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么龍是什么樣子的呢?目前所見最早的龍,就是新石器時代陶寺遺址出土的陶盤上繪制的蟠龍。 陶寺遺址共出土4件龍盤,這是其中的1件。 ![]() 整條龍呈盤曲狀,龍頭在外,身體內卷,尾蜷于盤底。 紅色龍體,白色鱗片。無爪無角,上顎凸鼓,口吐長舌。 舌呈樹狀分支。也有人認為是口銜枝狀物。 龍最大的特點,就是多種動物的組合體,是想象的產物。 這就是早期龍的形象,與商周青銅器上的龍紋極為相似。 ![]()
陶盤為磨光黑陶,口徑40.9厘米、底徑12.6厘米、高11.6厘米,為4件龍盤中最大的一件。 陶寺遺址早期墓地約有4萬平方米,已發掘的墓葬多達1309座,但只有4座大型墓葬中發現了龍盤。 ![]()
這件文物時間是公元前25至20世紀之間,出土于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陶寺遺址,藏于臨汾市博物館。 |
|