蔭余堂(英語:Yin Yu Tang House)是一棟18世紀晚期的徽派建筑,現位于美國馬薩諸塞州Peabody Essex Museum,也是目前北美唯一的中國傳統建筑。 蔭余堂原先坐落于皖南休寧縣黃村,由一位黃姓商人所建。其占地4500平方英尺,是一棟四合五開間的兩層磚木結構建筑。蔭余堂共包括十六間臥房,以及中堂、貯藏室、天井、魚池、馬頭墻等,是典型的徽派民居。曾有八代黃氏子孫在此居住。但因社會變遷,家族后代最終于1980年代中期后都離開了黃村,蔭余堂也由此空置。1996年,美國學者白鈴安(Nancy Berliner,后任碧波地·埃塞克斯博物館中國藝術文化部主任)發現了這棟當時面臨拆除的建筑。在與黃氏后代及政府部門協商并獲批準之后,1997年底開始蔭余堂被分裝拆運至美國塞勒姆市的Peabody Essex Museum重建,并恢復了黃氏子孫最后在此居住時的原貌。2003年6月,蔭余堂重建工程完工,正式對外開放。(來自維基百科) 當然蔭余堂的異地遷移在中國網絡上有很大的爭議,支持者認為蔭余堂的搬遷有利于中西方文化交流,作為北美唯一的中國傳統建筑,它的存在是向西方介紹徽州建筑的重要窗口。反對者則認為:蔭余堂的異地遷移是赤裸裸的文物流失行為,是珍貴的徽州建筑流失海外的典型案例。在此我并不想做出任何結論,只想引用一些外國人對此的看法,從西方視角介紹蔭余堂。(因為原文是英文,固我試著給大家翻譯參考) 翻譯: 問:為什么這建筑叫蔭余堂? 在中國,家族通常會給自己的房屋命名,并在此過程中為將要住在房子里的后代宣揚所需的價值觀。“蔭余堂”這個名字暗示了庇護后世子孫的愿望,以及希望后代高中及第的愿想。 翻譯: 問:這徽州建筑最初是在何時何地建造的? 蔭余堂原位于安徽省徽州市休寧縣丘陵山區的小村—黃村。黃村位于上海西南約250英里處。 雖然建造的確切日期尚未確定,但這座房子似乎是由該家族的第 28 代或第 29 代在18世紀初建造的。由于現在健在著的家庭成員是第34代到第36代,所以這座房子可能是在175至200年前建造的。 翻譯: 問:這徽州建筑有什么特別之處 與中國許多歷史悠久的房屋不同的是,這座房子不屬于名人或皇家,于是可以讓游客更好地了解普通中國家庭的房屋。并且被仔細拆除后的房屋并進行的結構分析也為研究中國傳統房屋建筑提供了獨特的機會。 蔭余堂另一個罕見的方面是:覆蓋樓下臥室窗戶的六個大格子。這些超大面板上的木雕非常出色,它們在一樓營造出視覺上震撼的氛圍。 最后,對文獻記錄、家庭用品和口述歷史的記載使這所房子成為了解中國家庭及其與家庭關系的豐富資源。 翻譯: 問:黃家為什么要賣這建筑? 隨著時間的流逝,黃家成員搬到了中國許多不同的地方,到1980年代中期,蔭余堂空無一人。正是由于農村家里沒有人居住,使得黃家面臨著一個關于祖屋未來的艱難決定。1996年,來自中國各地的家庭成員聚集在一起討論情況,并決定出售房屋。 翻譯: 問:黃家現在何地? 黃家的一些成員仍然住在他們的家鄉休寧縣,盡管他們為了方便和工作機會搬到了其他村莊。其他人多年前共同搬到了上海,今天仍然留在那里。 翻譯: 問:博物館是如何獲得該建筑的? 在1996年的一次中國之行中,Nancy Berliner是一位中國藝術獨立學者,現任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館(Peabody Essex Museum)中國藝術和文化的策展人,當她第一次看到當時無人居住的蔭余堂時,她正在參觀這個村莊。在隨后的同年中國之行中,她重新參觀了這所房子。巧合的是,黃家人正好在場,并在那天他們決定把房子賣掉。 此外,Nancy Berliner了解到,休寧縣文物局正在尋求一家美國文化機構,以協助提高國際上對該地區傳統建筑的認識。 1997年5月,雙方達成協議:蔭余堂將移交給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館(Peabody Essex Museum),作為文化交流的一部分,這將有助于保護和推廣徽州建筑。中國將建立其他項目,以保護和保存徽州的歷史建筑。 翻譯: 問:黃家如何看待他們的房子成為博物館的一部分?他們是否參與了該項目? 黃家為祖籍不會流傳后人而感到驕傲和深深的高興。他們向博物館提供了有關房屋及其家庭歷史的信息,并提供了大量的家居用品,包括家具,器皿,文件,工具,照片和裝飾品,以豐富和活躍其解釋和展示。 翻譯: 問:博物館在美國的整個拆除和重建過程中如何保持房屋的完整性及其歷史? 來自美國和中國的古建保護建筑師、傳統木匠、工匠和學者組成的團隊共同努力展示這座房子。該團隊遵循了保護指南,旨在保留盡可能多的原始材料。 精通傳統建筑藝術的中國木匠和石匠幫助指導了黃村蔭余堂的拆除。拆除后,他們同時來到美國指導項目團隊的其他成員學習徽州地區的傳統建筑技術,并協助現場維修。在美國期間,他們了解了北美的保護技術,并將這些技術應用于未來的保護工作,以保護歷史悠久的徽州建筑。 翻譯: 問:把建筑留在中國,并把它恢復到原來的位置不是更好嗎? 答:休寧縣文物局認為,在美國展出該房屋將有助于提高國際上對傳統徽州建筑的認識,并傳達了修復和保護該地區其他歷史建筑的迫切需要。 現居上海的黃炳根家族成員黃炳根(音譯)用這樣的話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這種安排是保護房屋的最佳解決方案。這其實是我們后代的一大恩惠。我們可以永遠保護房子,這將有助于我們記住我們的祖先有輝煌的成就,我們必須不斷進取,在自己的事業上取得進步。 通過中美之間的這種文化交流,游客、學者和學生可以看到蔭余堂的房子,更好地了解和欣賞中國的藝術、建筑和文化,了解中國村莊的日常生活。 (搬遷前的蔭余堂圖片來自Peabody Essex Museu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