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吃早餐的重要性,不吃早餐會影響新陳代謝,增加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結石等的發生風險!但是很多時候大家的起床時間各不相同:有些人起得早,吃得早;還有些人十點多才起床,究竟幾點吃早餐更合適?近日,法國巴黎大學分析了10萬人進餐時間,研究發現:8點前吃早餐的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59%。此外,研究還發現,晚餐吃得晚會稍微增加2型糖尿病的風險,進食頻率高會降低2型糖尿病的風險。與每天進食四次或更少次相比,每天進食五次降低20%的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研究人員認為,從生物學角度來看,這是有道理的,我們身體早已適應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節律,伴隨這種節律而來的飲食時間,獲得了我們身體的認可。這項大型前瞻性研究表明,早餐吃得晚與2型糖尿病發病率較高有關。早上8點之前吃早飯、晚上7點之前吃晚餐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因此,專家建議早餐的黃金時間是早上7點-8點,早飯過早或過晚對身體都是不利的!人在睡眠時,大部分器官都得到了休息,而消化器官卻仍在消化吸收晚餐存留在胃腸道中的食物,到清晨才逐漸進入休息狀態。如果早餐吃太早,就會干擾胃腸休息,擾亂腸胃的正常蠕動節奏。清晨,人體的脾臟困頓呆滯,常使人胃口不開、食欲不佳,老年人更是如此。明白了吃早餐的黃金時間,那么早餐究竟怎么吃才營養健康呢?《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早餐提供的能量要占全天總能量的25%~30%,對健康的意義重大。早餐食物用一個公式概括為:谷薯類+蔬菜水果+動物性食物+奶豆堅果。也就是說,完美早餐應滿足“四合一”。谷薯類食物包括薯類、全谷類和雜豆。專家建議早餐全谷物和雜豆50-150g,薯類50-100g。谷薯類食物不僅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還能為我們提供礦物質,B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等,粗細搭配會讓營養更加均衡豐富。蔬果最突出的價值就是維生素C、膳食纖維、鉀、鎂、葉酸等,具有抗氧化作用、調節免疫力、抑制腫瘤、抗感染、降低膽固醇、延緩衰老等多種生理功能。蔬果可隨其他食物一起烹飪,如香蕉燕麥牛奶等,還可以拌個蔬菜沙拉,饅頭、面包里夾幾片生菜、黃瓜,煮面時加些青菜,或把水果洗干凈帶在路上吃。肉蛋類蛋白質含量高,飽腹感很強,進食后不容易感到饑餓。因此,早餐中最好要有蛋類、肉類中的一種,值得注意的是,健康人吃雞蛋時不要丟棄蛋黃,烹調肉類要盡可能避免高溫油炸。早餐時來一杯牛奶、豆漿,面包中加片奶酪,吃兩塊豆腐干等,可以顯著提高優質蛋白質、鈣的攝入量。
在此基礎上,建議大家加一把堅果,具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如不飽和脂肪酸、礦物質、維生素E和維生素B。 中國營養學會更是直接指出:適量吃堅果,有助于心臟的健康。 “四合一”早餐是較為理想的早餐搭配,如果無法做到,可先降低目標到每天3種,保證主食、蛋白質類食物和果蔬的攝入,然后挪1~2種食物當上午的加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