。
①、教師選兩篇典型日記講評。這兩篇可以是可供借鑒的范文,也可是問題典型,教師邊讀邊講評。
②、小組競爭,練習點評。每組派出代表對本組組員的日記寫作情況進行總結點評,并舉薦另外一人選兩篇有代表性的日記朗讀點評。各小組點評情況最后有教師匯總,評分。
③、由各小組共同討論、記錄,推選出本組內的優秀范文和“進步最大之星”。結果,參與積分。范文呢,由個人謄寫在專門用來做班刊的筆記本上,這是一個榮耀。抽空,我幫他們發表在我個人的公眾號上,由家、校、生分享互動,使學生獲得真正的存在感獲得感。我還打算著為他們編書,整理成長的軌跡。
當然,堅持這樣的積分評價,確實較繁瑣,但是長此以往,學生聽說評寫能力的提高,確實可圈可點。
四、提高寫作技能
隨著練習的深入、自己對自我要求的提高,學生已不能僅僅滿足于對事件的平鋪直敘,他們會有意識地想去改變,想去嘗試。比如,情景交融、動靜結合、細節描寫、插敘倒敘,各種寫作手法的嘗試。這個時候,教師的引導就非常重要。
1、借鑒。《紅樓夢》是特別好的寫作范本。它特別注重的文學的生活性和趣味性。將生活的小事、情感的細膩、人物言語的特色等等描述得搖曳生姿。我們班的學生每人或借或買都準備了一本《紅樓夢》。每周固定的時間,我們上一節《紅樓夢》閱讀片段分享課。課前,對準備要分享學習的段落,進行深度閱讀,寫一段心得。課上,請學生代表談閱讀收獲體會。然后教師談。最后,一起聽作家蔣勛對《紅樓夢》相關片段的點評。
2、片段練習。教師提供一個場景,畫面,動作……老師和學生一起進行現場片段寫作訓練。寫完,講評。孰優孰劣,優缺點何在,便一目了然。
3、閱讀。關注生活,堅持練習實踐與豐富的閱讀可謂是提高寫作能力的一雙翅膀。
除了根據教本的名著導讀,我們同讀一本書,平時做好閱讀筆記,我們班也每周開了一節閱讀匯報分享討論課。這節課,我完全交給學生,由學生輪流組織,講評。他們可分享一句精妙的比喻句,可講評片段,可談文中人物性格,可復述故事情節,可介紹介紹作者,可提問辯論,可撇開課本談談對社會上某種現象的看法……雖然課堂略顯雜亂,有時也略顯沉悶,但七年級一年堅持下來,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和深入確實有看得見的成效,也有不少思想火光的碰撞,就當這節課給學生的心靈、給閱讀開扇窗口吧。
總之,真正的寫好日記,確實不容易,但是,只要我們多思考,多借鑒,多踐行,多堅持,總有一天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參考文獻:
①魏書生:《怎樣讓學生愛寫日記》
②遲子建:《遲子建作品精華·日記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